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继荣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华西医院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外力诱发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死亡1例
- 2002年
- 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常有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酗酒等诱因,但外力诱发尚属少见.现报道1例.1案例资料李某,男,14岁,学生.2001年10月27日9时30分,作业出错,教师用右手扯住李某的左耳,左手顺势打了左右耳光,李某感头痛、发昏,但可以坚持上课;中午12时许,放学回家后头痛剧烈,频繁喷射状呕吐,并发生意识障碍;15时至16时出现昏迷、抽搐、角弓反张;19时20分呼吸停止,后死亡.既往无明显头痛史,其家庭史不详.
- 王斯诚赵泓谢卫成程继荣刘福川
-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大脑中动脉
-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 ,探索提高其诊断准确率的要领。方法 :对 11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例 ,用 HE染色、黑色素染色 (Fontana- Masson法 )、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进行检测。结果 :结合形态及组织化学或免疫组化的病理诊断较容易 ,临床误诊为息肉高达 6 3.6 % (7/ 11) ;因病变晚期及结合 CT有骨质密度改变甚至骨质破坏而诊断准确者占 4/ 11。结论 :灰黑色息肉样外观是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特征 ,结合 CT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刘福川程继荣崔军华
- 关键词:鼻腔黑色素瘤临床病理
-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临床分析
- 2001年
- 高霞周培建蔡洪程继荣
- 关键词:原发性淋巴瘤颅内
- 细胞学中细胞块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通过大量应用细胞块技术检诊患者,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胸腹水、纤支镜灌洗液、尿液、针吸物洗涤液标本按细胞块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细胞块制片、并设涂片自身对照。必要时行特染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结果:胸腹水细胞块制作成功率65.94%(453/687),细胞块切片较传统涂片的阳检率提高10倍。纤支镜灌洗液细胞块制作成功率为23.64%(13/55),并对明确诊断有一定价值;尿液及实质肿块穿刺洗涤物制作细胞块成功率低且不能提高阳检率。结论:在标本量足够的情况下细胞块技术具有诊断准确性高的特点,但最适用于胸腹水标本。
- 刘福川程继荣王小兵廖华王钧杨宏樱杨志
- 关键词:细胞块细胞学
- 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的临床诊治体会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 探讨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与乳腺癌的关系及活检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198例以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为体征的乳腺病诊治情况。结果 198例中初步诊断良性乳腺增生155例,经药物治疗2—3月有效152例;药物治疗无效3例与经乳腺辅助检查有异常发现或临床高危人群43例,共计46例行手术活检,病检报告示:乳腺癌17例,不典型性增生15例,导管扩张症2例,纤维腺病8例,囊性增生症4例。结论 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体征,应重视病史采集及钼靶X射线摄影、彩色多普勒等辅助检查。
- 陈守菊刘开蓉刘文莉程继荣
- 关键词:病理活检乳腺癌
- 胸腹水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行多项胸腹水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探索一组鉴别良恶性及肿瘤起源的有价值的常规一抗试剂组。[方法]收集胸腹水标本制成细胞块,HE染色筛检出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及可疑恶性或查见恶性细胞的病例59例。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采用SP法,一抗用HBME-1、钙网膜蛋白(CR)、E-cad、CD44、CK7、CK20,腹水加做CA19-9(女性加做CA125),胸水加做TTF-1。[结果]摇HBME-1在间皮瘤中表达57.1%(4/7)、转移腺癌中表达51.1%(23/45);钙网膜蛋白在间皮瘤中表达100%、腺癌中未表达;E-cad(+)见于96.4%(53/55)恶性肿瘤;CD44(+)见于反应性增生及恶性间皮瘤;TTF-1在肺癌中表达80.6%(25/31)、非肺源性未见表达;CK7(+)在转移腺癌中表达86.7%(39/45),无特异性;CK20(+)在肠癌中表达100%,CK7(-)/CK20(+)具肠源性特异性;CA19-9在胃肠癌中表达100%,间皮瘤中亦表达2/7;CA125在卵巢癌表达75.0%(3/4),特异性100%。[结论]E-cad鉴别良恶性胸腹水;CR鉴别是否间皮起源、TTF-1鉴别肺源性、CK7/CK20鉴别肠源性转移癌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特点,它们可作为常规一抗鉴别良恶性及肿瘤起源。CA125鉴别卵巢癌具有相同特点,可作为女性患者腹水常规一抗。
- 刘福川王小兵陈守菊程继荣杨宏樱廖华王钧崔军华
- 关键词:细胞块腹水免疫细胞化学
-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分析8例C—ALCL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HE切片,进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等16种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8例中男3例,女5例,中位年龄49.5岁。临床上以皮肤无症状的单个红色结节、肿块为主要表现,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在真皮与皮下脂肪内大片状、弥漫性浸润。瘤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异形性明显。8例C—ALCL的瘤细胞CD30阳性细胞数均大于75%。瘤细胞均表达1~3个T细胞标记(CD3、CD5或CD45RO)及1~3个细胞毒性标记[T细胞内抗原(TIA)-1、颗粒酶B或穿孔素]。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LCA)为8例、CD4为5例、CD8为1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为1例、上皮细胞膜抗原(EMA)为3例,均不表达CD15、CD20、CK和HMB45。EBER1/2原位杂交均为阴性。获随访的6例中5例存活,1例死亡(死因不详)。结论C—ALCL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预后较好。EB病毒与C—ALCL可能无明确的相关性。
- 王婷婷王琳唐治容程继荣李薇李俸媛王威亚李甘地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皮肤
- 生殖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被引量:1
- 2002年
- 程继荣陈守菊王小兵
- 关键词:生殖器肿瘤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病例报告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及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ALK蛋白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ALK蛋白在81例ALCL中有51例(63%)阳性,30例(37%)阴性。ALK阳性患者预后优于阴性患者(P<0·05)。survivin蛋白在77例ALCL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高表达33例(42·9%),低表达44例(57·1%)。survivin的表达与ALK蛋白表达无关(P>0·05)。预后:Survivin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者差(P<0·05)。在ALK蛋白阳性病例中,survivin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者差(P<0·05);ALK阴性病例中,survivin的表达状况与预后无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ALK的表达、体质性症状及survivin的不同表达状况对存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LK的表达对生存的影响最大,survivin表达的影响最小。结论survivin蛋白在ALCL中的表达与ALK蛋白的表达不相关,是一个独立的指标,可有助于判断ALK阳性ALCL病例的预后。
- 李金范李甘地刘卫平王影程继荣陈宇杨红汤合莲白燕琼林德广杜丽惠彭凤翔杨永红赵春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