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晚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术中的麻醉处理
- 2009年
- 妊娠晚期合并心力衰竭,极大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需尽快终止妊娠,剖宫产术是终止妊娠的首选方法,但术中麻醉风险仍然很大。我院自2007年以来采用腰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CSEA)用于合并心力衰竭孕妇的剖宫产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张晓强
- 关键词: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术中妊娠晚期麻醉处理腰椎蛛网膜下腔麻醉风险
-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于腔镜肾囊肿切除术预防性镇痛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探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于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预防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腔镜肾囊肿切除术患者40 例,随机分成预防性镇痛组(A 组)和对照组(B 组),每组20 例。预防性镇痛组在麻醉前30 分钟臀部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2ml(双氯芬酸钠75mg 与盐酸利多卡因20mg)+阿托品0.5mg;对照组单纯臀部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分钟(T1),清醒即刻(T2),术后2 小时(T3),术后8 小时(T4)对患者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并记录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与T1 比较,A 组在T2,T3,T4 时刻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B 组。A 组术后没有患者予以镇痛药缓解疼痛,B 组却有5 例,并有2 例伴有苏醒期躁动。两组均无患者发生术中知晓,两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诱导前应用在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中能起到预防性镇痛作用,可安全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及苏醒期烦躁。
- 张蒙李爽杨艳张晓强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肾囊肿预防性镇痛视觉模拟评分
- 骶丛神经阻滞实施下肢手术143例
- 1998年
- 卢梅张晓强
- 关键词:下肢手术麻醉布比卡因利多卡因
- 对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对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麻醉后即刻及麻醉后5 min,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麻醉后,观察组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邓干张晓强
- 关键词:超声引导丙泊酚股骨粗隆间骨折
-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 2006年
- 张晓强卢梅杨宪光
- 关键词:非心脏手术麻醉心脏病患者麻醉处理生理病理变化高龄老人
- 3种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比较不同剖宫产麻醉方法的优缺点,选择不同情况下较为适合的麻醉方法。方法:对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采用的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静脉麻醉(IA)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EA组起效慢、阻滞不够完善;CSEA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I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他两组相比略有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应在孕妇安全、胎儿利益、手术要求中权衡利弊,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选用CSEA,对于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可选择IA。
- 张晓强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