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

作品数:14 被引量:99H指数:4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炎
  • 6篇慢性
  • 5篇病毒
  • 4篇乙肝
  • 4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乙型
  • 2篇血浆
  • 2篇血浆置换
  • 2篇血浆置换治疗
  • 2篇阳性
  • 2篇乙肝病毒
  • 2篇乙肝病毒标志
  • 2篇乙肝病毒标志...
  • 2篇重型
  • 2篇重型肝炎
  • 2篇临床效果观察
  • 2篇慢性乙肝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干扰素

机构

  • 13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13篇杨丽
  • 5篇曾韬
  • 5篇胡晓勤
  • 2篇陈德君
  • 2篇钟铭
  • 2篇马俊清
  • 1篇杨军
  • 1篇白浪
  • 1篇杨丽
  • 1篇纪风兵
  • 1篇范凌
  • 1篇李建东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时机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9年12月在简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重型肝炎165例,分为治疗组(内科药物治疗加血浆置换,n=89例),以及对照组(单纯内科治疗,n=76例),比较两组在治疗4周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症状、精神、食欲、体力均有明显改善,血浆置换治疗结束时即刻TBIL、ALT、AST、PTA均明显好转(P<0.01)。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早期、中期重型肝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1%,71.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6%,53.85%(P均<0.01)。血浆置换治疗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肝脏替代疗法,具有一定疗效,且早、中期的疗效较晚期好。
马俊清杨丽钟铭聂姜陈德君曾韬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浆置换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单药及联合应用对乙肝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及LSM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单药及联合应用对乙肝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5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及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拉米夫定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连续治疗并随访12个月.治疗后测定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Child-Pugh评分,采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肝脏硬度值(LSM).结果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及联合组分别有45例、46例、45例患者纳入统计,治疗后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降低(P<0.05),白蛋白(ALB)升高(P<0.05).结论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可达到快速、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较单药治疗效果更好.
范凌杨丽杨军纪风兵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LR4信号通路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21年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HBV相关ACLF患者作为ACLF组,另取同期就诊的130例CHB患者作为CHB组、体检的1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外周血中TLR4、核因子-κB(NF-κB)的mRNA表达水平,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含量。根据90 d的存活情况判断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比较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外周血TLR4、NF-κB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分析不同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CLF组患者外周血中TLR4、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均高于CH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LR4、NF-κB与TNF-α、IL-1β、IL-6呈正相关(r=0.481、0.394、0.427;r=0.502、0.325、0.409)。ACLF组中死亡患者外周血中TLR4、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外周血中TLR4、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对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结论HBV相关ACLF患者外周血中TLR4信号通路呈过度激活的状态且与患者的短期预后不良有关。
杨丽杨丽李建东李建东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短期预后
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量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量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CHB组,同期体检的6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测定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Th17细胞因子、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结果: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HB组血清中IL-17、IL-21、IL-22、ALT、AST、GLB、HA、PC-III、LN、C-IV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荧光强度呈正相关,血清中ALB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荧光强度呈负相关。结论: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高表达能够造成Th17细胞因子分泌增多、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
杨丽胡晓勤付万智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趋化因子受体
HBsAg水平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的疗效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HBsAg水平在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远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确诊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87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索α-2a治疗24周后,测定并根据其HBV DNA水平分组,HBV DNA〈2×10~4 cps/ml者28例纳入A组,HBV DNA≥2×10~4 cps/ml者59例随机分成B组(30例)和C组(29例),A和B组继续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C组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均48周。结果 3组在治疗36周和48周后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C组HBeAg血清转换率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36周A组HBVDNA转阴率和HBV DNA下降量分别为96.4%和(5.8±1.7)log_(10) cps/ml,B组最低(P〈0.05);治疗48周后3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100%、36.7%和69.0%(P〈0.05);HBV DNA转阴率仅与治疗36周后的HBV DNA下降量有关,当HBV DNA下降约3.7 log_(10)cps/ml时,HBV DNA转阴率阳性预测值为91.2%,AUC为0.834。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提高单独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后仍应答不佳者的血清和病毒应答率,且治疗36周后的HBV DNA水平可作为预测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至48周时疗效的指标。
杨丽付万智
关键词: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日本CHF-10血浆净化治疗机、AFP血浆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各期重型肝炎89例,未经PE治疗的各期重型肝炎7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同治疗时期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每次治疗后症状、精神、食欲、体力均有明显改变,TBIL、DBIL、ALT、AST、PT、PTA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5.71%、71.8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6.84%、6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具有一定疗效,且早、中期的疗效较晚期好。
马俊清杨丽钟铭聂姜陈德君曾韬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浆置换
硫普罗宁对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化疗所致肝损害的防治作用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所致肝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例HBsAg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的前2个月给予硫普罗宁片200mg(tid),对照组则不用。治疗期间每周复查1次肝功能。结果治疗组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时间为14~96d,中位52d;对照组为5~56d,中位21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13.33%(4例),对照组则为56.67%(17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强化期采用硫普罗宁联合治疗,能降低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延缓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时间,保证了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付万智杨丽曾韬胡晓勤
关键词:肺结核乙肝病毒标志物硫普罗宁化疗肝损害
思美泰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思美泰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保肝护肝治疗,对照组给予思美泰治疗,治疗组则联合使用思美泰和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思美泰和痰热清注射液两者相辅相成,联用能有效改善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加强了利胆退黄效果。
杨丽付万智胡晓勤曾韬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淤胆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者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9与乙型肝炎病毒前C/BCP区变异相关性及其对干扰素治疗的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HBeAg阳性患者血清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monokine induced by IFN-γ,Mig)、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9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C/BCP区变异的相关性以及其对干扰素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CHB且HBeAg阳性患者资料,均给予聚乙二醇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治疗前扩增患者血清HBV前C/BCP区的基因片段并将患者分成HBV前C/BCP区野生型组(野生组61例)及突变型组(突变组49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g、IL-9情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疗效差异。结果突变组治疗前患者血清IL-9[(10.8±1.9)ng/L]明显高于野生组[(8.3±1.7)ng/L](P<0.05)。突变组治疗48周后获得完全应答率[46.9%(23/49)]显著高于野生组[16.4%(10/61)]χ^2=7.083,P=0.018;突变组治疗24周后HBsAg下降>1 lg10者较下降≤1 lg10者治疗前的血清Mig显著升高[(129.2±37.9)ng/L与(91.5±25.7)ng/L](P<0.05)。突变组治疗12、24周血清IL-9分别为(8.8±1.9)、(8.9±1.6)ng/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CHB且HBeAg阳性患者治疗前血清IL-9的高表达与HBV前C/BCP区的变异关系密切,IL-9的表达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无相关性;患者治疗前Mig的高表达可能对HBV前C/BCP区变异者干扰素抗病毒疗效更有利。
杨丽胡晓勤付万智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9
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连续使用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答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0%),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74.17±7.61)分、心理功能(59.31±5.37)分、社会功能(57.83±2.74)分、认知功能(58.84±5.74)分和总体生活质量(81.84±8.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付万智杨丽曾韬
关键词:派罗欣利巴韦林慢性丙型肝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