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酶联免疫法检测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MNs)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疑似嗜铬细胞瘤患者63例及健康人30例(作对照)血MNs,包括甲氧基肾上腺素(NMN)、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MN)水平,嗜铬细胞瘤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结果63例临床上疑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中32例经组织学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其中ELISA检测NMN的特异性95%、敏感性91%,MN特异性92%、敏感性72%,NMN和MN二者合并检测特异性97%、敏感性93%。结论血浆游离MNs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有效生化指标,ELISA法作为一种便捷可靠的检测方法,在诊断嗜铬细胞瘤中有着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黄航王峰张方毅翁志梁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去甲基肾上腺素酶联免疫法
- 脂联素的血浆水平及其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性分析
-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环境及遗传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冠心病(CHD)近50年来正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因冠心病而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它冠状动脉灌注不良综合征...
- 王峰
-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脂联素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文献传递
- 马兜铃酸Ⅰ致人上尿路上皮细胞MMP9、VEGF、E-cadherin、ERK的活性变化
- 2014年
-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Ⅰ,AAⅠ)诱导的可能癌变机制。分析AAⅠ能否诱导人尿路上皮细胞(SV-HUC-1)MMP9、VEGF、E-cadherin的表达。方法 SV-HUC-1细胞暴露于低浓度的AAⅠ(2.5、5.0、10μg/ml)48h,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分析MMP9、VEGF、E-cadherin的表达。此外用Western blot法比较马兜铃酸相关上尿路肿瘤(upper urothelial carcinomas associated with 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UUC)和非马兜铃酸相关上尿路肿瘤(nonAA-UUC)MMP9、VEGF、E-cadherin、PERK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随着AAⅠ浓度的增加,MMP9、VEGF逐渐表达增加,而E-cadherin表达下降。然而,当SV-HUC-1细胞预先用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作用1h,MMP9、VEGF蛋白的表达被抑制,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恢复。和non-AA-UUC相比,AA-UUC的MMP9、VEGF、PERK1/2呈高表达,而E-cadherin呈低表达。结论低密度的AAⅠ可能通过激活SV-HUC-1细胞的ERK1/2信号通路使MMP9、VEGF、E-cadherin表达失调。马兜铃酸(AA)可能是上尿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
- 莫利才翁志梁金海勇王峰李澄棣陈必成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E-钙黏蛋白
- 绝经期女性高FSH、LH对β-HCG测定结果影响的分析
- 目的 探讨高浓度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对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4年5月至10月在本院体检的人群,选取FSH、LH、TSH正常的健康女...
- 吴巧萍王峰穆银玉赵丽萍
- 关键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
- 多烯紫杉醇能否联合唑来膦酸用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多烯紫杉醇为基础,联合唑来膦酸(ZA)的化疗方案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08年到2010年期间,我们招募105名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病人被随机分成...
- 潘悦陈伟王峰邓哲宪李叶平叶挺宇余志贤张奕荣
- 关键词:多烯紫杉醇唑来膦酸
- 文献传递
- 唑来膦酸与氯膦酸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唑来膦酸(ZA)和氯磷酸(CA)在治疗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的病人中的应用,比较其在延长生存期及无骨进展期,降低骨相关事件,提高骨密度和治疗转移性骨痛等多个方面的临床治疗价值,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
- 王峰
- 关键词:唑来膦酸前列腺癌骨转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