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军
- 作品数:43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去早果枝对不同密度三系杂交棉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以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301’为材料,设置了3个密度和3个去早果枝方式(去基部2个、3个早果枝及不去果枝)处理,研究去早期果枝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早果枝显著推迟了棉花的生育进程;在各密度下去早果枝均能降低单株脱落数和单株烂铃数,提高棉花生长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去早果枝推迟了叶面积指数达到高峰的时间;去早果枝能显著提高铃重;去早果枝在各密度下产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且在3.75万株/hm2密度下,去2个早果枝比对照显著提高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增产率分别为9.1%和9.3%,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
- 马维军任爱民韩秋成张玉娟崔明晖尹国王双贵
- 关键词:三系杂交棉生长发育
- 国审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301的选育与应用
- 马维军任爱民蔺桂芬张玉娟韩秋成崔明晖尹国
- 该项目属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研究领域,是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 主要技术内容:长期以来,棉花三系应用研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美国从事该研究60余年,仅完成“三系配套”未选育出优势组合大面积...
- 关键词:
- 关键词:棉花良种繁育
- 三系杂交棉杂交制种技术被引量:1
- 2008年
- 马维军任爱民张玉娟罗河月韩秋成
- 关键词:杂交制种技术三系杂交棉三系杂交种制种程序三系法
- 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98-1的高效制种技术被引量:1
- 2008年
- 根据抗病虫三系杂交棉邯杂98-1的制种特点,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邯杂98-1的高效杂交制种技术。
- 任爱民马维军张玉娟韩秋成王双贵
- 关键词:三系杂交棉邯杂98-1杂交制种授粉
- 转基因抗虫棉田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 2014年
- 近年来,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普及,棉铃虫的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棉田用于防治棉铃虫的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给盲蝽的种群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导致盲蝽的种群数量剧增,逐步上升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且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 韩秋成张玉娟任爱民马维军尹国崔明晖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棉田盲蝽农药使用量种群增长
- 冀南棉区绿盲蝽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
- 2014年
-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是棉盲蝽种类中危害棉花比较重的优势种群,长期以来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棉区主要害虫之一,而在华北棉区则属于次要害虫。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大面积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使一些刺吸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所以,有必要对冀南棉区绿盲蝽的危害及发生规律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建立有效控制绿盲蝽危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广大棉农在实际生产中提供科学依据。
- 张玉娟韩秋成任爱民马维军尹国崔明晖
- 关键词:冀南棉区绿盲蝽鳞翅目害虫长江中下游刺吸性害虫
- 利用多重PCR-SSR标记鉴别三系杂交棉种子混杂和SSR位点杂合被引量:1
- 2013年
- 杂交种纯度优劣直接决定了杂交种产量,而常规方法鉴定周期长,不能及时反映杂交种纯度,难以指导生产应用。由于种子混杂和SSR位点杂合都会造成株间带型的差异,为提高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准确性,本研究从196对SSR引物中筛选到4对在双亲间表现稳定多态性的引物,根据带型特点进行组合,结果显示,利用多重PCR-SSR技术可以区分棉花杂交种种子混杂和SSR位点杂合,为杂交种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 马维军任爱民尹国张玉娟韩秋成崔明晖
- 关键词:种子纯度
- 转基因三系杂交棉邯杂98-1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以2004-2005年国家区域试验结果为数据材料,对转基因三系杂交棉邯杂98-1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邯杂98-1属于高产稳产型棉花杂交种,适宜于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 任爱民马维军
- 关键词:杂交棉邯杂98-1丰产性稳产性
- 棉花新品种—邯368被引量:3
- 2006年
- 马维军任爱民秦建国张玉娟王双贵
- 关键词:棉花有性杂交定向选育农科院
- 不同种植密度与留叶枝方式对三系杂交棉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以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429为试验材料,设两因素(种植密度、留叶枝方式)三水平试验设计,其中,种植密度水平为2.25万株/hm2、3.75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留叶枝方式水平为不留叶枝(常规整枝,CK)、留2个优势叶枝和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留叶枝方式对棉花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叶枝能够提高棉花的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熟,但在不同的密度种植时棉产量构成和产量效应不同:低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能够显著提高单株铃数和霜前花率,最终使产量略有提高;中等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会显著降低单铃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其中留全部叶枝的棉花减产显著;高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会降低棉花单铃重,其中留2个优势叶枝棉花的单铃重降低显著,最终导致产量略有降低。在三系杂交棉简化整枝栽培管理中,采用种植密度3.75万株/hm2、留2个优势叶枝方式栽培棉花产量最高,籽棉产量为5383.6 kg/hm2。
- 马维军任爱民韩秋成张玉娟崔明晖尹国王双贵
- 关键词:种植密度留叶枝三系杂交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