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江莹

作品数:23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卒中
  • 7篇急性
  • 5篇针刺
  • 4篇疗效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脑卒中
  • 4篇梗死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中西医
  • 3篇西医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验案
  • 2篇验案举隅
  • 2篇英译
  • 2篇早发型
  • 2篇针刺法
  • 2篇中风

机构

  • 22篇天津市环湖医...
  • 1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天津中医学院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容奇医院

作者

  • 23篇吴江莹
  • 14篇丁晶
  • 13篇许迎春
  • 11篇刘晓新
  • 9篇吴潇哲
  • 8篇郭睿婧
  • 7篇郑娜
  • 2篇吴江雁
  • 1篇李孟汉
  • 1篇赵颖
  • 1篇郭义
  • 1篇曲竹秋
  • 1篇杜元灏
  • 1篇汪杨
  • 1篇张帆
  • 1篇何芬

传媒

  • 6篇新疆中医药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天津中医药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国医论坛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脑血疏口服液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脂、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脑血疏口服液口服,10m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0d。结果 (1)治疗组在血脂、FIB、CRP变化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2)两组治疗30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有积极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吴江莹吴江雁刘晓新丁晶许迎春吴潇哲
关键词:脑血疏口服液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C-反应蛋白
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观察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臀部肌内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每次1 mL,隔日1次,每周3次;同时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每次0.2 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穴取健侧巨髎、颔厌,患侧睛明、四白、阳白、攒竹、上明、丝竹空、瞳子髎,风池、曲池、偏历、外关、合谷,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复视检查(CROM)评分、瞳孔大小、睑裂宽度、眼球活动度,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OM评分降低(P<0.05),瞳孔缩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睑裂宽度和眼球活动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眼裂宽度及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2.6%(19/23),高于对照组的65.2%(15/23,P<0.05)。结论:维筋相交针刺法可以有效改善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复视、瞳孔散大、睑裂变窄和眼球活动度减小的情况。
刘晓新吴江莹赵颖
关键词:复视
从几个词的译法沿革看中医英译发展之路
2023年
从“气”“五行”“五脏”“辨证论治”“经络”几个词的译法沿革分析中医英译四十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同时归纳重要的历史事件,总结取得的成绩及不足,指出中医英译的发展方向,提出今后工作要求。
吴江莹刘晓新许迎春丁晶张俊华吴潇哲郭睿婧郑娜田珍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名词术语翻译
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动脉取栓术治疗,试验组在动脉取栓术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GV20)、风池(GB20)、内关(PC6)、曲池(PC6)、三阴交(SP6)、足三里(ST36)、太冲(LR3),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发病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发病90 d时mRS评分为0~2、0~3分的分布比例、发病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结果]发病第90天时试验组患者m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90天时试验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两组患者BI评定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疗效优于单纯动脉取栓术治疗。
郑娜丁晶李孟汉杜元灏许迎春吴江莹吴潇哲郭睿婧田珍何润东黄迪李培雯刘婉玉
关键词:针刺动脉取栓术急性脑梗死
头皮针结合体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水平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确认头皮针结合体针应用对于认知功能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140例患者,使用随机分配方法划分成观察组(70例,脱落10例)以及对照组(70例,脱落8例)。在神经内科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体针针刺患侧合谷、外关、三阴交、太冲穴;观察组额外开展头皮针治疗,针刺位置包括顶颞前斜线等,每天进行1次,每周共5次,总计持续治疗2周。对两组进行MMSE评分和血清CGRP测定。[结果]两组在治疗后90天的MMSE评分和CGRP指标,相对于治疗之前都有显著优化(P<0.05),观察组的数据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可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并升高血清CGRP浓度,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较单纯体针治疗对患者认知水平改善效果更好,该作用可能与血浆CGRP浓度升高有关。
郑娜郑娜丁晶丁晶许迎春吴江莹吴潇哲郭睿婧何润东黄迪李培雯刘婉玉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头皮针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头皮针组(33例)、高压氧组(34例)和联合治疗组(34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头皮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皮针治疗,高压氧组加用高压氧治疗,联合治疗组加用头皮针及高压氧治疗,每日均治疗1次,共10 d。治疗前、治疗10 d及90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对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治疗90 d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10 d及90 d的NIHSS、BI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头皮针组同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90 d后的NIHSS评分[(2.09±2.59)分]较低、BI评分[(79.71±19.03)分]较高(P<0.05)。治疗90 d随访时,联合治疗组MRS评分[(2.06±1.20)分]较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10 d时,头皮针组血清Hcy含量较低(P<0.05),高压氧组血清hs-CRP含量较低(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Hcy、hs-CRP含量均较低(P<0.05)。与头皮针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10 d时血清Hcy含量[(11.68±2.6)μmol/L]较低(P<0.05)。结论头皮针联合高压氧治疗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预后、降低血清Hcy水平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许迎春丁晶田珍何润东吴江莹程秀丽高贺桢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压氧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放血疗法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观察放血疗法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期脑出血伴有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放血疗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常规针刺治疗。14d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上肢部分(FMA-UE)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和FMA-UE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0.01);(2)组间比较,治疗组BI、FMA-U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33,-2.384;P分别=0.047,0.020<0.05);(3)治疗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7,P=0.092>0.05)。结论 放血疗法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有助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许迎春丁晶吴江莹吴潇哲田珍何润东杨嘉盛
关键词:急性期脑出血放血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上肢运动功能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举隅
本病例为中老年女性突发性耳聋,经电测听检查发现患者听力下降伴耳鸣,给予蝶腭神经节针刺治疗后患者听力恢复正常,耳鸣症状消失。本病例在针灸治疗方案上选择针刺蝶腭神经节而非传统针灸选穴,在现代研究中刺激蝶腭神经节可改善内耳神经...
田珍许迎春吴江莹何润东黄迪丁晶
关键词:蝶腭神经节突发性耳聋验案
从肺论治早发型帕金森病抑郁的中医临床思路
2024年
从肺功能和早发型帕金森病(EOPD)抑郁密切相关的角度出发,提出的益肺防郁,治未病、清肺解郁,泻火毒、宣肺开郁,化痰浊的治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中医从肺论治EOPD抑郁的思路进行探讨。
吴江莹刘晓新许迎春丁晶张俊华吴潇哲郭睿婧郑娜田珍
关键词:从肺论治
头皮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2019年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我科收治的3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该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CRP水平。结果经头皮针及常规西医治疗后该组患者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头皮针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及CRP水平。
田珍丁晶许迎春吴江莹吴潇哲郑娜郭睿婧何润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