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市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吉林市两次重污染天气成因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利用空气质量监测小时数据、卫星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后向轨迹分析等方法,对吉林地区2016年12月16-23日和2017年1月3-10日的两次重污染天气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对。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均为高压前部控制,均有逆温层存在。但两次过程主要成因不同,第一次过程主要成因为本地排放遇到静稳天气条件,污染物外源输送虽然存在但不占主要成分;第二次过程的峰值阶段主要成因则为由低层偏西或西北气流带来的长春、松原、齐齐哈尔一带的颗粒物向吉林地区输送。
- 张炜宗振涛辛羽婷
- 关键词:重污染
- 东北夏季低温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1951—2008年中国160个站月平均气温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选出东北地区22个代表站,在分析东北气温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东北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
- 宗振涛张炜
- 吉林市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探讨
- 2025年
- 吉林省吉林市农业生产受气象灾害影响显著,应用灾害防御技术是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为提高吉林市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总结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探讨吉林市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包括人工增雨/雪技术、防雹技术、霜冻防护技术、大风灾害防御技术。
- 吴静张炜李慧明
-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
-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特征分析
- 2014年
- 本文利用我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的山区降水较多,长白山脉至辽宁东部的辽东丘陵一带的广大地区降水量为最多。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存在准13a左右的周期振荡,并在1967年左右和1983年左右发生突变。从九十年代末至今,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处于偏少时期。
- 张炜宗振涛
- 关键词: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基于卫星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吉林地区一次雾霾天气
- 2015年11月1-3日吉林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性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一度达到了437,达到了六级严重污染等级,严重影响了该地区人们的生活健康及交通安全。本文利用MODIS观测的气溶胶产品(AOD)和HYSP...
- 张炜宗振涛
- 关键词:MODISAOD气溶胶HYSPLIT后向轨迹雾霾
- 文献传递
- 1951—2015年东北地区8月降水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本文选取1951—2015年东北地区24个代表站降水量观测数据,分析东北地区8月降水气候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8月平均降水量存在西少东多的分布特征,且近65年降水量趋于减少,气候倾向率为-4.03 mm/10年;小波分析降水序列可得东北地区降水量出现了明显的16年和4年左右的变化周期,该周期性通过了95%置信度检验。1951—2015年,东北地区存在3个多雨到少雨的阶段性变化,多雨期时长为6~18年,平均为10.3年;少雨期时长为5~11年,平均为7.3年,而且多雨期连续多雨和少雨期连续少雨情况基本一致。
- 杜冠男张炜张炜王晓腾应爽
- 关键词:降水气候特征
- 吉林地区“7·1-2”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及演变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采用多种观测资料,对2017年7月1-2日发生在吉林省中部的一次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环流背景、水汽来源及输送、中尺度系统发展条件及过程、云图及雷达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一次典型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产生在极为有利的水汽、不稳定层结及低空地面触发条件下,具有雨量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降水时段集中的特点。从大尺度环流系统可以看出本次过程主要受到贝湖阻高、副热带高压、鄂霍次克海低涡的共同影响,低空西南急流稳定维持并且在2日重建,将渤海、黄海的暖湿空气大量输送至吉林地区;低空切变线始终在吉林省中西部维持,另外2日低涡东南向移动使其后部高空冷空气下摆,为短时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及不稳定能量,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云图显示直接导致短时强降水的MCS云团移动方向与500-700h Pa平均引导气流及地面辐合线走向一致,低空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及地形强迫抬升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雷达回波显示有明显的"列车效应"及后向传播特征,导致对流单体反复经过吉林地区产生强降水。造成两段强降水的多单体雷暴为低质心结构的暖云主导型对流降水,即热带降水型。这种降水回波虽然发展高度不高,但降水效率很大,因此配合"列车效应"更加加强了吉林地区的短时强降水的形成。
- 张炜宗振涛
- 关键词:暴雨MCS列车效应
- 我国现代天气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 2019年
- 天气的变化关系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更为具体到每人身上,预防疾病,天气的忽然变化会使人容易感冒。及早的掌握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尤其下雨或者降温,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太多的不便。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天气的及时预报。农作物的种植,关注天气可以帮助农民,及时的调整种植,进而达到丰收高产的目的。同时,天气对人们出行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要去外地,一定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决定增减衣物,选择出行的方式。可以说,天气关心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多年间的经验总结,我国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现状,正在朝着更为快速,更为智能的方向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更具信心。
- 段家月辛羽婷王晓腾杜冠男张炜
- 吉林省初冬2次暴雪成因诊断与对比分析
- 2014年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数据,针对2012年11月10—15日、2013年11月16—20日吉林省出现的2次暴雪天气,运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方法,从环流背景及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雪的形成均受到了东北冷涡、低空急流、低空切变线等系统的共同影响;降雪前期的异常升温也为此次降雪积聚了大量的能量。
- 张炜宗振涛
- 关键词:初冬暴雪
- T639数值产品对吉林地区降水预报的释用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把T639数值预报产品中有关降水所需水汽、动力条件的物理量,按吉林市各点进行插值,进入数据库,与降水实况资料进行对比检验,找出各物理量在降水预报中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用各物理量集合确率进行集合降水预报,有效提高了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吉林地区降水天气的预报水平。由于降水在天气过程中是非连续性因子,而各物理量因子都是连续性因子,本文将对使用连续性好的物理量预报非连续性的降水方面进行分析。
- 胡长雷张炜徐兴波
- 关键词:降水预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