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艳霞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新津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影像
  • 2篇骨折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断层摄影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腰部
  • 1篇腰部外伤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炎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机构

  • 7篇新津县人民医...
  • 4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成都市温江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潘艳霞
  • 3篇印隆林
  • 2篇陈加源
  • 2篇李迎春
  • 2篇陈晓煜
  • 2篇谢欢
  • 1篇王瑜
  • 1篇龙博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病人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43例髋臼骨折病人的普通X线平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分析比较。结果CT三维重建能显示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解剖。结论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潘艳霞杨进鸣
关键词:髋臼骨折CT三维重建
磁共振DWI预测直肠癌分化程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及ADC值在预测直肠癌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实证的53例直肠癌患者,均在术前行直肠常规MRI及DWI扫描,测量直肠癌的ADC值。依据直肠癌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比较不同组间直肠癌ADC值的差异性。结果①高、中、低分化直肠癌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鉴别高、中分化直肠癌的ADC值阈值为1. 1790 mm^2/s(敏感度0. 769,特异度0. 733),鉴别中、低分化直肠癌的ADC值阈值为0. 9055 mm^2/s(敏感度0. 967,特异度1. 00)。②不同T分期直肠癌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相邻组间比较仅T2、T3期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3);鉴别T2、T3期直肠癌的ADC值阈值为1. 5785 mm^2/s(敏感度0. 500,特异度0. 958)。③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86)。结论磁共振DWI及ADC值在活体预测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及T分期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潘艳霞苟文枭张传德
关键词:直肠癌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误诊畸胎瘤1例
2005年
潘艳霞杨进鸣
关键词: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误诊畸胎瘤病例报告静脉肾盂造影
DSCTA检查在腹主动脉瘤诊断及EVE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DSCTA(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检查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诊断及腔内支架隔绝(endovascular stent-graft exclusion,EVE)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患者经DSCTA检查诊断为AAA,其中16例肾下型患者EVE术后行DSCTA随访。在工作站上完成患者的图像后处理及分析工作,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等。AAA患者重点观察AAA的类型、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并按照腔内隔绝术的要求对肾下型AAA进行相关参数测量并分型;行EVE治疗患者重点观察AAA的转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86例患者包括4例肾上型、82例肾下型。2依据腔内隔绝术的要求,82例肾下型患者分为Ⅰ型9例、ⅡA型6例、ⅡB型12例、ⅡC型42例、Ⅲ型13例。3DSCTA图像能准确显示每位患者瘤体的形态、部位、大小,与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的关系及附壁血栓,能准确测量AAA的相关数据。416例EVE治疗患者术后AAA均不同程度缩小或保持稳定,支架覆盖区支架外瘤体均基本血栓化、内膜下未见血栓形成。12例腹主动脉内支架形态正常、4例支架稍变形。所有患者均未见支架内漏发生。结论 DSCTA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且无创等优点,可以作为AAA诊断与监测、术前评价及EVE术后随访的重要影像学工具。
印隆林潘艳霞陈加源谢欢陈晓煜李迎春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血管造影术
腰部外伤的普通X线和CT诊断分析
2014年
目的总结腰部外伤骨折普通X线与64排CT诊断经验。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12月86例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普通X线检查,对患者采用腰椎正、侧位摄片,对临床症状明显而X线检查阴性者进一步做腰椎CT检查。结果首次摄片明确腰椎骨折69例,普通X线复查,明确腰椎骨折5例,腰椎CT扫描,明确12例。结论腰椎外伤骨折的影像诊断需要运用多种检查技术方法,并结合临床体征,综合判断分析。
龙博杨进鸣潘艳霞付春秀王瑜
关键词:腰椎骨折CT断层扫描影像诊断
MRI联合序列检查在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MRI联合序列检查在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chronic massive pancreatitis,CM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胰腺癌、15例CPM患者的上腹部MRI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MRI检查序列完整且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证实。重点观察胰腺肿块的形态学特点、肿块的平扫及多期强化特征、胰管及胆管的改变、胰周血管有无受累、胰周组织器官受累及转移情况等,并利用检验对两组病例的对应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在肿块发生部位、肿块边界是否清楚、肿块信号均匀性、"小泡征"出现率、肿块处及肿块近端胰管的形态学改变、肝转移及肾前筋膜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包绕胰周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联合序列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各种影像学特征,综合分析这些影像学特点可以提高二者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印隆林潘艳霞陈加源陈晓煜谢欢李迎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腺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
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CT及MR表现并探讨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及邻近结构改变,平扫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结果11例SFT患者中,3例位于胸部、3例位于颅内、1例位于左侧舌下腺区域、1例位于左侧颈根部、1例位于右侧大腿根部、2例位于中下部腹腔内。肿瘤长径范围4.0~14.8cm(平均7.1cm),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规整或呈乳头状突起。9例行CT检查患者平扫图像上肿瘤密度不均匀者8例、密度均匀者1例,均未见明显出血及钙化,5例行CT增强扫描患者肿瘤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可见“地图样强化”、2例肿瘤内见迂曲血管影,2例行多期增强扫描者表现为持续渐进性强化。5例行MRI检查患者肿瘤平扫主要表现为等/稍长T1、等/稍长T2信号,其中3例肿瘤内见长T2信号影、4例见短T2信号影,3例颅内肿瘤患者MRI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囊变区/粘液变区均未见明显强化,2例邻近脑膜强化。结论不同部位的SFT影像学表现各异,但大都具有一些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仔细分析这些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与相应部位的其他肿瘤鉴别,从而提高SFT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曾桔印隆林印隆林潘艳霞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计算机断层摄影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