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刚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胸腔
  • 4篇胸腔镜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胸腔镜手术
  • 2篇术后
  • 2篇腔镜手术
  • 2篇肺癌
  • 1篇大直径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胸腔镜
  • 1篇电视辅助
  • 1篇电视辅助胸腔...
  • 1篇电视辅助胸腔...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电视胸腔镜手...
  • 1篇动脉
  • 1篇胸腔镜检
  • 1篇胸腔镜检查

机构

  • 6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黄志刚
  • 2篇刘青春
  • 1篇张伟
  • 1篇王俊华
  • 1篇米卫国

传媒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后Foley导管与28F胸腔引流管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Foley导管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组120例VATS肺叶切除的NSCL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60例术中置入Foley导管组、和60例术中置入28F导管组。以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拔管相关并发症为次要评价指标,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Foley导管组的术后0~12h、24~28h和术后总引流量显著低于28F导管组,分别为(182.1±43.2 vs 204.2±55.1)mL、(371.1±114.2 vs 484.2±129.2)mL和(647.5±232.1 vs 761.4±328.7)mL,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28F导管组相比,Foley导管组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3.8±1.9天vs 5.2±2.5天,P<0.05)。Foley导管组患者VATS术后6h、24h、48h和引流管拔除0h、6h、24h和48h后疼痛VAS评分,分别低于28F导管组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Foley导管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28F导管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28F导管相比,在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VATS肺叶切除术后使用Foley导管能够有效减轻NSCLC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天数、并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
黄志刚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胸腔引流管
单操作孔VATS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ax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单操作孔VAST+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采取三孔VAST+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及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肺活量(V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三孔VATS,单操作孔VATS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效果更优,对患者的损伤小,可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炎症、肺功能指标,利于机体恢复。
饶汕黄志刚刘青春张伟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早期肺癌免疫炎症反应肺功能指标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腔内修复治疗应用研究(附40例报告)
2012年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腔内修复治疗的方法、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40例患者经CT动脉造影(CTA)确诊.结合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选择合适的覆膜人工血管支架,在DSA监视下释放覆膜人工血管支架.术后随访有无内漏、支架移位和塌陷等并发症.结果 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有3例(占7.5%)出现内漏;有2例(占5.0%)出现下肢血栓(左下肢动、静脉各1例);死亡2例(病死率5.0%);无术后截瘫,无支架移位和塌陷发生.结论 腔内修复治疗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近期和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观察.
刘青春吴光航黄志刚王俊华米卫国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腔内修复术CT血管造影术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较大直径胸腺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切除直径50 mm以上胸腺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或开放手术的100例胸腺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或胸腺瘤直径对患者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差异。结果共有47例患者胸腺瘤直径超过50 mm、53例患者胸腺瘤直径<50 mm,直径>50 mm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高[(185±50)mL与(100±20)mL,P<0.0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较长[(7.0±2.0)d与(5.0±1.0)d,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8%与8%,P=0.008)。在47例直径>50 mm的胸腺瘤患者中,胸腔镜手术27例、开放手术20例,胸腔镜组的出血量较少(125±20)mL与(300±10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5%与45%,P=0.022)、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缩短[(5±3)d与(14±6)d,P<0.01]。在55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中,27例胸腺瘤直径>50 mm,28例直径<50 mm,但不同直径患者的胸腔镜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证实,MasaokaⅢ~Ⅳa级是影响胸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385,95%CI(3.824,25.323),P<0.001],而胸腔镜手术或直径≥50 mm的胸腺瘤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对直径≥50 mm的大胸腺瘤安全、有效。
黄志刚
关键词:胸腺瘤胸腔镜检查胸腺切除术
单孔3D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解剖平面法
2023年
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早期肺癌手术中的治疗价值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共识[1,2,3],ⅠA期肺癌行胸腔镜手术是指南推荐的手术方式。近年来,单孔腔镜技术随经验积累已经较广泛地开展和普及。相比传统腔镜手术,单孔技术可减少切口创伤,进而可能改善术后疼痛和患者体验[4]。
李磊宋左东黄志刚成兴华
关键词:手术
微创与开放Ivor-Lewis食管切除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围手术期预后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手术切除是为食管癌患者争取肿瘤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食管癌术后高并发症率和高病死率,手术切除对食管癌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尽管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食管癌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分别达30%~50%和2%~10%[1]。胸腔镜技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开展和普及,提出了微创食管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的新理念,而MIE能够减少食管癌手术的创伤性,具有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2]。
黄志刚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围手术期管理食管切除术并发症率食管癌术后中下段食管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