邓李琼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明显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李映霞邓李琼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护理路径
- 临床护理路径在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将22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的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研究结果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能明显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及产妇的满意度。
- 李映霞邓李琼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妇科手术护理
- 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实施效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过程中心理护理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2月126例起搏器植入术病人按入院顺序单双数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在起搏器植入手术前后及手术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告知,比较两组病人术中的血压、呼吸、心率、紧张恐惧程度及手术时间。结果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紧张恐惧程度明显减轻,手术时间缩短,血压、呼吸、心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在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能减轻紧张恐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病人术中的血压、呼吸、心率。
- 李映霞邓李琼
-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术心理护理
- Teach-back视频手指操在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Teach-back视频手指操在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远端桡动脉穿刺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在术前1 d至术后压迫器解除期间接受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指操的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则接受Teach-back视频手指操的功能锻炼指导。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指操知识掌握程度、解除压迫时间、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麻木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指操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解除压迫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肿胀、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麻木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each-back视频手指操,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指操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有助于减少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邓李琼
- 关键词:手指操
- 临床护理路径在起搏器植入术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起搏器植入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将60例起搏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的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研究结果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起搏器植入术病人中的应用,能明显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李映霞邓李琼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起搏器植入术护理
-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植入CRT-D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14年
- 总结了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植入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CRT-D)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充分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术后做好切口护理、病情观察、注意休息与体位、皮肤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和随访等。认为CRT-D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邓李琼
- 关键词: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A组(n=50)和B组(n=50)。A组给予40 mg/d阿托伐他汀,B组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病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SBP、DBP、TC、TG、LDL-C、HDL-C、hs-CRP及SOD分别为(131.9±6.6)mmHg、(82.1±5.6)mmHg、(3.5±0.6)mmol/L、(1.7±0.2)mmol/L、(1.6±0.2)mmol/L、(1.6±0.3)mmol/L、(1.8±0.6)mmol/L、(2.7±0.5)mmol/L;B组分别为(139.2±7.1)mmHg、(88.6±4.1)mmHg、(4.6±0.8)mmol/L、(2.1±0.2)mmol/L、(2.4±0.3)mmol/L、(1.2±0.2)mmol/L、(32.7±4.6)mmol/L、(24.6±3.1)m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mg/d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和高血脂状态,其效果优于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者。
- 杨敏刘奇峰蓝新平丘睿业蔡裕福邓李琼
- 关键词: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阿托伐他汀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