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东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预后
  • 2篇止血
  • 2篇止血绫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乳头状...
  • 2篇S-100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2

机构

  • 6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6篇李建东
  • 2篇李卓良
  • 1篇白浪
  • 1篇杨丽
  • 1篇杨丽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在胆囊切除术中采取不同方式处理胆囊床的效果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在胆囊切除术中采取不同方式处理胆囊床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各40例患者),在为各组患者切除胆囊后对其进行胆囊床电凝止血处理,为A组采用S-100吸收性止血绫覆盖胆囊床,为B组患者采用医学生物蛋白胶覆盖胆囊床,为C组患者进行胆囊床缝合处理,为D组患者不缝合胆囊床或进行特殊处理,比较4组患者在术后2h、术后12h、术后1d、术后2d腹腔引流液的平均量。结果:A组、B组患者各时间点腹腔引流液的平均量低于C组、D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各时间点腹腔引流液的平均量经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与D组患者各时间点腹腔引流液的平均量经组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处理胆囊床方面,S-100吸收性止血绫是最具优势的外科局部止血材料,其止血效果与医用生物蛋白胶相似,具有可防止创面渗血、促进组织愈合、在患者体内无残留、价格低廉的有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建东
关键词:S-100吸收性止血绫胆囊切除术胆囊床止血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行根治性切除术及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清扫术的225例PTC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非转移组(n=135例)和转移组(n=90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25例PTC患者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清扫总数为2719枚,阳性淋巴结数为195枚,淋巴结转移比为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患者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与年龄、BMI、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肿瘤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1 cm、肿瘤位置中上部、肿瘤数目多灶(≥2个)、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转移是PTC患者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肿瘤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转移为PTC患者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时建议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PTC患者行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清扫术。
李建东李卓良殷涛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不同处理方式效果比较
2014年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中对胆囊床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普外科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并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C、D组各40例,切除胆囊对胆囊床电凝止血处理后,A组给予S-100吸收性止血绫覆盖胆囊床,B组给予医学生物蛋白胶覆盖胆囊床,C组给予胆囊床缝合,D组未予胆囊床缝合,比较4个组患者术后2、12h以及术后1、2d时腹腔引流液平均量。结果 A、B组各时间点腹腔引流液平均量均低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以及C、D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吸收性止血绫为最具优势的外科局部止血材料,止血效果与医用生物蛋白胶相似,能够预防创面渗血,促进组织愈合,且体内无残留,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李建东
关键词:S-100吸收性止血绫胆囊切除术胆囊床止血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与经腹切开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与经腹切开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细菌性肝脓肿39例,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前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后者采用经腹切开引流术,比较二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3例和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和有效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与经腹切开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相似,但是前者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李建东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LR4信号通路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21年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HBV相关ACLF患者作为ACLF组,另取同期就诊的130例CHB患者作为CHB组、体检的1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外周血中TLR4、核因子-κB(NF-κB)的mRNA表达水平,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含量。根据90 d的存活情况判断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比较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外周血TLR4、NF-κB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分析不同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CLF组患者外周血中TLR4、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均高于CH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LR4、NF-κB与TNF-α、IL-1β、IL-6呈正相关(r=0.481、0.394、0.427;r=0.502、0.325、0.409)。ACLF组中死亡患者外周血中TLR4、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外周血中TLR4、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对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结论HBV相关ACLF患者外周血中TLR4信号通路呈过度激活的状态且与患者的短期预后不良有关。
杨丽杨丽李建东李建东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短期预后
AHNAK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Ahnak核蛋白2(AHNAK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5例PTC患者(PTC组)和33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取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HNAK2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PTC患者间AHNAK2表达差异。Kaplan-Meier分析不同AHNAK2表达PTC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影响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PTC组AHNAK2高表达率为62.61%,高于对照组的27.27%(P<0.05)。PTC患者中微钙化、低度分化、TNM分期Ⅲ~Ⅳ期、颈部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AHNAK2高表达率高于无微钙化、中高度分化、TNM分期Ⅰ~Ⅱ期和无颈部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随访32(6~65)个月,高表达组无复发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颈部侧颈区淋巴结转移、AHNAK2高表达是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TC组织中AHNAK2表达上调,颈部侧颈区淋巴结转移、AHNAK2高表达是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李建东殷涛李卓良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病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