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顺发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颅内
  • 4篇出血
  • 3篇手术
  • 3篇内压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颅内压
  • 3篇脑损伤
  • 2篇动态CT扫描
  • 2篇血肿
  • 2篇引流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血肿
  • 2篇治疗病例
  • 2篇术后
  • 2篇双侧脑室
  • 2篇双侧脑室外引...
  • 2篇尿激酶
  • 2篇外伤

机构

  • 10篇海宁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吴顺发
  • 7篇王冠军
  • 6篇陈瑞
  • 4篇冯小明
  • 2篇刘刚
  • 2篇钱薇
  • 2篇李锂
  • 1篇沈永波
  • 1篇张金海
  • 1篇周仲浩
  • 1篇朱红一

传媒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双侧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内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的相关问题。方法对脑室出血患者早期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进行纤溶治疗的3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恢复良好20例,中残8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双侧脑室外...
王冠军陈瑞吴顺发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
文献传递
神经阻滞在清醒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冯小明吴顺发朱祖建欧建强沈永波王冠军陈瑞
针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患者,采用头皮神经阻滞联合静脉用药。为手术提供充分的镇痛,镇静,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性及舒适性,减轻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疼痛反应,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关键词:神经阻滞麻醉
无创颅内压监测指导急性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病例动态CT扫描的前瞻性研究
王冠军朱祖建陈瑞吴顺发冯小明
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脑部损伤,其并发症造成颅内压急剧升高可能形成脑疝,危及患者生命。常规单纯的头颅CT检测对病情变化有重要作用,但容易延误病情;过于频繁CT检查不符合经济原则,反复搬运也不利于患者。闪光...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脑部损伤
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亚低温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
朱祖建顾娟仙张金海周仲浩朱红一吴顺发刘刚
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血管痉挛、机体出现的应激反应所释放的内源性损害因子均导致和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如何有效预防和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是提高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江基尧教授研究发现,创伤后的动物在30℃低温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颅脑损伤弥漫性脑肿胀
多因素评分评价手术时机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局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GH)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 129例HIGH患者按照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和对照组,早期组手术治疗时间为出血7 h之前,对照组为出血7 h之后。对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近期疗效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半年随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方式选择方面无差异。早期组的预后近期疗效GCS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组预后效果为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组未发生并发症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组预后效果为优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及时对老年HIGH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近期和远期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吴顺发李锂钱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
早期双侧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内出血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对脑室出血患者早期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进行纤溶治疗的3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恢复良好20例,中残8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效果良好。
王冠军陈瑞吴顺发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
无创颅内压监测指导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病例动态CT扫描的应用研究
王冠军朱祖建陈瑞吴顺发冯小明
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2000年8月—2009年10月我科共对64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35例发生再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5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8例。结论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1)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2)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颅内压。
吴顺发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再出血
经皮改良气管切开术在老年重症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改良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神经外科患者气道管理和防治肺部感染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本院45例年龄大于65岁、GCS小于等于8分的,行经皮改良气管切开术的神经外科患者。分析其意识改善、气切手术时间,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并发症等资料,住院天数、全身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45例患者中,无严重并发症及术中死亡,一过性气管痉挛1例,轻度皮下血肿1例,1周后患者昏迷程度评分(GCS评分)从(5.0±1.5)分,升高到(9.8±2.9)分。平均带管时间为(25±12)天。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33±16)天。结论经皮改良气管切开术可以方便有效管理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气道,减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意识状态,缩短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传统的气切方法低。
吴顺发钱薇李锂王冠军
关键词:重症监护脑外伤大面积脑梗死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压监护临床应用的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压的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术后置入硬膜下颅内压监护探头,对31例重型颅脑创伤开颅术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动态观察,并指导治疗。结果术后颅内压正常6例,轻度增高12例,中度增高9例,重度增高4例,全部患者中有5例死亡。结论颅内压动态监测有助于对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有效的帮助。
陈瑞王冠军吴顺发冯小明刘刚
关键词:颅内压监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