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远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佳木斯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儿童
  • 4篇脑性
  • 4篇脑性瘫
  • 4篇脑性瘫痪
  • 2篇癫痫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颅脑
  • 1篇胆碱脂酶
  • 1篇胆碱酯酶
  • 1篇胆碱酯酶活性
  • 1篇新理学
  • 1篇性肌萎缩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婴儿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脂酶
  • 1篇上田法

机构

  • 8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9篇李明远
  • 5篇李洪涛
  • 3篇吴军
  • 2篇李珂静
  • 2篇李树春
  • 2篇张文凯
  • 2篇李明军
  • 2篇李晓捷
  • 1篇庞国象
  • 1篇李永库
  • 1篇金国利
  • 1篇金国威
  • 1篇李影
  • 1篇李锦玉
  • 1篇李晓红
  • 1篇林萍

传媒

  • 4篇佳木斯医学院...
  • 3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年份

  • 2篇1997
  • 1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药抗痫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癫痫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高.每次发作可发生脑损伤,故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为了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作,我们从1984年年初至1990年末,临床上开始用自制的中药抗痫片治疗小儿癫痫100例,同时与常用的抗癫痫西药对照观察40例,并进行了抗痫片的动物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全剖病例均系同期门诊就诊病儿。病程多在2年之内,病因多数不明.观察组100例中男53例,女47例;平均年龄8.4岁.对照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9.8岁.观察组中全身性发作80例,其中强直性阵挛发作59例,肌阵挛18例,失神发作3例;部分性发作20例,其中植物神经性13例,局限运动性7例.对照组中全身性发作32例,其中阵挛26例,肌阵挛4例,失神2例;部分性发作8例,其中植物神经性6例,局限运动性2例。两组年龄、病程、病型分布基本一致.②诊断标准:两组病儿均以自贡会议“关于小儿癫痫临床分类和治疗和建议”标准进行判定.本组病儿临床均有典型的癫痫发作。
李明远李锦玉李洪涛江波
关键词:癫痫中医药疗法儿童
儿童偏头痛57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偏头痛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由于其发作频繁,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生活,因此,十分重视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由于对偏头痛的诊断、治疗有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许多新药的应用。
金国威金国利李明远
关键词:儿童偏头痛西比灵
儿童颅脑外伤后癫痫6例分析
1995年
近年来,由于交通肇事和颅脑外伤增多,因而外伤后癫痫明显增高,外伤后癜痫又为颅脑外伤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巅痫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我科从1991年5月至1995年4月共收治小儿颅脑外伤患儿60例,其中并发外伤后癫痫6例,占全部病例10%.现将一般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李明远李洪涛崔广莉张文凯李明军李影
关键词:颅脑外科癫痫儿童
脑性瘫痪新理学疗法─上田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采用上田法对168例脑瘫患儿进行了康复治疗。经治疗,患儿运动发育指数明显进步,关节活动度增加,姿势异常减轻,总有效率为79.76%,显效率46.43%,其中痉挛型疗效明显优于手足徐动型和混合型(P<0.01)。治疗前后诱发电位CMR的各项测定结果也表明,上田法不但可以缓解肌痉挛。促进正常运动发育,而且可以促进脊髓、皮质厂及皮质的神经发育和功能恢复。
吴军李珂静李明远李树春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疗法上田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性瘫痪76例疗效分析
1995年
脑性瘫痪的诸多治疗方法中,仍以理学疗法为主。如 Vojta 法、Bobath 法、上田法及 peto 法等,各种疗法均有较好的疗效。为了发掘祖国医学宝库,在原有的治疗方法上并用传统中医按摩法,其疗效更为满意,现就临床及治疗方法、疗效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76例均为1988—1990年在我中心住院治疗的脑性瘫痪病儿,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为6—24月,以9—18月病儿最多。全部病例均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其中痉挛型29例、手足徐动型18例、弛张型4例、混合型25例。
李明远李晓捷董治文崔广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儿的头颅CT分析
1993年
脑性瘫痪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是以运动障碍为主的征候群。近年来,由于CT检查的普及,因此多为脑性瘫痪的常规检查项目。本文就脑瘫痪患儿的头颅CT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218例脑瘫病儿均为1989—1991年住院患者。其中男125例,女93例,年龄6个月—12个月76例,1岁—3岁54例,3岁—7岁57例,7岁—12岁31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脑瘫诊断四要素,并按美国脑瘫协会诊断分类标准为:痉挛型98例。
李明远李晓红李洪涛
关键词:脑性瘫痪头颅CT儿童
全文增补中
婴儿家族性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2例
1995年
婴儿家族性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是引起松软儿综合征的主要疾病之一。病因尚不清楚,多数认为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退行性变,多呈进行性加重,主要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肌张力降低及腱反射消失。我院发现一家族姐妹两人同患本病,现报告如下。患儿,女,10岁,因四肢无力,不能行走就诊。患儿系足月第一胎顺产,生后6个月不能独坐,渐出现四肢松软无力,活动少、哭声小、吸吮力弱、易呛咳、易患肺炎、咳嗽无力。曾诊断为“佝偻病”。
吴军李明远李珂静李洪涛
关键词:家族性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脊髓前角脊髓性肌萎缩症婴儿
脑性瘫痪儿童红细胞膜和血浆胆碱酯酶活性
1997年
采用改良的Ellman法测定46例脑性瘫痪(CP)儿童及34例正常对照儿童红细胞膜乙酸胆碱酯酶(EM-AChE)和血浆丁酰胆碱酯酶(PI-BchE)活性,结果CP儿童EM-AchE和P1-DehE活性明显下降,并与病情程度有关,中、重度组CPEM-AchE活性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P1-BchE活性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P1-BchE活性明显低于其它3组.认为这种异常对CP-系列临床表现如运动障碍、智力低下和脑电活动异常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庞国象吴军李树春李永库李明远陈秀洁李晓捷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童胆碱脂酶红细胞膜
儿童颅脑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60例临床分析
1995年
颅脑损伤一般常规的进行头颅 CT 扫描,但 CT 扫描并不能准确地判断有否原发性脑干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以作为判断有无脑干原发损伤的重要依据。本文报告60例儿童颅脑损伤的患儿 BAEP 检查结果,并就其临床作一初步分析。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60例病儿男44例,女16例,年龄为3—14岁。根据 Glas-
李明远李洪涛林萍李明军张文凯
关键词:儿童颅脑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