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股骨
  • 2篇治疗股骨颈骨...
  • 2篇内固定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股骨颈
  • 2篇股骨颈骨折
  • 1篇带蒂
  • 1篇带蒂骨瓣
  • 1篇新鲜股骨颈骨...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参数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水平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机构

  • 5篇嘉祥县人民医...
  • 1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5篇常庆华
  • 1篇赵益峰
  • 1篇王海滨
  • 1篇朱凤华
  • 1篇姜振
  • 1篇宋富强
  • 1篇李鸣
  • 1篇刘巧云
  • 1篇岳跃生
  • 1篇曹桂芳
  • 1篇王法印
  • 1篇褚风龙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难复与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制定基于难复与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为术前预判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难易程度提供参考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244例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16例,女128例;年龄45~100岁,平均77.9岁。致伤原因:摔伤190例,交通事故伤36例,砸伤13例,高处坠落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4 d,平均3.6 d。根据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31-A1型38例,31-A2型160例,31-A3型46例。根据术中闭合牵引复位是否困难,将患者分为易复位组和难复位组;结合文献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制定基于难复与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由2名未参加手术的医生根据该分型标准对244例患者骨折进行分型,预判骨折复位难易程度,并与实际术中复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44例患者根据术中骨折复位情况,分为难复位组80例(32.79%)、易复位组164例(67.21%)。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资料及特点,制定基于难复与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骨折分为难复性及易复性两大类,难复性分为Ⅰ~Ⅴ型,其中Ⅲ型分为4种亚型;易复性分为Ⅰ、Ⅱ型。与术中实际评价结果比较,医生基于自定的骨折分型标准评定总准确率为81.15%(198/244),其中难复性骨折准确率为65.74%(71/108),易复性骨折为93.38%(127/136)。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7.6个月。除2例感染死亡外,其余骨折均愈合。结论基于难复与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能在术前准确判断易复性骨折,大部分难复性骨折能以扩大范围的方式做出正确预判,但其临床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明确。
赵益峰朱凤华常庆华刘继恒张瑞宋富强褚风龙宰庆书郭伟杨现伟石强张锋王海滨姜振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
骨折患者不同应激水平对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骨折后不同应激水平对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骨折创伤患者190例,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分为多发性骨折组和单发骨折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折患者入院时及对照组的血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MDA)、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比较两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分析骨折患者血清SOD、MDA水平与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及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单发性骨折组、多发性骨折组的血清SOD、APTT、P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DA、Fib、PLT、MPV、P-L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发性骨折组的血清SOD、APTT、PT水平明显低于单发性骨折组(P<0.05),MDA、Fib、PLT、MPV、P-LCR水平明显高于单发性骨折组(P<0.05)。单发性骨折组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多发性骨折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OD与APTT、PT呈正相关,与Fib、PLT、MPV、P-LCR、深静脉血栓形成呈负相关(P<0.05);MDA与APTT、PT呈负相关,与Fib、PLT、MPV、P-LCR、深静脉血栓形成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折后早期患者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水平,其对其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可通过动态监测患者机体应激水平来评估其血液高凝状态,为预防围手术期深静脉形成提供参考依据。
常庆华
关键词:骨折应激水平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深静脉血栓形成
空心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加缝匠肌带蒂骨瓣植入治疗股骨颈骨折23例分析
2003年
王法印常庆华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
空心加压螺钉加股方肌带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分析
2011年
自2003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青、中年新鲜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28例,均采取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股方肌带蒂骨瓣移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常庆华曹桂芳
关键词:新鲜股骨颈骨折带蒂骨瓣空心加压螺钉股方肌加压螺钉内固定
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接的研究和应用
李鸣王其建岳跃生闫锋常庆华国连英刘巧云宁风文
该研究通过对36例骨折不连接病人进行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经过长期随访观察病人骨折愈合情况。随访时间为4~24个月,36例均于注射骨髓后立即拍片,以后每隔4周复查一次,其中28例于4周后即有少量或中量骨痂形成,8例于8周后...
关键词:
关键词:骨不连接自体红骨髓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