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 作品数:44 被引量:18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可吸收螺钉在下胫腓关节分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下胫腓关节分离并双踝骨折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的研究了下胫腓关节分离并内外踝骨折45 例,其中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9例;双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15例;三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21例。在手术治疗... 宋玉光 江伟 叶蜀新 谢小平关键词:可吸收螺钉 下胫腓关节分离 交锁髓内钉提前取锁法在治疗下肢长骨折中的应用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是近20年来创伤骨科的主要进展之一。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可以治疗严重、复杂的粉碎性长骨骨折,有较好的复位固定、抗旋转、抗短缩作用。缺点是骨折端没有纵向应力,对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影响,易出现骨折... 叶蜀新 谢小平 江伟 曾强关键词:交锁髓内钉 下肢长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骨折线 下肢长骨 文献传递 椎间盘手术专用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盘手术专用刀,属医疗器械类,本发明所提供的椎间盘手术专用刀,由于采用了定位针杆和外套的刀具等结构,可以做到定位准确,切除深度准确,环形刀刃控制范围准确,切口干净利落,而且由于避免了刀具滑动,从而从根本上... 江伟 叶蜀新文献传递 外侧锁孔技术在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定位及植入方法应用 目的:寻找更安全、更准确的胸椎椎弓根钉定位及植入方法。方法:在标准定位法的基础上,在胸椎椎弓根入点外侧开孔找到椎弓根的外侧缘及外侧壁,应用椎弓探子紧贴椎弓根的外侧壁标出外侧壁的边缘及方向,也就是椎弓根的外侧壁及方向。然后... 宋玉光 江伟 叶蜀新多模式镇痛在局部麻醉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局部麻醉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2019年5月在局部麻醉下采用PETD治疗的120例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临床资料,按镇痛方式分组,对照组(60例)术中采用穿刺部位常规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的多模式镇痛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椎间孔成形期(T2)、纤维环操作期(T3)、手术结束时(T4)及术后2 h(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检测术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T1、T2、T3、T4时间点,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T1、T2、T3、T4、T5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4、T5时间点IL-6、TNF-α水平均高于T0时间点,观察组T4、T5时间点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术中不良反应观察组8例(13.33%),对照组19例(3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1 d、3 d VAS评分及O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观察组优33例,良2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67%;对照组优32例,良21例,可7例,优良率为8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局部麻醉下采用PETD治疗的LDH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可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术中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李杰 江伟 彭立鹏关键词:腰椎 内窥镜检查 镇痛 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 探讨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以及预防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方法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 ,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4 9例 ,男 38例 ,女 11例。年龄 18~ 6 3岁 ,平均 35岁。新鲜骨折 2 7例 ,陈旧性骨折 12例 ,骨折不愈合 10例。按 AO分型 :A型 19例 ;B1 型 14例 ,B2 型 9例 ,B3型 5例 ;C1型 2例。闭合骨折 37例 ;开放骨折 12例 ,其中 Gustilo 型 8例 , 型 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 4例。手术经前方入路 ,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合并桡神经损伤者 ,行桡神经探查。 结果 术后有 4 8例获 6~ 4 8个月随访 ,平均 2 8.7个月。骨愈合时间 3~ 9个月 ,平均 4 .7个月。手术取除钢板 37例。 4 9例行 82次 (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除外 )手术 ,均未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结论 经前方入路 ,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既不影响骨折愈合 ,又能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谢小平 叶蜀新 林海 江伟 罗强关键词:肱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钢板前置 神经损伤 靶向入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椎重度压缩性骨折研究 2021年 研究靶向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入的5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重度胸椎压缩性骨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2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保守治疗措施,研究组实施靶向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矢状面Cobb角、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矢状面Cobb角均无差异,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矢状面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5天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重度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实施靶向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相关情况较为良好,患者疼痛评分较低,术后恢复较好,值得应用。 宋玉光 江伟 蔡建平关键词:胸椎骨折 交锁髓内钉提前取锁法在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索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时,怎样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根据统一标准选择股骨、胫骨骨折病人126例,行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术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提前取锁法要求取除一端锁钉,对照组不取锁钉。定期行X线片检查,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期愈合和骨折不愈合及骨折移位情况。结果提前取锁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骨折不愈合和断钉发生,有骨折再移位的可能。结论交锁髓内钉提前取锁法简单、实用,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叶蜀新 谢小平 江伟 曾强关键词:长骨骨折 动力化 交锁髓内钉 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2008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胫骨下段新鲜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6年4月,对在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42例胫腓骨下段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内固定的同时行自体骨移植,另一组在内固定的同时行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手术,手术后定期摄X线片,并且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两组病人手术后1.5、3、5、9、12月X线片上骨痂的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骨痂灰度密度分析显示:同组的骨痂灰度密度值随术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同期比较,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组骨痂灰度密度值高,自体骨移植组的低,两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组骨折的愈合时间比自体骨移植组的短,且两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比仅仅自体骨移植能很好的促进骨痂生长,能更早的促进骨折的愈合。 宋玉光 叶蜀新 谢小平 江伟关键词:骨髓 自体骨 新鲜骨折 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矫正僵硬型脊柱后凸矫形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矫正僵硬型脊柱后凸矫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僵硬型脊柱后凸患者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矫正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经椎弓根截骨矫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Cobb角度、矫正率、VSA评分,疼痛程度等。结果观察组Cobb角度、矫正率、VSA评分,疼痛程度等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僵硬型脊柱后凸矫形患者在治疗时,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矫正治疗能避免脊髓褶皱,降低神经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江伟关键词:椎弓根 椎间盘 截骨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