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颖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生命
  • 2篇生命美
  • 2篇生命美学
  • 2篇美学
  • 1篇意志
  • 1篇欲望
  • 1篇哲学
  • 1篇生命哲学
  • 1篇叔本华
  • 1篇尼采
  • 1篇红楼
  • 1篇红楼梦
  • 1篇红楼梦评论
  • 1篇悲观主义
  • 1篇《红楼梦评论...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张惠颖
  • 2篇张旭

传媒

  • 1篇新闻传播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王国维生命美学对人生痛苦的解读
2014年
人生之苦痛在于有欲,苦痛之解脱在于破欲,破欲的途径在王国维的生命美学中又有着宗教的与文艺的、优美的与壮美的性质之别。不同的解脱方式有不同的美学意境,也有着不同的美学和伦理上的困惑。王国维以《红楼梦评论》为例,剖析人生痛苦的根源以及解脱之道,反讽中国文化生生不已的生命体验形式,兼具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道家精粹,为中国生命美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旭张惠颖
关键词:欲望生命美学
浅论王国维悲观主义生命美学对人生痛苦的解读——以《红楼梦评论》为例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对象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存在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的阙如。“生生不已”的伦理崇拜之下,是对个体生命体验的漠视。王国维融合德国经典美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开辟中国生命美学之先河,以人本主义的精...
张惠颖
关键词:生命美学悲观主义《红楼梦评论》
文献传递
浅论叔本华与尼采的生命哲学
2014年
生命是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部分,叔本华与尼采对死亡和生命的阐述是哲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财富。他们以死亡观照生命,前者提倡节制,后者肯定生命。叔本华从人文角度揭示了生命意志荒芜的一面,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生命观的部分精华,并在二元论结构以及生命的现实意义上超越了叔本华,号召实现自我挑战,追求生命意义的完满。
张旭张惠颖
关键词:意志生命叔本华尼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