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霞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资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2篇腺癌细胞
  • 2篇基因
  • 2篇癌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行为疗法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抑制...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细胞
  • 1篇抑制素
  • 1篇增殖
  • 1篇人血
  • 1篇人血管
  • 1篇人血管内皮
  • 1篇认知行为疗法

机构

  • 6篇资阳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杨霞
  • 2篇杨麒麟
  • 2篇张群
  • 1篇刘胜利
  • 1篇舒艳
  • 1篇丁莉
  • 1篇张凯
  • 1篇魏敏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周血PCA3基因mRN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前列腺癌基因3(PCA3)mRNA表达水平检测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PC患者24例(病例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0例及泌尿系结石患者13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三组患者外周血作为检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PCA3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根据贝叶斯定理计算PCA3诊断PC的价值。结果:PC、BPH及泌尿系结石患者PCA3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62.7±29.8、8.9±6.4和4.1±2.2,PC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0.94,根据贝叶斯定理确定cutt-off值为16.2,该cut-off值下诊断PC的敏感性为78.8%,特异性为95.8%。结论:外周血中PCA3基因mRNA水平检测可作为PC患者有效诊断方法。
汤山松杨霞
关键词:前列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脑部放疗与单纯脑部放疗治疗实体肿瘤脑转移的疗效及预后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联合脑部放疗(WBRT)与单纯WBRT治疗实体肿瘤脑转移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3—2022-11于资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治疗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WBRT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rh-Endostatin联合WBRT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治疗结束1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及肿瘤标志物指标[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脑水肿体积和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生存质量[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神经认知水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放射性损伤,通过制作生存曲线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时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7.92%比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时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VEGFA、VEGFB、VEGFC水平,CD3^(+)、CD4^(+)、CD4^(+)/CD8^(+)水平,脑水肿体积、搏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脑水肿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8.76±2.54比20.78±3.12,26.78±4.98比33.12±5.19,31.34±3.12比37.24±3.98,90.76±16.97比121.78±18.12,83.78±11.02比105.23±12.19,65.34±9.12比83.23±10.98,144.58±71.55比203.87±70.59),CD3^(+)、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59.67±4.33比55.41±4.02,31.22±3.34比27.74±3.79,1.17±0.22比0.96±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8^(+)水平、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EORTC各维度评分和MMSE评分相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7.02±3.08比28.92±3.31),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56.67±3.33比55.01±2.06)、EORTC各维度评分和MMSE评
杨麒麟魏敏杨霞丁莉张凯王国红黄懿
关键词:脑转移瘤实体肿瘤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脑转移
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重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应用数字评分法(NRS)和/或主诉评分法(V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两组患者均按癌痛规范化治疗予以镇痛药物,观察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癌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3 d内癌痛达标率为80.95%,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旨在改善患者的不合理信念,从主观上改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疼痛的认知,从而减轻疼痛,提高癌痛治疗有效率。
刘胜利杨霞舒艳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癌痛
MiR-216a-5p靶向TRIP4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miR-216a-5p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SK-BR-3,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216a-5p和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4(TRIP4)的表达;将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Control组(未做任何处理)、si-con组(转染TRIP4干扰载体阴性对照质粒)、si-TRIP4组(转染TRIP4干扰载体质粒)、miR-con组(转染miR-216a-5p模拟物阴性对照)、miR-216a-5p组(转染miR-216a-5p模拟物)、si-TRIP4+anti-miR-con组(共转染TRIP4干扰载体质粒和miR-216a-5p抑制剂阴性对照)、si-TRIP4+anti-miR-216a-5p组(共转染TRIP4干扰载体质粒和miR-216a-5p抑制剂);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用0 Gy、2 Gy、4 Gy、6 Gy和8 Gy剂量的射线照射Control组、si-con组、si-TRIP4组、miR-con组、miR-216a-5p组、si-TRIP4+anti-miR-con组、si-TRIP4+anti-miR-216a-5p组细胞,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将TRIP4野生型(TRIP4-WT)和突变型(TRIP4-MT)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分别与miR-con和miR-216a-5p共转染至MCF7细胞中,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细胞荧光活性。结果: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SKBR-3中TRIP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216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沉默TRIP4和过表达miR-216a-5p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分数降低(P<0.05)。miR-216a-5p与TRIP4-WT共转染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miR-216a-5p与TRIP4-MT共转染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沉默TRIP4逆转了抑制miR-216a-5p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作用。结论:过表达miR-216a-5p可能通过下调TRIP4抑制乳腺癌细胞
杨霞汤山松谢仲梅张群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凋亡
STAT3基因沉默对胰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沉默对人胰腺癌细胞AsPC-1和PANC-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AsPC-1和PANC-1,通过脂质体转染STAT3 shRNA作为实验组(shSTAT3组),设置阴性对照(shNC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采用q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AsPC-1和PANC-1细胞中STAT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电子射线照射后的凋亡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电子射线照射后的Bax、Bcl-2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hSTAT3组AsPC-1和PANC-1细胞中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NC组和shNC组明显降低(P<0.05)。接受电子射线照射后,shSTAT3组AsPC-1和PANC-1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shNC组(P<0.05),其细胞凋亡率较shNC组明显升高(P<0.05)。接受电子射线照射后,转染STAT3 shRNA后能够明显上调细胞中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下调Bcl-2的表达(P<0.05)。结论:沉默STAT3基因能够通过上调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增强胰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杨麒麟王国红杨霞
关键词:STAT3基因BAX
ASPH、AFP水平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关系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天冬氨酸-天冬酰胺β羟化酶(ASPH)、甲胎蛋白(AFP)与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手术治疗的13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期限为2年,以患者出现术后复发作为观察终点,其中75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组)、52例患者未出现复发(非复发组)、失访7例;比较二组患者血清ASPH、AFP水平及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血清ASPH、AFP水平与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关系。结果复发组患者的血清ASPH、AFP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病灶大小、乙肝病史、病理学分化程度、术前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患者的TNM分期、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程度与非复发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TNM分期增高、术前合并门脉癌栓、血清ASPH水平增高是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很多,血清ASPH水平增高是危险因素之一。
张群汤山松杨霞
关键词:甲胎蛋白肝细胞癌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