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颖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及预后因素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分娩方式等。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51例(47.6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21.50%),巨幼细胞性贫血15例(14.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11例(10.28%),再生障碍性贫血者4例(3.74%),其他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者3例(2.80%)。各类病因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分娩方式的研究表明,ITP患者的剖宫产率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0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发生早产的4例(13.08%),正常组30例患者中发生早产的1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组发生产后出血的11例(10.28%),正常组1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有多种,其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原因。血小板计数<30×109/L,同时有出血倾向者主张行剖宫产术。
- 肖慧英刘晓颖刘改文冯美英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分娩方式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是围生期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0%。孕期2次检测血小板计数<100×109/L(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即诊断为血小板减少。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PT患者在孕期应进行严格的产前检查。处理的重点是积极预防由于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争取在产前给予相应的治疗,积极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
- 肖慧英刘晓颖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分娩方式
-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临床与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由于妊娠期女性体内生理环境发生较为剧烈的变化,易导致孕妇在该时期内易罹患诸多内科疾病,其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较为常见。该病是以出血、贫血和继发感染为特点的疾病,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妊娠不良结局如流产、早产,增加产妇剖宫产率及孕产妇、围生儿预后不良的风险。引起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众多。不同原因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其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大有不同。血小板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区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类型。针对不同病因、不同血小板减少程度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围分娩期应用激素治疗可有助于血小板水平的提高。对于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 李倩刘晓颖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病因血小板参数
- 11β-HSD_2与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通过研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2,11β-HSD_2)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两者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孕妇共120例,其中正常妊娠组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共80例(其中子痫前期轻度组40例,子痫前期重度组40例)。上述病人均于胎盘娩出后取胎盘母体面组织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三组病人胎盘组织中11β-HSD_2、TNF-α的mRNA的表达,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11β-HSD_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且子痫前期重度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且子痫前期重度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5)。(3)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胎盘组织中11β-HSD_2与TNF-α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r=-0.467,P<0.05)。结论:TNF-α可能参与了11β-HSD_2的调节,并抑制其活性,二者可能通过一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共同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 周晓霞刘晓颖
- 膜联蛋白Ⅰ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妊娠期高血压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其发病过程严重危害母儿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我国发病率约为9.4%[1]。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异常滋养细胞侵入子宫肌层、血管内皮炎性损伤及免疫炎症反应的过度应答等有关,近年来针对膜联蛋白I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时有报道,本篇就膜联蛋白I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 王叶庭刘晓颖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病
- DLX4、Fas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胎盘中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子痫前期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某些胎盘因子表达的异常导致了胎盘着床异常,也使其成为疾病标志性研究的新靶点。近年来发现的DLX4基因具有高度保守的同源异型盒序列,在胚胎的分化、增殖、机体代谢以及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Fas/FasL系统表达平衡为免疫耐受提供了有力保证,一旦表达失衡,高表达Fas的胎盘滋养细胞异常凋亡,两因子的相关性可能引起HDCP的发生。
- 张笑虹刘晓颖
- 关键词:FAS基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