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勤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慢性
  • 4篇病毒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乙肝病毒标志
  • 2篇乙肝病毒标志...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结核
  • 2篇肺结核
  • 2篇肝病
  • 2篇肝炎病毒
  • 2篇标志物
  • 2篇病毒标志
  • 2篇病毒标志物
  • 1篇血清

机构

  • 8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市公共卫...

作者

  • 8篇胡晓勤
  • 5篇杨丽
  • 3篇曾韬
  • 1篇叶慧
  • 1篇周虹
  • 1篇陈俊
  • 1篇徐文革
  • 1篇任小兵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量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量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CHB组,同期体检的6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测定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Th17细胞因子、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结果: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HB组血清中IL-17、IL-21、IL-22、ALT、AST、GLB、HA、PC-III、LN、C-IV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荧光强度呈正相关,血清中ALB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荧光强度呈负相关。结论: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高表达能够造成Th17细胞因子分泌增多、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
杨丽胡晓勤付万智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趋化因子受体
甘露聚糖肽胶囊干预治疗肝纤维化开放性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肽胶囊干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开放性、平行对照的方法,纳入年龄18~65岁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组采用甘露聚糖肽胶囊(30mg/d)联合葫芦根素胶囊(0.9mg/d)和对照组采用葫芦根素胶囊+安慰剂,疗程24周。结果:纳入196例患者,治疗组131例,对照组65例,24周治疗后结果显示:(1)治疗组非创伤性综合疗效显效率(50.4%vs30.7%)及总有效率(87%vs70.7%)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学纤维指标(HA,LN,IV-C),B超评分两组均有改善(6.6±1.4)vs(4.6±1.2),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照组P-Ⅲ-P不降低,治疗组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2)组织病理学综合疗效,治疗组炎症及纤维化SS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3)治疗组细胞因子水平(TGF-β,TNF-α,IL-6,IL-8)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有轻度发热症状。结论:甘露聚糖肽可以调节肝纤维化免疫紊乱,激活宿主免疫,提高抗感染能力,减轻炎症,因此可作为肝纤维化免疫疗法的一种用药选择。
周虹胡晓勤曾韬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胶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思美泰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思美泰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保肝护肝治疗,对照组给予思美泰治疗,治疗组则联合使用思美泰和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思美泰和痰热清注射液两者相辅相成,联用能有效改善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加强了利胆退黄效果。
杨丽付万智胡晓勤曾韬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淤胆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者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9与乙型肝炎病毒前C/BCP区变异相关性及其对干扰素治疗的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HBeAg阳性患者血清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monokine induced by IFN-γ,Mig)、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9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C/BCP区变异的相关性以及其对干扰素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CHB且HBeAg阳性患者资料,均给予聚乙二醇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治疗前扩增患者血清HBV前C/BCP区的基因片段并将患者分成HBV前C/BCP区野生型组(野生组61例)及突变型组(突变组49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g、IL-9情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疗效差异。结果突变组治疗前患者血清IL-9[(10.8±1.9)ng/L]明显高于野生组[(8.3±1.7)ng/L](P<0.05)。突变组治疗48周后获得完全应答率[46.9%(23/49)]显著高于野生组[16.4%(10/61)]χ^2=7.083,P=0.018;突变组治疗24周后HBsAg下降>1 lg10者较下降≤1 lg10者治疗前的血清Mig显著升高[(129.2±37.9)ng/L与(91.5±25.7)ng/L](P<0.05)。突变组治疗12、24周血清IL-9分别为(8.8±1.9)、(8.9±1.6)ng/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CHB且HBeAg阳性患者治疗前血清IL-9的高表达与HBV前C/BCP区的变异关系密切,IL-9的表达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无相关性;患者治疗前Mig的高表达可能对HBV前C/BCP区变异者干扰素抗病毒疗效更有利。
杨丽胡晓勤付万智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9
不同HBV基因型患者血清miR-122、miR-155与HBV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检测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类型患者血清miR-122、miR-155与HBV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HBV基因型分为B型69例,C型137例,B+C型21例,选取同期未携带HBV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各受试者血清中miR-122、miR-155表达水平及HBV病毒载量,分析miR-122、miR-155表达水平与HBV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 C型HBV患者血清中HBV病毒载量最高,其次是B+C型患者,B型患者最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miR-122表达水平在C型、B+C型、B型HBV患者中逐渐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miR-155表达水平在C型、B+C型、B型HBV患者中逐渐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检验结果表明,C型、B+C型、B型HBV患者血清中miR-122水平与HBV病毒载量均呈负相关(r=-0.624、r=-0.567、r=-0.609,P<0.05),miR-155与HBV病毒载量均呈正相关(r=0.594、r=0.621、r=0.637,P<0.05)。结论 miR-122在不同基因型HBV患者中低表达,与HBV病毒载量负相关;miR-155在HBV感染患者中高表达,与HBV病毒载量负相关。
胡晓勤叶慧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血清MIR-122MIR-155
糖尿病对肺结核菌株表型耐药及基因突变影响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背景耐药结核病是当前结核防控难点,临床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会增加结核病的控制难度,糖尿病是否会影响肺结核菌株表型耐药,国内外研究并无统一定论。目的探索糖尿病是否影响肺结核菌株表型耐药以及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20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357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单纯肺结核组(PTB组)216例和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组(DM-PTB组)141例。两组患者的晨痰标本进行表型药物敏感试验。PTB组选择62例、DM-PTB组选择61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位点突变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PTB组异烟肼耐药率高于PTB组(P<0.05)。两组患者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单耐药率以及多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PTB组耐多药率高于PTB组(P<0.05)。两组患者检测基因位点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会加重肺结核患者异烟肼耐药及耐多药情况,临床应该重视肺结核与糖尿病的双向筛查。
张瑛梅王飞任小兵王玥莲陈俊胡莹胡晓勤徐文革
关键词:糖尿病基因突变
硫普罗宁对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化疗所致肝损害的防治作用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所致肝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例HBsAg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的前2个月给予硫普罗宁片200mg(tid),对照组则不用。治疗期间每周复查1次肝功能。结果治疗组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时间为14~96d,中位52d;对照组为5~56d,中位21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13.33%(4例),对照组则为56.67%(17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强化期采用硫普罗宁联合治疗,能降低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延缓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时间,保证了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付万智杨丽曾韬胡晓勤
关键词:肺结核乙肝病毒标志物硫普罗宁化疗肝损害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HBV-M、ALT、AST含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乙肝标志物(HBV-M)、肝功能ALT、AST的关系,以期对慢性乙肝患者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在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搜集乙肝六项、肝功能等资料,探讨HBV DNA载量与HBV-M、ALT、AST含量的关系.结果 各阳性模式的病毒载量比较,大三阳病毒载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比较,大三阳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血清HBeAg滴度无相关性(r=0.683,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HBsAg含量无相关性(r=-0.483,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ALT无相关性(r=-0.157,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AST水平也无相关性(r=0.062,P>0.05).结论 大三阳血清HBV DNA载量、病毒阳性率均高于其他阳性模式;但血清HBV DNA定量值的高低与HBV-M、ALT、AST含量无相关性,所以,HBV DNA可反映HBV在外周血的复制情况,并不能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及预后.
付万智杨丽胡晓勤
关键词:乙肝病毒标志物大三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