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昊

作品数:40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动脉
  • 15篇主动脉
  • 11篇术后
  • 11篇主动脉夹层
  • 11篇夹层
  • 10篇手术
  • 8篇心脏
  • 7篇体外循环
  • 7篇外循环
  • 5篇炎症
  • 4篇氧合
  • 4篇外科
  • 4篇细胞
  • 4篇A型主动脉夹...
  • 3篇心肺
  • 3篇心脏手术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术后谵妄
  • 3篇谵妄

机构

  • 40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40篇姚昊
  • 14篇李庆国
  • 8篇邵峻
  • 4篇耿直
  • 3篇於文达
  • 3篇汪露
  • 2篇宋雅君
  • 1篇吴明浩
  • 1篇莫奇峰
  • 1篇夏梦
  • 1篇戴春笋
  • 1篇孙杨
  • 1篇张杰
  • 1篇徐卓
  • 1篇刘浩
  • 1篇张杰
  • 1篇赵向东

传媒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5篇中国体外循环...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遗传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术前衰弱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分析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8月行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224例,男122例,女102例,年龄≥65岁,ASAⅠ—Ⅳ级。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FS)评估患者术前衰弱状态。根据术后30 d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64例(28.6%)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与非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年龄、查尔森共病指数(CCI)明显增大,ASA分级明显增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比例、衰弱比例、中性粒细胞浓度明显升高,白蛋白、Hb、淋巴细胞浓度明显降低,出血量明显增多,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每增大1岁,OR=1.142,95%CI 1.064~1.225,P<0.05)和术前衰弱(OR=12.028,95%CI 3.727~38.816,P<0.05)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增大和术前衰弱是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周翠华王菲纪木火姚昊
关键词:非心脏手术老年衰弱术后并发症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超快通道麻醉管理
2024年
收集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6例超快通道麻醉下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总结麻醉管理经验。超快通道麻醉策略:通过体外循环方法、药物等减少围术期患者炎症反应和进行多器官保护,再根据手术进程,精确使用长/短效麻醉药物,实现手术结束后即刻清醒;使用深麻醉气管拔管、瑞芬太尼输注技术和经鼻高流量通气,使患者在安全、低应激下拔除气管导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手术时间(413±92)min,麻醉时间(480±100)min,体外循环时间(168±42)min,心脏阻断时间(119±36)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4±5)min。14例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联合腋动脉单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式,2例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联合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式。所有患者于术后30 min内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前后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或相对正常范围内。术后ICU滞留时间6(3,11)d,总住院时间(23±8)d。7例患者因发生术后并发症总住院时间超过20 d。所有患者康复出院。超快通道麻醉策略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实现手术室内即刻气管拔管。
邹逸帆刘启源孙煦周懿任云姚昊
关键词:主动脉
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总结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主动脉瘤及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5例,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23-81(46.7±13.1)岁。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为127-314(168.1±53.7)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为66-201(122.4±31.8)min、深低温停(DHCA)时间为15-53(24.4±11.5)min、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时间为13-47(28.7±13.2)min、停循环时最低鼻咽温度14.1-22.3(17.5±3.0)℃、最低肛温18.5-25.8(20.9±2.5)℃。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39例,电击除颤复跳6例;所有患者在术后1-48 h内神志完全清醒。术后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与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无关。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肾脏衰竭1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中期脑卒中1例,一过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4例,余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采用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脑保护的方式,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同时给大脑提供充分的血液灌注,明显延长手术的安全时限。
姚昊邵峻於文达耿直宋雅君李庆国
关键词:主动脉弓部手术体外循环
持续性血液净化改善体外循环后心脏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体外循环后严重心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心脏...
张杰邵峻李庆国姚昊汪露
关键词:持续血液净化心脏功能体外循环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血液回输对体外循环下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性血液回输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体外循环下行瓣膜手术患者60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NH组和对照组。ANH组患者在全麻下通过右侧颈内静脉三腔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储血袋,依靠重力作用采集患者全血,并于手术结束前回输,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处理。在术前(T1)、体外循环结束时(T2)、术毕(T3)取患者全血5 ml,检测并记录血清中白介素(IL)-1β、IL-6、IL-10、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低脑氧饱和度、POD、术后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带管时间、24 h心包纵膈引流量、围术期血制品输注量及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等情况。结果ANH组POD发生率、IL-1β、IL-6、T2和T3时FHb的浓度、T3时的BIS值、术后24 h白细胞、C反应蛋白、乳酸值、引流量、血制品输注量以及带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活性药使用量亦显著减少(P<0.05);两组术中发生低脑氧饱和度及其他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NH性血液回输可以降低体外循环下患者POD的发生率,其原因可能与降低患者术中炎性因子及FHb的浓度、减少血制品的输入量和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有关。
张泽鑫吴子一姚昊
关键词:体外循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术后谵妄炎症反应血液保护
宫腹腔镜输卵管粘连松解术中并发空气栓塞1例
2024年
患者女性,年龄29岁,身高155 cm,体质量59 kg,ASA分级Ⅱ级,因"输卵管梗阻3 d"入院。院前腹部B超检查示:右侧卵巢内有不均匀回声,出现液性暗区。输卵管造影示:右侧输卵管显示不明确,左侧输卵管近端部分显示。既往体健,无手术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病史,有乙肝病史20余年。其余实验室相关检查未见异常,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宫腹腔镜输卵管粘连松解术。
张泽鑫吴明浩姚昊
关键词:宫腹腔镜右侧卵巢空气栓塞输卵管梗阻乙肝病史
动脉到动脉改良超滤技术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动脉-动脉改良超滤(MUF)和动脉-静脉MUF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本院的68名心脏手术患儿(3个月<年龄<2岁,体重<15 kg)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3)行常规改良超滤,实验组(n=35)行动脉-动脉改良超滤。观察两组患儿在体外循环时间、停机时和改良超滤结束时的红细胞比容、体温、改良超滤时长、术后4 h红细胞悬液输注量、术后6 h心包纵膈引流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监护室滞留时间。结果两组在体外循环时间、改良超滤前后红细胞比容、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监护室滞留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实验组在超滤时长、超滤后体温变化、术后6 h心包纵膈引流量以及术后4 h红细胞悬液输注方面小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脉-动脉改良超滤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超滤时间和减少患儿体温变化,减少红细胞悬液的输注。
孙煦朱悦倩杨菁姚昊
关键词:体外循环改良超滤小儿心脏手术
心脏及血管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究心脏及血管手术后急性肾损伤(cardiac and vascular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VS-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CVS-AKI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及血管手术的2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模型建立组,基于2012年KDIGO关于AKI的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CVS-AKI的发病率,分析CVS-AK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将2020年4月开始入组的CVS-AKI前瞻性队列中的25例患者纳入模型验证组,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本研究中心CVS-AKI的发生率为62.5%(168/269),AKI1、2、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40.1%(108/269)、11.9%(32/269)、10.4%(28/269),肾脏替代治疗率为5.6%(15/26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长时间体外循环以及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为CVS-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CVS-AKI发生率=e^(Logit(P))/e^(Logit(P))+1,Logit(P)=0.027×年龄(岁)+0.109×BMI(kg/m^(2))+0.006×体外循环时间(min)+0.009×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4.834,该模型的AUC为0.675(95%CI为0.407-0.944,P=0.203)。结论本中心CVS-AKI的发生率为62.5%,高龄、高BMI、长时间体外循环及术后机械通气为CVS-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度。
后青陆凤霞姚昊徐卓李庆国戴春笋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心脏外科手术血管外科手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POCD的发生机制研究已引起较广泛的关注,而鉴于实验动物模型在机制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现围绕不同的POCD动物模型构建方式及其潜在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阐明不同方式构建的POCD模型特点及其应用场合,从而为POCD发生机制研究中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熊强飞姚昊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死亡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400余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术后因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将存活者作为甲组(n=22),死亡者作为乙组(n=9),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Logistic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低心排、术后应用ECMO、术后感染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尽早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提高生存率。
高开柱李庆国李小波邵峻姚昊耿直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