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于腔镜肾囊肿切除术预防性镇痛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探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于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预防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腔镜肾囊肿切除术患者40 例,随机分成预防性镇痛组(A 组)和对照组(B 组),每组20 例。预防性镇痛组在麻醉前30 分钟臀部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2ml(双氯芬酸钠75mg 与盐酸利多卡因20mg)+阿托品0.5mg;对照组单纯臀部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分钟(T1),清醒即刻(T2),术后2 小时(T3),术后8 小时(T4)对患者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并记录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与T1 比较,A 组在T2,T3,T4 时刻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B 组。A 组术后没有患者予以镇痛药缓解疼痛,B 组却有5 例,并有2 例伴有苏醒期躁动。两组均无患者发生术中知晓,两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诱导前应用在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中能起到预防性镇痛作用,可安全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及苏醒期烦躁。
- 张蒙李爽杨艳张晓强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肾囊肿预防性镇痛视觉模拟评分
- 引起麻醉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引起麻醉期低体温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7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比较低体温患者组(观察组)与体温正常组(对照组)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870例手术患者发生麻醉期低体温260例,发生率29.88%,观察组患者年龄(59.34±15.33)岁、实施全身麻醉39.62%、术中输液输血量(2 805.28±507.17)ml、手术时间(2.88±0.97)h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8.78±14.25)岁、22.95%、(1 608.56±402.23)ml、(1.75±0.59)h;观察组手术室温度(21.55±0.69)℃低于对照组的(23.11±0.65)℃(P<0.05),这些均为引起麻醉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结论:低体温是麻醉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影响因素复杂,实施相应的措施可避免低体温的发生。
- 杨艳
- 关键词:麻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