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1篇心通胶囊
  • 1篇血性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因子水平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 1篇抑酸
  • 1篇抑酸药
  • 1篇预防措施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相关危险因素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心
  • 1篇脑心通

机构

  • 4篇海南省三亚市...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三亚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张雪海
  • 4篇周辉
  • 1篇陈必军
  • 1篇罗显云
  • 1篇李洵桦
  • 1篇沈晓明
  • 1篇吴云虹
  • 1篇张倩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脑心通胶囊,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5.24±1.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9±2.53)分(P<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为(72.68±8.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9±6.83)分(P<0.05);研究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分别为(14.69±4.26)μg/L,(27.46±14.52)mg/L和(13.24±1.53)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3±5.24)μg/L,(38.73±15.74)mg/L和(18.26±1.32)ng/L(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3.33%比5.00%,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有关。
张雪海周少珑蔡奕秋周辉邢爱群肖林婷陈薇吉晓天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炎性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确诊的120例AD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收集120例非AD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影响A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714)、受教育程度低(OR=2.604)、脑血管病史(OR=2.293)、糖尿病史(OR=2.843)、高血压病史(OR=4.811)、家族史(OR=5.675)及体育活动少(OR=3.251)均为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AD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受教育程度低、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家族史及体育活动少等,针对这些可改变的独立因素应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张雪海周少珑张倩蔡奕秋周辉邢爱群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病例对照研究预防措施
肠内应用抑酸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40例
2014年
目的:探讨肠内应用抑酸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1-01/2013-12三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卒中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肠内抑酸药雷贝拉唑治疗和奥美拉唑静脉点滴治疗.对所有患者的胃黏膜pH值进行测定,同时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及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结果:治疗后2、3 d观察组胃黏膜pH值明显上升,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35±0.09 vs 7.25±0.08,7.38±0.06 vs 7.34±0.08,P<0.05);治疗后4 d两组胃黏膜pH值恢复正常.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E2及EGF水平均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PGE2及EGF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41pg/mL±0.07 pg/mL vs 0.30 pg/mL±0.05 pg/mL,79.5 pg/mL±10.83 pg/mL vs 60.53 pg/mL±9.93 pg/mL,P<0.05).结论:肠内与静脉给予抑酸药治疗均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但肠内给予可以更早抑制胃酸分泌,进而促进胃黏膜恢复正常.
张雪海周少珑蔡奕秋肖林婷周辉
关键词:肠内雷贝拉唑抑酸药脑卒中
三亚地区缺血性脑卒中/TIA二级预防及临床路径现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TIA二级预防及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现状,分析复发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措施。方法通过电话随访收集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及TIA患者259例,对患者二级预防药物干预及进入临床路径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9例复发性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比例46.7%(121/259);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治疗比例为66.4%(123/185);合并糖尿病患者降糖药治疗比例为66.7%(84/126);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比例为26.7%(34/127)。复发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的人数及进入临床路径的原因与初发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三亚地区缺血性脑卒中/TIA二级预防中的药物干预率低,应通过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的比率来达到患者坚持二级预防依从性的目的。
周辉周少珑李洵桦沈晓明蔡弈秋邢爱群张雪海肖林婷罗显云吴云虹陈必军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