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及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测定了38例脑血管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血清及红细胞膜SA含量。结果: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S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膜S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出血量及梗塞灶大小与血清TSA呈正相关(P<0.05),与红细胞膜SA含量呈负相关(P<0.01)。恢复期患者的血清TSA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其红细胞膜SA含量极显著高于急性期患者(P<0.01)。而脑出血与脑梗塞及其不同年龄,性别组间血清和红细胞膜S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提示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及红细胞膜SA含量变化,可以反映脑血管病患者脑损伤的程度,对指导治疗、判定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吴军王志群李珂静牛福忠
- 关键词:脑梗塞唾液酸红细胞膜脑血管疾病
-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小头畸形的脑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对25例脑性瘫痪合并小头畸形的患儿的脑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做了初步分析。本组患儿脑电异常率为92%(23/25),其中低波幅快波8例(32%),弥漫性高波幅慢波性异常5例(20%);睡眠纺锤波及驼峰波缺乏者3例(12%),极度纺锤波2例(8%),高度失律者3例(12%),局限性棘波2例(8%);未见明显异常2例(8%)。提示纺锤波改变可以反映脑损伤及其程度。由于脑瘫合并小头畸型脑电异常率较高,损伤程度重,预后差,应以预防和早期治疗为主。
- 吴军李珂静李丽娟
- 关键词:脑瘫小头畸形脑电图纺锤波
- 脑性瘫痪儿童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研究
- 1995年
- 检测了46例脑性瘫痪(CP)儿童及34例正常对照儿童红细胞膜唾液酸(SA)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表明,CP儿童红细胞膜SA含量和AchE活性明显下降,并与病情程度有关,以中、重度组下降显著;而且,AchE活性与SA含量的下降呈明显正相关。认为这种异常对Cp一系列临床表现如运动障碍、智力低下和脑电活动异常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 庞国象李永库李树春吴军
- 关键词:脑性瘫痪唾液酸乙酰胆碱酯酶儿童
- 萎缩性肌强直的临床与病理被引量:4
- 1996年
- 本文报告了3例萎缩性肌强直的病人,其中2例做了肌肉活检。3例均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萎缩和肌强直,均有EMG强直性放电。本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本文报告3例中2例病人均无家族史,可能是遗传异质性的作用,致病基因未表达或外显不全。
- 周春奎林萍吴军江新梅
- 关键词:光镜病理
- 脑性瘫痪新理学疗法─上田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1995年
- 本文采用上田法对168例脑瘫患儿进行了康复治疗。经治疗,患儿运动发育指数明显进步,关节活动度增加,姿势异常减轻,总有效率为79.76%,显效率46.43%,其中痉挛型疗效明显优于手足徐动型和混合型(P<0.01)。治疗前后诱发电位CMR的各项测定结果也表明,上田法不但可以缓解肌痉挛。促进正常运动发育,而且可以促进脊髓、皮质厂及皮质的神经发育和功能恢复。
- 吴军李珂静李明远李树春
-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疗法上田法
- 脑瘫患儿的免疫功能被引量:5
- 1996年
- 脑瘫患儿的免疫功能(佳木斯医学院小儿脑瘫中心154002)李珂静,李晓捷,吴军,李树春脑性瘫痪是受孕至新生儿期末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2]。有关小儿脑瘫的免疫功能,以往研究甚少。为此,我们对32例脑瘫患儿进...
- 李珂静李晓捷吴军李树春
- 关键词:脑性瘫痪免疫功能儿童
- 婴儿家族性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2例
- 1995年
- 婴儿家族性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是引起松软儿综合征的主要疾病之一。病因尚不清楚,多数认为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退行性变,多呈进行性加重,主要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肌张力降低及腱反射消失。我院发现一家族姐妹两人同患本病,现报告如下。患儿,女,10岁,因四肢无力,不能行走就诊。患儿系足月第一胎顺产,生后6个月不能独坐,渐出现四肢松软无力,活动少、哭声小、吸吮力弱、易呛咳、易患肺炎、咳嗽无力。曾诊断为“佝偻病”。
- 吴军李明远李珂静李洪涛
- 关键词:家族性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脊髓前角脊髓性肌萎缩症婴儿
- 脑膜炎患者血清、红细胞膜及脑脊液唾液酸变化
- 1997年
- 本文测定了36例脑膜炎患者血清、红细胞膜及脑脊液唾液酸(SA)含量。结果,化脑及结脑血清、脑脊液SA明显高于对照组,红细胞膜SA明显低于对照组;病脑患者血清、红细胞膜及脑脊液S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血清、红细胞膜及脑脊液SA含量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脑膜炎患者血清、红细胞膜及脑脊液SA含量变化可以反映其脑损伤的程度,对指导治疗、判定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王志群吴军李珂静杨青芳
-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血清红细胞膜脑脊液
- 脑性瘫痪儿童红细胞膜和血浆胆碱酯酶活性
- 1997年
- 采用改良的Ellman法测定46例脑性瘫痪(CP)儿童及34例正常对照儿童红细胞膜乙酸胆碱酯酶(EM-AChE)和血浆丁酰胆碱酯酶(PI-BchE)活性,结果CP儿童EM-AchE和P1-DehE活性明显下降,并与病情程度有关,中、重度组CPEM-AchE活性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P1-BchE活性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P1-BchE活性明显低于其它3组.认为这种异常对CP-系列临床表现如运动障碍、智力低下和脑电活动异常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 庞国象吴军李树春李永库李明远陈秀洁李晓捷
-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童胆碱脂酶红细胞膜
- 多胎儿患脑瘫的病因学分析被引量:3
- 1996年
- 多胎儿患脑瘫的病因学分析佳木斯医学院小儿脑瘫中心(154002)李珂静,吴军,李晓捷,陈秀杰,李树春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医院张伟小儿脑瘫高危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1],但多胎儿患脑瘫的病因学探讨尚少[2,3]。本文就我中心收治的293例脑瘫患儿中14...
- 李珂静吴军李晓捷陈秀杰李树春张伟
- 关键词:脑瘫胎儿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