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冬梅

作品数:27 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衰竭
  • 5篇心肌
  • 4篇心病
  • 4篇心肌梗死
  • 4篇介入
  • 4篇梗死
  • 4篇冠心病
  • 3篇动脉
  • 3篇心房
  • 3篇心功能
  • 3篇心室
  • 3篇血管
  • 3篇血清
  • 3篇血压
  • 3篇太极
  • 3篇太极拳
  • 3篇慢性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机构

  • 27篇遂宁市中心医...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余冬梅
  • 14篇邓学军
  • 6篇何小君
  • 4篇叶茂
  • 3篇刘益均
  • 3篇黄刚
  • 3篇周世恒
  • 2篇覃数
  • 2篇侯斌
  • 1篇周明刚
  • 1篇周海宁
  • 1篇杨琴
  • 1篇王强
  • 1篇张晓莉
  • 1篇肖光军
  • 1篇刘艳婷
  • 1篇何涛

传媒

  • 4篇心脑血管病防...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西部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极拳康复锻炼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太极拳康复锻炼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于我院治疗的108例老年C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太极拳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太极拳康复锻炼)。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太极拳训练结束及治疗1年后6min步行距离(6MW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心功能指标、血清N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游离脂肪酸(FFA)、总氧化态(TOS)、总抗氧化态水平、血脂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数(OSI)。分析太极拳康复锻炼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1年后,太极拳组6MWD[(420.47±79.09)m比(465.79±91.33)m]升高更显著,TUGT[(10.57±3.58)s比(9.21±2.87)s]、血清NT-proBNP[(932.23±155.85)pg/ml比(876.02±81.10)pg/ml]、FFR[(0.67±0.24)mmol/L比(0.51±0.16)mmol/L]、TOS水平[(33.13±10.61)μmol H_(2)O_(2) Eq/L比(25.31±8.77)μmol H_(2)O_(2) Eq/L]、LVEDd[(55.35±2.60)mm比(54.12±2.72)mm]、OSI[(11.73±4.51)比(8.35±3.78)]降低更显著(P<0.05或<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太极拳康复锻炼与6MWD呈显著正相关(r=0.218,P=0.035),与NT-proBNP、LVEDd、FFR、TOS呈显著负相关(r=-0.344~-0.239,P<0.05或<0.01)。结论:太极拳康复锻炼可显著降低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心功能。
杨瀚晅余冬梅周世恒邓学军
关键词:心力衰竭太极拳
AMI患者血清miR-208、VEGF-B与左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关系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微小RNA-208(miR-20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的变化与患者左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AMI组)、健康对象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miR-208、VEGF-B、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MI组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4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2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36、17.910、36.624,P <0.05);治疗12个月后,AMI组患者的LVEDV、LVEDD均显著的高于入院时(t=-7.697、-9.602,P <0.05),治疗12个月后的LVEF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1,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4、0.621,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0.497,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1、0.642、0.618,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无明显的相关关系(r=-0.095、-0.117、0.153,P> 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出现血清miR-208表达升高、VEGF-B水平降低,可能与AMI患者炎症反应程度、远期心室重构形成有关。
叶茂罗贵全何小君余冬梅杨翰暄
关键词:左室重构炎症反应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hs-CRP及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与60例正常人群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中血浆FIB、hs-CRP以及血脂水平的差异,以及3者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中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FIB、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SAP)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较,血管病变支数越多,FIB、hs-CRP、LDL-C的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FIB、hs-CRP能够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对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余冬梅周明刚唐川苏
关键词:冠心病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
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尿酸、SIRT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疗效及对血清尿酸(SU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的186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胺碘酮+替米沙坦组(A+T组)和胺碘酮+雷米普利组(A+R组),各62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5d后左心房内径(LAD)、P波离散度(P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SUA水平,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01;治疗后,与A组比较,A+T组和A+R组24hSBPV[(0.112±0.022)比(0.092±0.020)比(0.091±0.021)]、24hDBPV[(0.143±0.031)比(0.130±0.040)比(0.129±0.039)]和hsCRP[(8.3±0.3)mg/L比(5.3±0.6)mg/L比(3.6±0.4)mg/L]、BNP[(64.9±9.4)ng/dl比(61.1±7.6)ng/dl比(58.2±8.3)ng/dl]、SUA[(498.85±89.54)μmol/L比(298.54±56.12)μmol/L比(278.32±54.09)μmol/L]水平、SIRT1mRNA[(2.20±0.34)%比(1.87±0.30)%比(1.76±0.31)%]与蛋白[(29.54±8.12)%比(26.31±7.43)%比(23.21±6.90)%]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A组比较,A+T组组和A+R组P波离散度(Pd)[(39.3±4.2)ms比(40.9±4.1)ms、(41.2±5.1)ms]明显增加,LAD明显减小[(37.8±3.4)mm比(35.1±4.6)mm、(35.7±4.5)mm],P<0.05或<0.01。结论: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对于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可明显降低血压变异性、血清炎症因子、尿酸与SIRT1水平。
杨瀚晅余冬梅刘益均叶茂邓学军
关键词:高血压心房颤动胺碘酮
地尔硫卓联合肾上腺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无复流的作用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闭塞段近端注射地尔硫卓及肾上腺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介入(PCI)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82例诊断为急性STEMI,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地尔硫卓组、地尔硫卓+肾上腺素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术中行血栓抽吸,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前后分别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卓、地尔硫卓联合肾上腺素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及心肌灌注(TMPG)情况。结果支架植入前造影(初次)与手术结束前(末次)盐酸地尔硫卓联合肾上腺素组达到TIMI 3级血流显著高于地尔硫卓组(P<0.05),其TMPG 3级比例也高于地尔硫卓组(P<0.05),发生低血压及心动过缓事件少于地尔硫卓组。结论盐酸地尔硫卓联合肾上腺素在预防、治疗冠状动脉无复流方面较单纯使用地尔硫卓更有效,其具有减少急诊PCI术中低血压及心动过速的趋势。
邓学军谭震余冬梅覃数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无复流地尔硫卓肾上腺素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
地尔硫?联合肾上腺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无复流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闭塞段近端注射地尔硫?及肾上腺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82例诊断为STEMI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地尔硫组与地尔硫?+肾上腺素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术中行血栓抽吸,于冠脉支架植入前后冠脉内注射地尔硫?或地尔硫?联合肾上腺素,观察冠脉血流(TIMI)及心肌灌注(TMPG)情况,检测患者PCI术前、术后、术后12h、术后24h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及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1~2周后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ED)、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支架植入前(初次)与支架植入后(末次)造影结果提示,地尔硫?+肾上腺素组达到TIMI 3级血流和TMPG 3级比例显著高于地尔硫组(均P<0.05);地尔硫?+肾上腺素组患者术后ET、PECAM-1及内源性NO水平较地尔硫组明显改善(均P<0.05),且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少于地尔硫组(P<0.05)。结论:地尔硫联合肾上腺素可改善冠脉血运及内皮功能,有效减少冠脉无复流及术中低血压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邓学军谭震余冬梅覃数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无复流地尔硫[艹卓]肾上腺素
血清指标联合超声检查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已受到世界广泛关注。早期诊断、评估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清指标以及超声检查指标是临床诊断CHF的重要手段,但单独检测缺乏特异性。目的探究血清指标联合超声检查指标对CH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CHF患者107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32例,Ⅲ级39例,Ⅳ级3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遂宁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指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B型利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声检查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各指标及其联合对CHF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HGF、BNP、Hcy、Lp(a)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NYHA分级为Ⅲ级的CHF患者HGF、BNP高于NYHA分级为Ⅱ级的CHF患者,LVEF低于NYHA分级为Ⅱ级的CHF患者(P<0.05);NYHA分级为Ⅳ级的CHF患者HGF高于NYHA分级为Ⅱ、Ⅲ级的CHF患者,BNP、Hcy、Lp(a)高于NYHA分级为Ⅱ级的CHF患者,LVEF低于NYHA分级为Ⅱ、Ⅲ级的CHF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GF、BNP、Hcy、Lp(a)、LVEF及其联合诊断CH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95%CI(0.823,0.917)〕、0.878〔95%CI(0.826,0.919)〕、0.875〔95%CI(0.822,0.917)〕、0.785〔95%CI(0.722,0.839)〕、0.756〔95%CI(0.619,0.813)〕、0.982〔95%CI(0.953,0.995)〕。结论在CHF患者中,HGF、BNP、Hcy、Lp(a)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其联合对CHF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黄冬梅黄刚余冬梅赵躬英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B型利钠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左心室射血分数
血清游离脂肪酸波动程度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波动程度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老年AHF患者102例,根据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分为不良事件组(39例)和对照组(63例)。在入组和出院两个时间点,检测两组心功能指标、血脂、血清FFA和脂质氧化应激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院时两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丙二醛(MDA)、氧化应激指数(OSI)和血清总氧化态(TOS)均低于入组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总抗氧化态(TAS)均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FFA低于入组时,miR-143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不良事件组的FFA、MDA、OSI和TOS均高于对照组,TAS、miR-14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出院时-入组时FFA对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32,cut-off值为0.30 mmol/L,灵敏度83.9%,特异度85.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出院时-入组时FFA(≤0.30 mmol/L)和出院时-入组时miR-143(≤239.4 fmol/L)是老年AHF患者出院后3个月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水平FFA预示着老年AHF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可能与miR-143下降和脂质过氧化升高有关。
雷凤杨瀚晅何小君余冬梅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游离脂肪酸临床预后
循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C mRNA对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分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C(CDKN1C)mRNA对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PCI的AMI患者198例,术后1 d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CDKN1C mRNA水平,术后4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三组:A组(LVEF≥50%)112例;B组(40%≤LVEF<50%)54例;C组(LVEF<40%)32例。通过ROC曲线分析不同性别患者CDKN1C mRNA与NT-proBNP水平对心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CDKN1C mRNA水平高于B组和C组(F=6.831,P<0.05),A组NT-proBNP水平低于B组和C组(F=3.421,P<0.05)。A组女性患者CDKN1C mRNA水平高于B组和C组女性患者(F=6.717,P<0.05)。CDKN1C mRNA的AUC为0.805(95%CI=0.732~0.864),预测价值优于NT-proBNP(Z=2.676,P<0.05),女性CDKN1C mRNA的AUC为0.887(95%CI=0.804~0.923)预测价值优于男性患者(Z=3.004,P<0.05)。结论术后1 d循环CDKN1C mRNA水平有助于预测AMI患者PCI后心功能情况,尤其适用于女性,CDKN1C mRNA可以作为预测女性AMI患者PCI后心功能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张永红余冬梅黄刚邓学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功能女性
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外周血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9/2016-09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72例20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100眼。对照组术后采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炎症(角膜水肿、结膜充血)情况和视网膜结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MFR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层(IS/OS)厚度],检测手术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VEGF水平。结果:术后7、15、30d,对照组患者炎症评分、CMT水平均高于观察组,而IS/OS层厚度均低于观察组(P<0.001)。术后15、30d,对照组患者MFRT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01)。术后30d,两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明显上升,血清MDA和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结论:普拉洛芬能够减轻白内障术后炎症,降低外周血VEGF表达,促进视网膜恢复。
李冬梅余素英何苗余冬梅
关键词:普拉洛芬视网膜结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