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军团菌
  • 2篇嗜肺
  • 2篇嗜肺军团菌
  • 2篇分离株
  • 1篇蛋白
  • 1篇电泳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分析
  • 1篇血清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粘附
  • 1篇融合表达载体
  • 1篇双向电泳
  • 1篇临床分离株
  • 1篇2-DE
  • 1篇MIP
  • 1篇MIP基因
  • 1篇表达蛋白
  • 1篇差异表达蛋白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

作者

  • 4篇陈建平
  • 4篇余泽英
  • 2篇陈达丽
  • 2篇张俊荣
  • 2篇彭冉
  • 1篇陈琦伟
  • 1篇曾瑾
  • 1篇陈莹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军团菌入胞影响因素及过程被引量:2
2016年
军团菌(Legionella)属于胞内寄生菌,其粘附、侵入细胞是军团致病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多种因素影响这一过程,如Lcl、Flagellin、Pilin、MOMP、MIP、Hsp60、Hsp70等蛋白、rtx A和enh C基因、棘阿米巴和金属离子Zn+等。本文旨在对影响军团菌入胞的因素及方式做简要概述,帮助初步探索军团菌的研究者提供系统的认识,以及通过对入胞机制的认识,利于军团菌病的预防和治疗。
余泽英陈建平
关键词:军团菌粘附
长滩军团菌临床分离株与环境分离株全菌蛋白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长滩军团菌血清1型临床分离株(LL-1)与环境分离株(CD-1)全菌蛋白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军团菌临床株与环境分离株是否存在蛋白表达差异,为进一步认识、研究军团菌提供依据。方法培养、收集CD-1与LL-1菌株,用超声兼尿素-3-[(3-胆酰胺丙基)-乙二胺]-1丙磺酸(CHAPS)-二硫苏糖醇(DTT)裂解法提取全菌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对二者全菌蛋白进行初步比较,确定二者全菌蛋白表达存在差异后,采用双向电泳(2-DE)联合MALDI-TOF-TOF质谱深入研究,并对质谱鉴定的差异点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初步SDS-PAGE及Western blot试验表明,CD-1与LL-1存在蛋白表达差异。进一步的2-DE研究结果共获得142个蛋白。CD-1与LL-1相比,18个蛋白点表达上调、19个蛋白表达下调。对其中显著差异的四个点进行质谱分析、Mascot软件查询、蛋白数据库搜库后证实CD-1表达下调的为热休克蛋白70(Chaperone protein Dna K)和30 s核糖体蛋白S1(30S ribosomal protein S1);CD-1表达上调的蛋白为假想蛋白TP04_0359(hypothetical protein TP04_0359)和一个未知蛋白。对进行质谱分析的四个蛋白点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确实是军团菌蛋白。结论 LL-1与CD-1蛋白表达存在差异,此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军团菌毒力和致病及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余泽英陈琦伟陈达丽曾瑾张俊荣何金蕾彭冉李娜丽莎龚艳菊陈建平
关键词:军团菌差异表达蛋白
成都喷泉嗜肺军团菌分离株血清型5型毒力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前期分离鉴定的嗜肺军团菌5型(LP5)进行毒力分析。方法构建CD-5感染巨噬细胞模型,瑞士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变化,再行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开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实验,研究CD-5是否为毒力株。结果成功构建CD-5感染巨噬细胞模型,光镜观察CD-5能使细胞空泡变性、破裂。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出现线粒体聚集、胞质空泡化,胞核皱缩,染色质凝集于胞膜周边等凋亡表现,TUNEL实验也检测到DNA断裂的片段。结论分离获得的CD-5为毒力株,有可能对人体致病,应加强对环境中军团菌污染情况的监测和控制,避免军团菌病的爆发和流行。
余泽英余泽英陈建平
关键词:军团菌毒力
嗜肺军团菌mip/flaA二联优势抗原表位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选取嗜肺军团菌mip和flaA优势抗原表位基因,构建mip/flaA二联优势抗原表位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为后续制备嗜肺军团菌蛋白疫苗提供初步的实验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p和FlaA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如理化性质、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胞外区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其活性表位可能存在的区域为优势抗原表位区。通过PCR扩增和T4连接酶构建pET-mip、pET-flaA和pET-mip/flaA优势抗原表位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 Mip和FlaA都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位点,选取其优势抗原表位区域进行克隆和表达获得成功,并成功表达了mip/flaA二联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结论 DNA Star软件和Expasy在线蛋白分析系统能够成功预测嗜肺军团菌Mip和FlaA抗原的表位;选取其优势抗原表位成功构建了pET-mip/flaA二联原核表达载体,并高效表达。
何金蕾彭冉张俊荣余泽英李娜丽莎龚艳菊陈莹陈达丽陈建平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MIP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