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云虹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1篇电图
  • 1篇电压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咯地尔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肥厚
  • 1篇序贯
  • 1篇序贯联合
  • 1篇眩晕
  • 1篇眩晕综合征

机构

  • 6篇海南省三亚市...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三亚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吴云虹
  • 3篇周辉
  • 1篇陈必军
  • 1篇罗显云
  • 1篇李洵桦
  • 1篇沈晓明
  • 1篇张雪海
  • 1篇林爱华
  • 1篇李红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电图Cornell电压的测定及其与病情评估的关系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电图Cornell电压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的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的心电图Cornell电压、病情相关超声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Cornell电压值和Cornell电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的男性和女性健康者;Cornell电压诊断男性左室肥厚(LVH)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96.15%和87.76%,诊断女性LVH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93.18%和89.73%。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高于对照组且与Cornell电压呈正相关,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胱抑素C(Cys C)低于对照组且与Cornell电压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Cornell电压值和阳性率均显著增加,与超声诊断的一致性高;Cornell电压值和病情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准确判断病情。
林爱华吴云虹符薇薇羊章礼林菊花李红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发展中国家致残常见疾病。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管病变,进而导致肾脏过滤功能下降、血肌酐(Scr)水平升高,进而致使AIS发生风险增加,因此,探讨糖尿病患者AIS发生风险的潜在因素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AIS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开展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2020年三亚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与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7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合并AIS分为糖尿病卒中组73例和糖尿病非卒中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院前用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AIS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糖尿病患者AIS发生率为41.48%(73/176)。糖尿病卒中组患者体质指数(BMI)、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空腹血糖、Scr水平高于糖尿病非卒中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糖尿病非卒中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OR=1.923,95%CI(1.258,2.940)〕、空腹血糖〔OR=1.878,95%CI(1.261,2.796)〕、白蛋白(Alb)〔OR=0.863,95%CI(0.755,0.985)〕、Scr〔OR=1.035,95%CI(1.007,1.063)〕是糖尿病患者并发AI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糖尿病患者AIS发生率为41.48%,红细胞计数、空腹血糖、Alb、Scr是糖尿病患者并发AIS的独立影响因素。
吴云虹林雅明符薇薇董非斐周少珑
关键词: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血肌酐
丁苯酞序贯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dLDL-C Annexin A2 Hcy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分析丁苯酞序贯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丁苯酞组、对照组,各74例,均行常规综合治疗及静脉溶栓,丁苯酞组加用丁苯酞序贯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sdLDL-C、Annexin A2、Hcy水平变化,并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变化评价其预后。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sdLDL-C、Hcy均较治疗前下降,Annexin A2均较治疗前升高;丁苯酞组治疗4周后血清sdLDL-C、Hcy、Annexin A2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BI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丁苯酞组治疗12周后NIHSS评分、BI指数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组、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6%、10.81%,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不仅能够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sdLDL-C、Annexin A2、Hcy水平,还可通过促进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吴云虹周辉陈薇林雅明
关键词:丁苯酞静脉溶栓膜联蛋白A2
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眩晕综合征患者120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倍他司汀片,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简化量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烯醇化酶、脂肪酸结合蛋白、微管相关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33%比8.33%,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
林雅明周辉吴云虹
关键词:眩晕综合征丁咯地尔倍他司汀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与转甲状腺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背景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通常会导致高死亡率。脑脊液病原学诊断是TBM实验诊断的金标准,但培养时间长(42 d)、培养成本高,容易导致患者病情被延误。目前非侵入性监测技术展现出较广的应用前景,探讨与其相关的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目的探讨TBM患者血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CAM1)、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表达,分析其与TBM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和三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TBM患者为TBM组,根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分期标准分为Ⅰ期31例、Ⅱ期45例、Ⅲ期38例,TBM患者入组后均接受抗结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0~2分,63例)和预后不良(≥3分,51例)。另选择同期4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TBM组不同时间点血清NCAM1、TTR水平及对照组基线NCAM1、TTR水平,分析其与TBM预后的关系以及对TB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TBM组基线血清NCAM1、TT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Ⅲ期TBM患者基线血清NCAM1、TTR水平低于Ⅱ期TBM患者和Ⅰ期TBM患者(P<0.05)。预后不良TBM患者基线、入院7 d、入院14 d、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血清NCAM1、TTR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TBM患者(P<0.05)。MRC分期Ⅲ期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基线高水平NCAM1、TTR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基线NCAM1、TTR预测TBM患者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0.689,联合指标(基线NCAM1+基线TTR)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高于单独基线NCAM1、TTR的ROC曲线下面积(Z=4.428、3.941,P<0.05)。结论TBM患者血清NCAM1、TTR水平均降低,且与TBM病情和预后不良有关,MRC分期Ⅲ期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吴云虹周少珑王景蔡奕秋林雅明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转甲状腺素蛋白神经功能缺损
三亚地区缺血性脑卒中/TIA二级预防及临床路径现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TIA二级预防及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现状,分析复发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措施。方法通过电话随访收集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及TIA患者259例,对患者二级预防药物干预及进入临床路径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9例复发性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比例46.7%(121/259);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治疗比例为66.4%(123/185);合并糖尿病患者降糖药治疗比例为66.7%(84/126);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比例为26.7%(34/127)。复发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的人数及进入临床路径的原因与初发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三亚地区缺血性脑卒中/TIA二级预防中的药物干预率低,应通过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的比率来达到患者坚持二级预防依从性的目的。
周辉周少珑李洵桦沈晓明蔡弈秋邢爱群张雪海肖林婷罗显云吴云虹陈必军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