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菊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冈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治未病体系进行肛管直肠癌早期医学干预的临床研究
- 2015年
- 探索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肛管直肠癌早期医学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肛管直肠癌治未病技术方案,针对社区人群进行生活习惯调查、体质辨识、症候分析等治未病技术操作,结合粪便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直肠镜检等方法,判断高危人群并进行中医医学干预。结果:2000名社区人群,饮食习惯不良者613人,有慢性肠道疾病病史者36人;体质判定有偏颇体质者66.95%(1339例);偏颇体质者42.49%(569)表现为湿热蕴结;全组检出直肠息肉(腺瘤)11例,直肠炎症及溃疡5例,发现早期直肠癌2例。开出治未病处方1321份,转临床治疗18例。结论:运用中医治未病体系,能有效地确定肛管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及时发现早期癌变,指导进行防病调理养生,调整偏颇体质,远离患病危险因素,遏制肛管直肠癌的进程。
- 汪校邓光锐王赤华高爱菊李灿华杨志明高巧霞吴晓兰汪艳明范强芳徐海燕伍桂友
-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肛管直肠癌
- 以治未病体系进行肛管直肠癌早期医学干预的临床研究
- 2015年
- 为探索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肛管直肠癌早期医学干预的可行性,应用自行设计的肛管直肠癌治未病技术方案,针对社区人群进行生活习惯调查、体质辨识、症候分析等治未病技术操作,结合粪便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直肠镜检等方法,判断高危人群并进行中医医学干预。结果显示,2000名社区人群,饮食习惯不良者613人,有慢性肠道疾病史者36人;体质判定有偏颇体质者66.95%(1339例);偏颇体质者42.49%(569)表现为湿热蕴结;全组检出直肠息肉(腺瘤)11例,直肠炎症及溃疡5例,发现早期直肠癌2例。开出治未病处方1321份,转临床治疗18例。结果表明,运用中医治未病体系,能有效地确定肛管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及时发现早期癌变,指导进行防病调理养生,调整偏颇体质,远离患病危险因素,遏制肛管直肠癌的进程。
- 汪校邓光锐王赤华高爱菊李灿华杨志明杨蕾吴晓兰汪艳明范强芳伍桂友
- 关键词:医学干预中医治未病
- 肛管直肠癌治未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治未病”理论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预防医学理论。在先秦时期即已发展成熟并见诸文献。后世医家延续并拓展了其内涵,至近现代,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一整套思想体系。治未病基础理论研究、治未病方法学研究、治未病学科建设研究、治未病设备设施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一些部门,出现了针对某一专科(专病)的治未病研究。其中,肛管直肠癌的治未病研究显得尤为突出。
- 邓光锐汪校高爱菊李灿华杨蕾吴晓兰汪艳明杨志明
- 关键词:直肠癌治未病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