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省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陕西省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了解陕西省献血人群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OCI)情况及病毒生物学特性。方法 收集2019年7~9月合格献血者血样112份,ALT单项不合格血样117份(ALT>50 U/L),HBsAg阳性血样46份,抗-HCV阳性血样75份,分离所有血样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提取总RNA,逆转录巢式PCR法(RT-Nested-PCR)扩增PBMCs中HCV RNA 5’非编码区,检测献血人群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RT-Nested-PCR法扩增HCV RNA阳性标本core/E2区,确定HCV基因型和亚型。结果 抗-HCV阳性血样检出OCI 2份(2.67%,2/75), ALT不合格标本检出OCI 1份(0.85%,1/117),基因型均为HCV 1b;合格献血者和HBsAg阳性献血者均未检出OCI。结论 陕西省献血人群存在OCI,ALT筛查对献血人群OCI检出可能具有一定辅助作用。
- 郭燕贺晨赵晓华段勇徐华王文张国权李锦
- 关键词:献血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
- 结合核酸检测技术探讨ALT在献血者筛查中的意义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结合核酸检测技术探讨ALT在献血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本站2015年1~6月共82 378份血液标本ALT、HBs Ag、抗-HCV检测结果;对908份ALT单项不合格标本进行NAT检测,并对此类献血者再次献血的血液筛查结果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82 378份血液标本中ALT异常925份,其中合并HBs Ag或抗-HCV阳性占1.19%(11/925);肝炎标志物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L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8例ALT单项不合格献血者的NAT检测发现HBV阳性1例;重复献血者53例,HBs Ag、抗-HCV ELISA及NAT法检测均为阴性。结论虽然ALT在预防输血传播乙肝和丙肝中的作用已极其有限,但其对于排除HBV、HCV窗口期尚具有一定补充作用,同时可能预防隐匿性丙肝及其他已知或未知肝炎病毒的血液传播,目前尚不宜取消ALT检测。
- 郭燕蔡斌段勇景媛媛白珉巩晗实叶世辉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核酸检测技术
- HBsAb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PreS-S区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血清HBsAb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PreS-S区基因变异,初步探讨该特殊感染模式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陕西省血液中心保存的38份HBsAb阳性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血清样本进行HBVPreS-S基因片段扩增并测序,确定基因型和血清型,并与对应基因型HBsAg阳性野毒株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38份HBsAb阳性OBI血清样本中,11份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其中8份测序成功。C基因型5份,其中1份为血清型adw,4份为血清型adr;B基因型3份,全部为血清型adw。OBI毒株PreS-S区,PreS-S免疫反应区以及亲水区(MHR)氨基酸变异率均显著高于对应野毒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vs 0.8%,X^2=40.23,3.2%vs0.3%,X^2=52.13;3.6%vs 0.6%,X^2=10.25,均P<0.01),"α"抗原决定簇检测到I126T,Q129R,M133T,F134I,D1.44E,G145K突变。C基因型PreS-S区氨基酸变异率高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vs 1.2%,X^2=15.98,P<0.01);而其MHR,"α"抗原决定簇以及PreS-S免疫反应区氨基酸突变率虽均高于B基因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4.7%vs 1.7%,X^2=2.96;3.6%vs 2.9%,X^2=0.25;4.1%vs 2.3%,X^2=3.59,均P>0.05)。结论 OBI毒株PreS-S区,尤其是PreS-S免疫反应区氨基酸发生较多变异,可能改变了病毒的免疫原性,造成免疫逃逸,从而导致HBsAbP阳性OBI发生。
- 郭燕蔡斌段勇景媛媛白珉现红斌巩晗实
- HBsAg ELISA+/HBV DNA NAT-献血者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 ELISA检测结果与HBV DNA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2年11月1日—2023年4月30日陕西省血液中心HBsAg ELISA+/HBV DNA NAT-(ELISA+/NAT-)标本共计71份,对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同时复检巢式PCR扩增HBV S区和C区基因片段。结果 双ELISA+/NAT-标本(n=30)巢式PCR检测阳性率远高于单ELISA+/NAT-标本(n=41)(60%vs 24.40%,P<0.05)。前者献血者100%为初次献血者,血清抗-HBc阳性率100%,血清学模式以1、4、5此3项阳性(80%)为主;后者献血者中31.7%为重复献血者,血清抗-HBc阳性率仅为19.51%,血清学模式以单2项阳性(43.90%)和全阴(36.58%)为主。结论 单ELISA+结果存在较多假阳性,导致不必要的血液报废;而NAT-标本可能存在低水平的HBV DNA,产生漏检风险。建议针对单HBsAg ELISA+/NAT-献血者,采用多套系统多种方法追溯检测,提高献血者HBV筛查的准确度,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 景媛媛范云郭燕张文娟段勇冯娜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无偿献血者巢式PCR
- 陕西省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的实践和探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总结陕西省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推进核酸集中化检测应关注的环节额。方法对陕西省血液中心2015年12月-2016年8月标本核酸集中化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12月-2016年8月,陕西省血液中心共检测血液核酸标本211 012份,其中集中化检测标本89 602份,占总检测量的42.4%。核酸阳性标本共检出207份,阳性率0.98‰,其中集中化检测标本检出阳性98份(1份HIV,97份HBV),阳性率1.09‰,血液中心标本检出阳性109份(均为HBV),阳性率0.9‰。结论陕西省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可发挥血液中心的资源优势,提高血液检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区域内信息化建设和应急血液联动机制,进一步保障区域化血液安全和应急用血。
- 段勇郭燕叶世辉
- 关键词:血站核酸检测
- 无偿献血者HCV RNA与抗-HCV及ALT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讨论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CV 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235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RNA,速率法测定ALT,并对抗-HCV(+)/HCV RNA(–)标本进行追踪回访。结果235份抗-HCV阳性标本中,HCV RNA阳性140例(阳性率59.57%);抗-HCV S/CO值1~5实验组和5.01~9.99实验组,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34.29%、26.47%;S/CO≥10时,HCV RNA阳性率为81.68%,与其他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5,P〈0.05;χ^2=39.41,P〈0.05)。抗-HCV (+)/HCV RNA(+)与抗-HCV(+)/HCV RNA(–)组的ALT异常率分别为2.86%、1.05%,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gt;0.05)。抗-HCV(+)/HCV RNA(+)与抗-HCV(+)/HCV RNA(–)组献血者的年龄分别是38.05±11.35岁和33.81±11.50岁,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95份抗-HCV(+)/HCV RNA(–)标本成功回访23例,其中1份标本回访检测抗-HCV转阴。结论 HCV RNA阳性率与抗-HCV的S/CO值有一定相关性,抗-HCV阳性的无偿献血人群中,ALT异常率与HCV RNA无相关性,感染者年龄与HCV RNA有一定相关性。
- 郭燕叶世辉蔡斌景媛媛巩晗实杨莹黄蕾段勇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抗-HCVHCVRNA
- 西安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肝感染现状和感染因素分析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了解西安市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肝(OBI)感染的流行现状、血清学模式,以及高危感染因素,降低输血传播HBV感染的风险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计263 501份献血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后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对HBV DNA阳性标本测定血清学乙肝5项,统计各项检测的检出率。同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人群的易感高危因素和流行趋势。结果255 614份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标本171份,对这171份阳性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157例为抗-HBs(+)或抗-HBc(+)标本,确认为OBI。因此,西安市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率为0.06%。根据血清学结果,可以分为6种模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是否重复献血两个因素为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40岁及初次献血的人群感染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几率较高。结论无偿献血者存在一定比例隐匿性HBV感染,核酸检测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年龄和是否重复献血与隐匿性HBV的感染相关。
- 景媛媛蔡斌郭燕李锦叶世辉段勇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核酸检测
- 无偿献血者ALT水平异常与HBI,OBI,HCI和OCI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异常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BI),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HCI),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OCI)的相关性。方法分析陕西省血液中心2019年1~6月98 697份血液标本ALT,HBV,HCV检测结果;对其中ALT单项异常标本进行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此外,收集ALT初筛不合格血样125份,合格血样112份,实验室检测ALT,HBsAg和抗-HCV,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并检测HCV RNA。结果 98 697份血液标本中ALT水平异常者654份,其中ALT单项异常者641份,ALT合并HBsAg/抗-HCV阳性8份,仅占ALT异常者的1.22%;HBsAg阳性组,抗-HCV阳性组与对应阴性组的AL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LT初筛不合格者HBV,HCV感染率高于ALT初筛合格者(4.8%vs 0.86%)和ALT复检不合格者(4.8%vs 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7.61,均P <0.05);641份ALT单项异常者NAT检测发现HBV DNA阳性一例;ALT初筛不合格血样中的119例ALT单项异常者检出OCI一例,112例合格献血者未检出OCI。结论 ALT筛查献血者OBI,HBI,HCI及窗口期的意义并不大,ALT对OCI筛查有一定意义。
- 郭燕贺晨段勇现红斌张欢李锦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2012—2021年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结果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淘汰原因及各分项血液筛查项目不合格率的变化趋势,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者、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供血安全和血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西安地区2012—2021年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及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地区2012—2021年无偿献血人次逐年增加,血液标本检测总体不合格率逐年下降,累计不合格率为2.36%,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男性献血者明显多于女性,无偿献血人群的年龄构成比以21~30岁为主(40.19%);职业构成比以其他为主(21.75%);文化程度分布构成比以本科及以上居多(32.61%)。总不合格率ALT(0.68%)>HBsAg(0.55%)>抗⁃HCV(0.48%)>抗⁃TP(0.43%)>抗⁃HIV(0.17%)。31~40岁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最高;随着学历的增高,各项不合格率大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军人、教师、公务员和医务人员的不合格率均较低。学生的各项不合格率均较高。总献血人次、总不合格率和各分项不合格率(抗⁃HIV除外)均存在季节性差异。结论无偿献血的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男性、21~30岁年龄段、其他职业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献血者。总不合格率和各分项不合格率均存在季节性差异(抗⁃HIV除外)。本地区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应该在军人、教师、公务员和医务人员群体,高学历群体中建立,并着重注意加强对工人、农民、学生人群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工作。
- 景媛媛段勇刘雅东郭燕张文娟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
- HBsAb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T细胞及B细胞表位变异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epatitis B virus,OHBV)PreS-S基因T、B细胞表位变异情况,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及HBsAb+OBI发生机制。方法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OBI样品PreS-S区并测序,确定基因型。生物信息学分析HBsAb+/HBsAb-以及不同基因型OBI毒株PreS-S基因T、B细胞表位变异情况,分析高频T细胞突变表位突变前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亲和力变化以及高频B细胞突变表位突变后抗原特性的改变。结果85份OBI样品成功扩增出PreS-S基因21份,其中HBsAb+OBI_(B) 4份,HBsAb-OBI_(B) 6份,HBsAb+OBI_(C) 6份,HBsAb-OBI_(C) 5份。OBI毒株PreS-S区突变率高于野毒株,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BI_(B) vs.WT B:2.64%:0.66%,P<0.001;OBI_(C) vs.WT_(C):3.67%:1.19%,P<0.001)。OBI毒株蛋白免疫区突变率大于非蛋白免疫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BI_(B):3.57%:1.86%,P=0.005;OBI_(C):4.78%:2.65%,P=0.001)。OBI_(C)毒株蛋白免疫区及非蛋白免疫区突变率均大于OBI_(B)毒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免疫区:4.78%:3.57%,P=0.107;非蛋白免疫区:2.65%:1.86%,P=0.142)。HBsAb-OBI毒株T、B细胞表位突变率高于HBsAb+OBI毒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b-OBI_(B) vs.HBsAb+OBI_(B):4.17∶3.01,P=0.303;HBsAb-OBI_(C) vs.HBsAb+OBI_(C):5.65∶4.26,P=0.207)。4个T细胞表位高频突变(T47A/K、S174N、L175S、V177A)以及3个B细胞表位高频突变(G73S、K122R、I126M/T)的亲和力分析和抗原性分析显示多数T细胞表位突变前后与HLA分子亲和力变化不大,B细胞表位免疫原性变化不明显,某些位点突变后亲水性、表面可及性甚至优于野生毒株。结论OBI毒株PreS-S区突变率显著高于野毒株;OBI毒株蛋白免疫区突变率显著高于非蛋白免疫区;OBI_(C)变异活跃程度大于OBI_(B);各点突变可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随机发生,未发现HBsAb压力或依赖性;PreS-S区关键位点突变或多表位�
- 郭燕景媛媛李锦巩晗实段勇李燕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