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海

作品数:22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9篇内固定
  • 5篇股骨
  • 5篇关节
  • 5篇钢板
  • 4篇腰椎
  • 4篇手术
  • 4篇内固定治疗
  • 4篇固定术
  • 4篇钢板内固定
  • 4篇板内固定
  • 3篇中下段
  • 3篇中下段骨折
  • 3篇肱骨
  • 3篇肱骨中下段
  • 3篇肱骨中下段骨...
  • 2篇入路
  • 2篇神经损伤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机构

  • 22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22篇林海
  • 9篇谢小平
  • 9篇叶蜀新
  • 5篇江伟
  • 4篇刘光大
  • 4篇赵勉
  • 4篇曾强
  • 3篇宋玉光
  • 2篇罗强
  • 2篇李杰
  • 2篇刘兵
  • 1篇张亮
  • 1篇曹跃勇
  • 1篇刘家远
  • 1篇彭华
  • 1篇吴志涛
  • 1篇李莉
  • 1篇蔡建平
  • 1篇张德荣
  • 1篇陈绩

传媒

  • 5篇四川医学
  • 2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第二届海峡两...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西部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四川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臭氧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臭氧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新西兰兔,随机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只,同时选取20只健康新西兰兔设为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兔采用空气对照治疗,观察组兔采取臭氧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新西兰兔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和观察组兔治疗前膝关节冲洗液中IL-1β、TNF-α和NO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兔治疗后膝关节冲洗液中IL-1β、TNF-α和NO的含量明显对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膝骨性关节炎兔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NO的含量,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宋玉光叶蜀新林海
关键词:臭氧膝骨性关节炎冲洗液细胞因子
经皮微创与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探讨经皮微创与传统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方法,观察其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几年来接收并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按实验需求以及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为经皮微创术组(实验组)和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组(对照组),分析相关资料做出归纳总结,并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果与结论。结果经皮微创术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而传统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18%,其中4例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经皮微创术较传统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而言,其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林海
关键词:胫骨骨折
胫骨平台后外侧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粉碎性骨折的方法。方法对18例胫骨平台后外侧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应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行康复锻炼。结果18例全部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无内固定移位或断裂,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18例患者术后1年时的评分平均92分,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20°。结论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粉碎性骨折,采用后外侧切口可充分显露,复位后应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行康复锻炼,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林海曾强谢小平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
LISS接骨板治疗严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探讨微创LISS接骨板内固定系统在治疗严重的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LISS治疗严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2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无患者随访脱失,平均随访8个月(7~10个月);所有...
陈绩刘光大林海
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32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复位、融合、客观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等。结果随访时间3~27个月,X片示全部患者滑脱椎体复位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取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植骨融合良好,有利于恢复腰椎的正常解剖结构,减少并发症发生,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林海曾强谢小平赵勉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弓根钉植骨融合
经皮微创与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7
2017年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后路椎旁肌间隙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29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微创组)和28例采用后路椎旁肌间隙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肌间隙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ODI和VAS评分。结果随访2组患者6~18个月,平均12.6个月。2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1年伤椎矢状面指数及Cobb角均获得良好恢复,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1年的ODI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2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肌间隙组,而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明显多于肌间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确切疗效,安全可靠,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为简便;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淦科叶蜀新林海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脊柱微创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并椎间孔成形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并椎间孔成形术治疗80例游离型LDH患者,通过ODI评分与VA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为37~75(57. 8±14. 8) min,术中出血量为29~51(39. 8±7. 2)ml。患者均未出现椎旁血肿、伤口感染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术后3 d及1、3、6、12个月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 <0. 05),并且术后1、3、6、12个月均较术后3 d进一步降低(P <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并椎间孔成形术治疗游离型LDH近期疗效显著。
淦科叶蜀新林海江祖炘李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 探讨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以及预防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方法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 ,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4 9例 ,男 38例 ,女 11例。年龄 18~ 6 3岁 ,平均 35岁。新鲜骨折 2 7例 ,陈旧性骨折 12例 ,骨折不愈合 10例。按 AO分型 :A型 19例 ;B1 型 14例 ,B2 型 9例 ,B3型 5例 ;C1型 2例。闭合骨折 37例 ;开放骨折 12例 ,其中 Gustilo 型 8例 , 型 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 4例。手术经前方入路 ,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合并桡神经损伤者 ,行桡神经探查。 结果 术后有 4 8例获 6~ 4 8个月随访 ,平均 2 8.7个月。骨愈合时间 3~ 9个月 ,平均 4 .7个月。手术取除钢板 37例。 4 9例行 82次 (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除外 )手术 ,均未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结论 经前方入路 ,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既不影响骨折愈合 ,又能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谢小平叶蜀新林海江伟罗强
关键词:肱骨骨折钢板内固定钢板前置神经损伤
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被引量:3
1999年
林海彭华叶蜀新
关键词:关节内骨折骨折固定术螺丝钉内固定
峡部裂上位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
2006年
[目的]探讨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特点及其术式选择。[方法]对9例伴有峡部裂的上位腰椎爆裂性骨折,分别采用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固定融合术、单纯经椎弓根固定术或加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的方式治疗。[结果]前路手术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7个月,后路手术6例,内固定器取除术后平均随访15.8个月。全组病例峡部裂腰椎未发生滑脱征象。[结论]对于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与峡部裂腰椎的位置关系选择不同的术式。
谢小平林海萧文倩韩玉健
关键词: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