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泽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中医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量效
  • 4篇量效关系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茵陈
  • 3篇茵陈蒿
  • 3篇茵陈蒿汤
  • 3篇历代
  • 2篇治未病
  • 2篇治未病思想
  • 2篇中医体质
  • 2篇未病
  • 2篇古籍
  • 2篇古籍文献
  • 1篇胆汁

机构

  • 10篇广东省中医院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魏泽辉
  • 7篇池晓玲
  • 7篇萧焕明
  • 5篇施梅姐
  • 3篇张朝臻
  • 3篇谢玉宝
  • 3篇黎胜
  • 3篇王嘉豪
  • 1篇曹敏玲
  • 1篇胡萌
  • 1篇蒋俊民
  • 1篇蔡高术
  • 1篇田广俊
  • 1篇刘燕燕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茵陈蒿汤的剂量考证与历代剂量变化规律
目的:对古籍中治疗黄疸的名方"茵陈蒿汤"进行剂量考证,为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参考依据. 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数据源,以"茵陈蒿汤"、"茵陈"、"茵陈蒿"、"疸""黄疸"、"黄瘅"、"谷疸"、"酒疸"...
池晓玲魏泽辉施梅姐萧焕明
关键词:茵陈蒿汤量效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慢病管理中医模式初探被引量:11
2016年
目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国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其病情发展和演变。建立CHB的系统性、规范化管理是一种必然。通过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和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方法论贯彻到慢病管理中,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CHB慢病管理体系,是中医药在CHB研究领域的切入点之一。
张朝臻萧焕明施梅姐魏泽辉王嘉豪池晓玲
关键词:慢病管理中医特色
古代治疗黄疸方药量效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对黄疸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搜集、梳理、挖掘和研究,并结合中医理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探究不同历史时期治疗黄疸的药物用量变化的规律、药量变更的原因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古代治疗黄疸的核心处方及...
魏泽辉
关键词:黄疸中医处方用药规律
茵陈蒿汤的剂量考证与历代剂量变化规律
目的:对古籍中治疗黄疸的名方"茵陈蒿汤"进行剂量考证,为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数据源,以"茵陈蒿汤"、"茵陈"、"茵陈蒿"、"疸"、"黄疸"、"黄瘅"、"谷疸"、"酒疸"、"女劳疸...
池晓玲魏泽辉施梅姐萧焕明
关键词:中医古籍文献茵陈蒿汤量效关系
6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收集69例AIH患者(其中单纯AIH患者53例、AIH后肝硬化患者16例)的一般资料,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AIH患者中医9种体质类型分布情况。结果 69例AIH患者中属于单一体质者11例(15.94%),兼挟体质58例(84.06%)。单纯AIH患者前3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兼气郁血瘀质(15.09%)、气虚兼气郁质(13.21%)、痰湿兼气虚质(11.32%)。AIH后肝硬化患者前3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阴虚兼痰湿质(31.25%)、气虚兼气郁质(18.75%)、阴虚兼气虚气郁质(18.75%)。从9种体质类型来看,单纯AIH患者中气虚质(27.83%)、阴虚质(20.00%)、气郁质(18.26%)最常见;AIH后肝硬化患者中阴虚质(33.34%)、气虚质(24.24%)、气郁质(18.18%)最常见。单纯AIH及AIH后肝硬化患者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之间的体质类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是AIH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提示临床疏肝健脾、柔肝养阴是治疗AIH的重要治法。
池晓玲黎胜萧焕明张朝臻刘燕燕魏泽辉王嘉豪刘乐鑫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医体质中医证候
非酒精性脂肪肝体质分类特点及健康调养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对门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该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分析干预效果。方法:对健康调养门诊确诊的3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资料填写,严格按照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并结合望、闻、问、切综合判断患者体质后给予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或运动、饮食调养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回收问卷312份,偏颇质占276/312(88.46%),平和质占36/312(11.54%);偏颇体质中,痰湿质占120/312(38.46%);在脂肪肝体质类型中,痰湿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患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进入更年期后,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治疗组给予中医健康管理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7.3%,与对照组的9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痰湿质人数最多,中医预防保健措施进行健康管理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疗效相当。
蒋俊民曹敏玲池晓玲张朝臻施梅姐魏泽辉王嘉豪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体质辨识
名中医池晓玲治未病思想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运用
广东省名中医池晓玲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业已形成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临床上充分发挥及运用中医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思想理念,并将其融入到肝病临床中,形成了治疗肝病的治未病学术思想.本文在中医治未...
黎胜魏泽辉谢玉宝萧焕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
文献传递
胆汁的生成、分泌、排泄及胆汁淤积发生机制被引量:26
2019年
正常的胆汁生成、分泌、排泄是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胆汁在促进脂质消化和吸收、清除机体代谢废物、调节胆固醇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各种原因引起胆汁生成、分泌或排泄发生障碍时,则出现急性或慢性胆汁淤积性病变。深入了解胆汁生成、分泌、排泄及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对于开展胆汁淤积性肝病相关研究和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申弘胡萌魏泽辉张冬张均倡田广俊
关键词:胆汁淤积胆汁酸类和盐类
池晓玲教授治未病思想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运用被引量:5
2015年
广东省名中医池晓玲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业已形成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临床上充分发挥及运用中医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思想理念,并将其融入到肝病临床中,形成了治疗肝病的治未病学术思想。本文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特点,分述其具体运用:天人合一以循四时,顺节气为主,提倡二十四节气养生;创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以辨运气识体质相结合辨证,分阶段分层次论治。
黎胜魏泽辉谢玉宝萧焕明
关键词:治未病慢性乙型肝炎
茵陈蒿汤历代剂量变化规律探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古籍中治疗黄疸的名方"茵陈蒿汤"进行剂量考证,为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数据源,以"茵陈蒿汤""茵陈""茵陈蒿""疸""黄疸""黄瘅""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发黄""阳黄""阴黄"为检索词,对东汉至清代近两千年的文献进行搜集,检索茵陈蒿汤文献,应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茵陈蒿汤中,茵陈、大黄、栀子历代总平均剂量依次为128.93g、60.93g、15.12g。古代医家应用茵陈蒿汤治疗黄疸时最常出现的剂量关联是:茵陈82g、大黄27g、栀子14g,其剂量配比为6:2:1。结论:茵陈蒿汤古代应用中,茵陈用量大,建议临床应用茵陈蒿汤时,茵陈、大黄、栀子的剂量比为6:2:1。
蔡高术魏泽辉萧焕明施梅姐谢玉宝池晓玲
关键词:中医古籍文献茵陈蒿汤量效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