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君
- 作品数:20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AMI患者血清miR-208、VEGF-B与左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关系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微小RNA-208(miR-20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的变化与患者左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AMI组)、健康对象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miR-208、VEGF-B、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MI组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4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2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36、17.910、36.624,P <0.05);治疗12个月后,AMI组患者的LVEDV、LVEDD均显著的高于入院时(t=-7.697、-9.602,P <0.05),治疗12个月后的LVEF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1,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4、0.621,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0.497,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1、0.642、0.618,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无明显的相关关系(r=-0.095、-0.117、0.153,P> 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出现血清miR-208表达升高、VEGF-B水平降低,可能与AMI患者炎症反应程度、远期心室重构形成有关。
- 叶茂罗贵全何小君余冬梅杨翰暄
- 关键词:左室重构炎症反应
- 介入手术后并发迟发性假性动脉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的开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逐渐增多,但是介入术后迟发性假性动脉瘤较少报道。
患者,男,68岁,因胸闷3年,加重1天于1月前入院。入院检查:脉搏83次/min,血压130/80mmHg,双肺无干湿罗音,心脏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3次/min,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及腹股沟区未发现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3~V6 ST—T改变。
- 何小君邓学军
- 关键词:医源性假性动脉瘤介入诊断治疗心脏浊音界入院检查病理性杂音
- 厄贝沙坦、倍他乐克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清BNP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BNP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并比较厄贝沙坦、倍他乐克对心衰患者BNP、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程度慢性收缩心衰患者46例,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23例)和厄贝沙坦组(23例),两组均加用ACE I,利尿剂或地戈辛,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检测BNP、LVEF。结果心衰患者心功能程度与LVEF、BNP显著相关,倍他乐克、厄贝沙坦治疗后BNP显著下降,LVEF显著升高,仅倍他乐克、厄贝沙坦对LVEF治后不同。结论倍它乐克、厄贝沙坦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对心功能改善无明现差异。
- 何小君邓学军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利钠肽倍他乐克厄贝沙坦
- 血清游离脂肪酸波动程度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波动程度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老年AHF患者102例,根据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分为不良事件组(39例)和对照组(63例)。在入组和出院两个时间点,检测两组心功能指标、血脂、血清FFA和脂质氧化应激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院时两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丙二醛(MDA)、氧化应激指数(OSI)和血清总氧化态(TOS)均低于入组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总抗氧化态(TAS)均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FFA低于入组时,miR-143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不良事件组的FFA、MDA、OSI和TOS均高于对照组,TAS、miR-14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出院时-入组时FFA对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32,cut-off值为0.30 mmol/L,灵敏度83.9%,特异度85.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出院时-入组时FFA(≤0.30 mmol/L)和出院时-入组时miR-143(≤239.4 fmol/L)是老年AHF患者出院后3个月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水平FFA预示着老年AHF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可能与miR-143下降和脂质过氧化升高有关。
- 雷凤杨瀚晅何小君余冬梅
-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游离脂肪酸临床预后
- 一种血管连接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连接装置,包括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内支架为弹性镂空管状结构,所述内支架能够被压缩拉长以在血管内移动且能够在血管内展开成管体;所述外支架用于套在血管外,且所述内支架展开后紧贴外支架的内壁以将血管夹持...
- 邓学军黄刚何小君余冬梅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8月住院的108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同期进行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测、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动态心电图预测冠心病的价值。结果冠状动脉钙化阳性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6%、81.0%、73.9%、82.3%;动态心电图阳性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76.2%、68.8%、80.0%;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动态心电图的系列实验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6.8%和92.9%,平行试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3.3%和92.7%,均显著高于单项试验的相应指标(P<0.05)。结论高分辨率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动态心电图显著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老年患者及基层医院冠心病首选的筛选检查。
- 黄刚秦娟何小君罗贵全唐川苏
- 关键词:冠心病钙质沉着症动态心电图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 高血压患者左室重量指数和相对室壁厚度与心率震荡的关系及比索洛尔的干预效应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重量指数和相对室壁厚度与心率震荡的关系,以及比索洛尔干预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首次确诊并有室性期前收缩的高血压患者82例和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78例,并根据是否服用比索洛尔,将高血压患者随机设立基础治疗组为对照组(38例)和比索洛尔治疗组(44例);利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获得其室性期前收缩,分别计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不同分组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同期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实验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结果: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比较,其TO降低,TS升高(均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治疗前RWT与TO及TS无显著相关,LVMI与TO呈正相关,与TS呈负相关;治疗4周后高血压患者LVMI和RWT无显著变化,但TO显著降低,TS显著升高,协方差分析显示,扣除治疗前TO和TS的影响后,比较其校正均数,比索洛尔治疗较基础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其心率震荡现象,表现为TO显著降低(F=8.68,P<0.05),TS值升高(F=11.32,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现象与其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与相对室壁厚度无相关;短期比索洛尔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左室重构,但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
- 何小君何喜民钟江华曾春芳
- 关键词:心率震荡左室重量指数相对室壁厚度比索洛尔
- 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房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单一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服用稳心颗粒,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效果及房颤发作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房颤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均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房颤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何涛邓学军何小君
- 关键词:美托洛尔稳心颗粒冠心病房颤
- 射频导管消融术对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PVC)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频发PVC患者和同期体检的60例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PVC起源分为左心室组(左心室来源PVC) 32例和右心室组(右心室来源PVC) 54例。记录并比较3组治疗前左心房结构和左心功能指标。治疗结束后记录并比较不同时间点频发PVC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左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组和右心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短轴缩短率和左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SRa)均明显升高(P <0. 05),而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期血流峰值、A峰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和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均显著降低(P <0. 05)。右心室组治疗后的LAD、LAEF、左心房应变(S)、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SRa)、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应变率(SRe)和SRa均显著优于左心室组。结论不同起源的频发PVC患者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功能均较正常者差,但经RFCA治疗后右心室起源频发PVC患者的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均较左心室起源频发PVC患者改善明显,故临床上对右心室起源的频发PVC患者更应积极采取RFCA治疗。
- 叶茂罗贵全何小君余冬梅杨翰暄
- 关键词:室性早搏复合征
- 川中地区居民血压与血脂水平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遂宁城区居民血脂水平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参照WHO MONICA(中国MONICA)方案的方法和标准,对市区自然人群25-74岁1619人进行血压及血脂的调查,并在个体水平上对资料作单因素相关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0.33%,标化率20.61%;(2)血压随着血脂水平层次递增相应升高,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3)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其预测血压总趋势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并显示血脂各项指标之间有相加和协同作用。结论:揭示了血压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周明刚唐川苏罗贵全何小君邓学军
- 关键词:血脂水平血压高血压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