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兰
作品数:
6
被引量:10
H指数:1
供职机构:
黄冈市中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汪艳明
黄冈市中医医院
杨蕾
黄冈市中医医院
杨志明
黄冈市中医医院
李灿华
黄冈市中医医院
高爱菊
黄冈市中医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3篇
专利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直肠
2篇
直肠癌
2篇
治未病
2篇
中医
2篇
未病
2篇
肛管
2篇
肛管直肠
2篇
肛管直肠癌
2篇
肠癌
1篇
督灸
1篇
穴位
1篇
药灸
1篇
医学干预
1篇
语音
1篇
语音报警
1篇
语音报警器
1篇
施灸
1篇
丝网
1篇
泄露
1篇
疗效
机构
6篇
黄冈市中医医...
1篇
黄冈市疾病预...
作者
6篇
吴晓兰
3篇
汪艳明
2篇
徐丽华
2篇
高爱菊
2篇
李灿华
2篇
杨志明
2篇
杨蕾
2篇
张欢
1篇
王文
1篇
王欢
1篇
王赤华
传媒
2篇
中国肛肠病杂...
1篇
中医药导报
年份
1篇
2018
3篇
2017
2篇
2015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医用环保型督灸理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环保型督灸理疗装置,包括料框、丝网和压边条;所述的料框底面设置丝网,通过压边条固定在方框底边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理疗辅料容易散落、艾绒烫伤病人、室内烟雾过引起病人不适大等问题,具有结构...
吴晓兰
皮莉芳
范强芳
王小红
邹丽芳
张欢
唐小玲
文献传递
一种艾灸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固定架,包括走轮、底座、固定杆、调节旋钮、调节杆、可伸缩支撑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夹持多根艾条,利用电机调节艾条进度;解放护士双手;可随意调节高度及角度;选好穴位即可开始施灸;本实用新型只需一名护...
程友花
李银花
汪艳明
吴晓兰
徐丽华
唐小玲
王文
张欢
王欢
文献传递
一种设有泄露检测装置的低温甲醛灭菌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泄露检测装置的低温甲醛灭菌设备,包括设置于甲醛灭菌室内的甲醛灭菌柜;甲醛灭菌柜内设置有中央控制器,用于放置待灭菌器械的甲醛灭菌腔,用于提供甲醛蒸汽的甲醛蒸汽源;甲醛灭菌腔通过甲醛通道与甲醛蒸汽源相连...
徐丽华
王芳
程友花
吴晓兰
文献传递
以治未病体系进行肛管直肠癌早期医学干预的临床研究
2015年
为探索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肛管直肠癌早期医学干预的可行性,应用自行设计的肛管直肠癌治未病技术方案,针对社区人群进行生活习惯调查、体质辨识、症候分析等治未病技术操作,结合粪便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直肠镜检等方法,判断高危人群并进行中医医学干预。结果显示,2000名社区人群,饮食习惯不良者613人,有慢性肠道疾病史者36人;体质判定有偏颇体质者66.95%(1339例);偏颇体质者42.49%(569)表现为湿热蕴结;全组检出直肠息肉(腺瘤)11例,直肠炎症及溃疡5例,发现早期直肠癌2例。开出治未病处方1321份,转临床治疗18例。结果表明,运用中医治未病体系,能有效地确定肛管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及时发现早期癌变,指导进行防病调理养生,调整偏颇体质,远离患病危险因素,遏制肛管直肠癌的进程。
汪校
邓光锐
王赤华
高爱菊
李灿华
杨志明
杨蕾
吴晓兰
汪艳明
范强芳
伍桂友
关键词:
医学干预
中医
治未病
肛管直肠癌治未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治未病”理论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预防医学理论。在先秦时期即已发展成熟并见诸文献。后世医家延续并拓展了其内涵,至近现代,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一整套思想体系。治未病基础理论研究、治未病方法学研究、治未病学科建设研究、治未病设备设施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一些部门,出现了针对某一专科(专病)的治未病研究。其中,肛管直肠癌的治未病研究显得尤为突出。
邓光锐
汪校
高爱菊
李灿华
杨蕾
吴晓兰
汪艳明
杨志明
关键词:
直肠癌
治未病
中医
改良隔药灸脐法治疗宫寒不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改良隔药灸脐法治疗宫寒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寒不孕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改良隔药灸脐50例为A组,传统神阙隔姜灸50例为B组。A组采用涂抹姜汁、铺暖宫散、铺桑皮纸、铺姜绒成饼状、置艾炷并点燃、连续施灸9壮、收集暖宫散、置神阙封固、24 h后去除;B组采用姜片刺孔、覆脐、点燃艾条、啄灸。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第2、第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期症状、体征情况,按评分标准对比研究,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A组治疗后第1、第2、第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期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B组;A组作用自开始治疗就已显现,B组作用是从第3个月经周期开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隔药灸脐组治疗宫寒不孕,在整体疗效及起效时间上,明显优于传统神阙隔姜灸组。
范强芳
柯婵
吴晓兰
关键词:
宫寒不孕
临床疗效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