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威
-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腹腔干重建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前评价的价值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腹腔干及其分支血管的三维重建能力,探讨MSCTA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前的评估价值。方法25例拟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行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进行三维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根据其CTA表现评价腹腔干及其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特征,将所得的解剖学资料与腹腔镜下血管解剖对比。结果MSCTA准确显示胃左动脉25例,胃右动脉1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全部显示,其中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起自肝左动脉,1例起自肝右动脉。脾动脉起源相对固定。根据MSCTA结果指导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重建的腹腔干及分支与术中活体解剖完全吻合。结论MSCTA能清晰显示腹腔动脉解剖和正确的空间关系,是一种有价值的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术前检查方法,可能为相关血管周围淋巴结的清扫提供线索。
- 何威余江张策王亚楠胡彦锋成官迅李国新
- 关键词:腹腔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C反应蛋白及体液免疫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将54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腹腔镜组(26例)和开腹组(28例),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2、3、7d清晨检测患者静脉血CRP、免疫球蛋白(Ig):IgG、IgA、IgM及补体C3、C4、CH50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RP、Ig及补体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RP术后3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术后2d达峰值,腹腔镜组术后3d内CRP显著低于开腹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Ig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但IgG和Ig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补体C3、C4及CH5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血清补体在术后48~72h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开腹组在术后72h尚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均可导致术后机体C反应蛋白浓度增加和免疫水平降低。但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程度轻。
- 何威邓海军余江张策王亚楠程侠李国新
- 关键词:直肠肿瘤直肠癌根治术C反应蛋白
- 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08年
- 随着外科技术和多种辅助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患者外科手术后的康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加速康复外科采用已证实有效的各种方法,如术前思想准备、术前肠管准备新观点、术中麻醉管理、微创外科的应用、液体管理及体温维持以及术后早期活动、早期进食对症治疗及镇痛的应用等,可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日期的目的。加速康复外科追求“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最大获益是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技术的最终目的。
- 何威李国新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外科技术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机体C反应蛋白及内脏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术后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内脏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3例拟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26)和开腹组(n=27),于术前1d、术后第1、2、3、7天晨检测血CRP水平,于术前1d、术后第3、7天晨检测血清内脏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CRP在术后第1、2、3、7天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腹腔镜组术后3d内CRP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两组术后血清内脏蛋白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两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创伤小、炎症反应轻,有利于机体术后内脏蛋白的恢复。
- 邓海军何威余江张策王亚楠李国新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内脏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