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守菊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3篇病理
  • 2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 2篇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病理分析
  • 1篇动脉
  • 1篇性病
  • 1篇胸腹
  • 1篇胸腹水
  • 1篇胸主动脉
  • 1篇胸主动脉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腔
  • 1篇血压

机构

  • 11篇达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陈守菊
  • 3篇王小兵
  • 3篇程继荣
  • 3篇刘文莉
  • 2篇邱冬梅
  • 1篇张永川
  • 1篇唐彤
  • 1篇王钧
  • 1篇廖华
  • 1篇崔军华
  • 1篇宋红梅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浆细胞性乳腺炎58例诊治体会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58例,分析其临床、辅助检查特点。结果 45岁以下患者41例(70.7%),肿瘤位于左侧者37例(63.8%)。临床均有包块,21例(36.2%)伴非周期性疼痛,14例(24.1%)消炎治疗有一过性好转;血像无异常;钼靶摄影见腺体密度明显增高影或肿块,可伴颗粒状圆形钙化影。彩超见边缘模糊的多灶液性暗区。临床术前诊断疑癌5例(8.6%)。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后愈合良好。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有包块,不伴周期性疼痛,消炎治疗有一过性好转,钼靶及彩超都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及影像诊断可提高诊断可靠性,但术中送冰冻及术后石蜡是最准确的诊断途径,同时手术又是彻底治疗的最有效途径。
陈守菊邱冬梅刘文莉刘福川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乳腺增生症176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176例临床症状明显的中、重度乳腺增生症患者服用三苯氧胺(TAM)加解郁散结合剂(为医院自制药)或乳癖消片,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近期治愈30例,占17.05%,显效98例,占55.68%,有效22例,占12.5%,总有效150例,占82.73%;无效26例,占17.27%,其中有5例为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结论TAM与解郁散结合剂或乳癖消片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短期服用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同时对治疗无效者应定期随访,综合治疗。
陈守菊刘开蓉邱冬梅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乳腺增生
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的临床诊治体会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探讨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与乳腺癌的关系及活检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198例以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为体征的乳腺病诊治情况。结果 198例中初步诊断良性乳腺增生155例,经药物治疗2—3月有效152例;药物治疗无效3例与经乳腺辅助检查有异常发现或临床高危人群43例,共计46例行手术活检,病检报告示:乳腺癌17例,不典型性增生15例,导管扩张症2例,纤维腺病8例,囊性增生症4例。结论 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体征,应重视病史采集及钼靶X射线摄影、彩色多普勒等辅助检查。
陈守菊刘开蓉刘文莉程继荣
关键词:病理活检乳腺癌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006年
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这一少见疾病的诊治要领。方法 收集我院1990年至2004年病理诊断为叶状囊内瘤或分叶状肿瘤17例,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为27-62岁(平均43岁)。左右侧比10:7;11例位于乳头下、6例位于乳头旁外上象限,具有近乳头之特点。12例良性,2例交界性,3例恶性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包块,较长时间(1年~7年余)后出现包块增大、乳腺外形改变,1例伴腋窝淋巴结肿大。14例行肿块单纯切除术,其中有3例术后半年复发、1例术后半年复发(单纯切除)及再次术后3个月复发而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包括腺体、胸大肌膜及皮肤)随访3年无复发,复发率迭28.57%(4/14);复发中良恶性各2例,交界性2例尚未复发。结论 分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往往不符,良恶性均可能复发,复发率恶性者较高,良性者较低;多方面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复发者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恶性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者行根治术即可。
陈守菊刘福川
关键词: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癌ER、PR、PS2、C-erbB2、Ki-67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S2、C-erbB2、Ki-67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底收治并经病理科常规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PS2、C-erbB-2、Ki-67的乳腺癌病例125例。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取最大横径计算)、肿瘤性质(分类)、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TNM分期)及其与受体及相关检测(免疫组化采用SP法)结果及关系。结果 ER、PR、PS2、C-erbB-2的表达率分别为56.0%、64.0%、45.6%、78.4%;Ki-67低度增殖活性占71.2%,中高度增殖活性率28.8%。PR随肿瘤增大表达率下降(P<0.05)、Ki-67随年龄增高表达率下降(P<0.005)。结论乳腺癌ER、PR、PS2的检测对指导临床个体化内分泌治疗很关键;肿块较小者PR表达率较高、内分泌治疗相对更有效;年轻者增殖活性较高,对化疗相对敏感;C-erbB-2的免疫组化假阳性高,方法有待改进。
陈守菊刘福川
关键词:乳腺癌C-ERBB-2癌基因增殖活性
胸、腹主动脉瘤三例
2004年
陈守菊刘福川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高血压病血管腔
P-gp和GSTπ对结直肠癌埋植式给药装置化疗的指导作用
2006年
目的探索耐药标记P-gp和GSTπ对结直肠癌埋植式给药装置化疗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近3年来经结直肠镜活检确诊为结直肠腺癌的患者,并按根治术标准宽切病灶,选择相应供血动脉插管,接埋植式给药装置(药壶,IDDS)埋植于皮下。标本用SP法检测P-gp和GSTπ的表达并按结果采用推荐方案P-gp+/GSTπ-:A(即5-Fu,DDP);P-gp-/GSTπ+:B(即VCR,HCPT);P-gp+/GSTπ+:C(即5-Fu,HCPT);P-gp-/GSTπ-:D(即VCR,DDP);化疗药均经术中留置的IDDS施药;给药剂量为5-Fu500mg,DDP50mg,VCR2mg,HCPT4mg。观察记录疗效及毒副反应、随访结果。结果初治有效率(CR+PR)93.5%(29/31例);随访3年生存率为93.5%,PD2例:1例9个月后黏液腺癌腹壁转移,腹腔积液1000ml中查见转移癌细胞后改造瘘术;1例1年后出现肝、腰椎、肺广泛转移;2例均死于衰竭。结论P-gp和GSTπ对结直肠癌埋植式给药装置化疗具指导意义,可提高疗效及3年生存率并降低毒副反应。
刘福川张永川汪飚陈守菊王小兵宋红梅
关键词:P-GPGSTΠ结直肠癌
胸腹水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行多项胸腹水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探索一组鉴别良恶性及肿瘤起源的有价值的常规一抗试剂组。[方法]收集胸腹水标本制成细胞块,HE染色筛检出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及可疑恶性或查见恶性细胞的病例59例。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采用SP法,一抗用HBME-1、钙网膜蛋白(CR)、E-cad、CD44、CK7、CK20,腹水加做CA19-9(女性加做CA125),胸水加做TTF-1。[结果]摇HBME-1在间皮瘤中表达57.1%(4/7)、转移腺癌中表达51.1%(23/45);钙网膜蛋白在间皮瘤中表达100%、腺癌中未表达;E-cad(+)见于96.4%(53/55)恶性肿瘤;CD44(+)见于反应性增生及恶性间皮瘤;TTF-1在肺癌中表达80.6%(25/31)、非肺源性未见表达;CK7(+)在转移腺癌中表达86.7%(39/45),无特异性;CK20(+)在肠癌中表达100%,CK7(-)/CK20(+)具肠源性特异性;CA19-9在胃肠癌中表达100%,间皮瘤中亦表达2/7;CA125在卵巢癌表达75.0%(3/4),特异性100%。[结论]E-cad鉴别良恶性胸腹水;CR鉴别是否间皮起源、TTF-1鉴别肺源性、CK7/CK20鉴别肠源性转移癌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特点,它们可作为常规一抗鉴别良恶性及肿瘤起源。CA125鉴别卵巢癌具有相同特点,可作为女性患者腹水常规一抗。
刘福川王小兵陈守菊程继荣杨宏樱廖华王钧崔军华
关键词:细胞块腹水免疫细胞化学
改良儿童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中国商环进行门诊儿童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国商环进行改良儿童包皮环切术520例(研究组),选择同期传统包皮环切术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治愈率100.0%.研究组手术时间(5.23±1.36) min,短于对照组的(29.31±5.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24h、去环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个手术过程几乎无出血,术后并发症包括显著疼痛4例,轻度水肿151例、明显水肿21例,内板保留过多或不对称4例,术后感染3例.研究组外观满意率为99.2% (516/520),高于对照组的87.0%(8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研究组切口痊愈时间为(16±2)d,长于对照组的(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国商环行儿童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外形美观,值得推广.同时也需注意其水肿发生率高,愈合时间长,应选择合理时间段手术.
陈守菊唐彤罗冠军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包皮过长包茎中国商环
生殖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被引量:1
2002年
程继荣陈守菊王小兵
关键词:生殖器肿瘤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病例报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