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冰 作品数:11 被引量:6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轻中度狭窄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轻中度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ST段改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TNF-α、LA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量表总分、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轻中度狭窄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恢复,炎症因子水平降低,适合临床应用。 程木秋 吴蔚 王晓萍 邵冰 田鑫 孙微 王艾立 许晓硕关键词:单硝酸异山梨酯 尼可地尔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心室重塑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病变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和心室重塑程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冠脉造影术(必要时行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AG结果分为对照组20例(狭窄程度<50%)和观察组60例(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中至少有1支狭窄程度≥50%);根据Gensini积分系统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高分组18例(Gensini积分>82分),中分组26例(Gensini积分32~82分),低分组16例(Gensini积分<32分)。各组均进行血清Cys-C、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检测,同时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体表面积(BSA)及左心室质量(LVM)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4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BUN、Scr、吸烟、CHD家族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各组Cys-C、NT-proBNP及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冠脉Gensini积分组LVDd和LVMI明显增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在初步判断CHD患者左室重塑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邵冰 吴蔚 王晓萍 鞠林川 赵井辉关键词:冠心病 胱抑素C 心室重塑 血清Cys C、NT-proBNP和cTnI在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探讨血清Cys C、NT-proBNP和cTnI在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行冠脉造影术,必要时行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脉病变支数进行不同组别划分,完成血清Cys C、NT-proBNP和cTnI的临床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多支病变组Cys C、NT-proBNP和cTnI水平[(1.8 l±0.18)mg/L、(264.5±51.1)pg/ml、(1.06±0.24)ng/ml]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1A9±0.16)mg/L、(101.2±22.4)pg/ml、(0.09±0.11)ng/ml]、单支病变组[(0.88±0.17)mg/L、(81.7 ±32.7)pg/ml、(0.05±0.06)ng/ml]及对照组[(0.63±0.15)mg/L、(51.6±12.3)pg/ml、(0.01±0.01)ng/ml],且伴随病变支数增加表现出上升趋势,各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测血清Cys C与NT-proBNP,cTnI一样可作为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的一种经济、方便的初步判断辅助指标. 邵冰 吴蔚 王晓萍 鞠林川 赵井辉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 CARDIAC TROPONIN 豚鼠乳鼠心房肌细胞体外培养的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豚鼠乳鼠心房肌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取1~2 d 龄豚鼠乳鼠的心房肌,用0.06%的胰蛋白酶消化1次,再用0.08%Ⅱ型胶原酶重复消化4次,并采用前2次、后2次和前后4次消化后的细胞分别培养法,观察3者对心房肌细胞产量、存活率、搏动率及纯化率的影响。结果3种培养法都得到可观的心房肌细胞数量和较高的存活率、搏动率及纯化率,特别是后2次消化后的细胞培养法。结论应用0.06%的胰蛋白酶消化1次和0.08%Ⅱ型胶原酶重复消化4次,可以分离出数量较多、状态良好的心房肌细胞。 吴蔚 佡剑非 王晓萍 邵冰关键词:心房肌细胞 原代培养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8例疑似CHD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患者8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42例(ACS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46例(CCS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病变<50%或正常者30例(对照组)。记录所有受试者血清Hcy、CysC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处于CCS及ACS不同临床表现时,血清Hcy、CysC水平的变化及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CCS组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ACS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S组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ACS组的血清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CS组、ACS组的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7、0.377,P<0.05);CCS组的血清Cys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262,P<0.05),ACS组的血清Cys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553,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处于CCS及ACS不同临床表现时,血清Hcy、CysC水平存在明显异常,并且与Gensini评分存在相关性。监测Hcy、CysC水平,有助于临床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邵冰 张晶 田鑫 王晓萍 吴蔚关键词: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一种心脏灌流循环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脏灌流循环过滤装置,包括支承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顶板平面上的流动管道,所述支承底板板体中心段上方设置有心脏灌流循环过滤器,所述支承底板和所述心脏灌流循环过滤器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所述心脏灌... 邵冰 颜南 田海军 冯哲 李洋杰 李玟 张紫烨 姜权航 彭顺勤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接受PCI分为PCI组30例和未接受PCI组3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住院经CAG检查排除冠心病(CHD)诊断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PCI组患者给予PCI治疗,未接受PCI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预防治疗。受试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10、30天晨起抽取肘正中静脉血4 ml,采用粒子增强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Cys-C水平。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吸烟、稳定性心绞痛家族史、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手术前后未接受PCI组和PCI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和未接受PCI组手术前后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第1、10、30天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术前1天(P<0.05)。结论单纯CAG不影响CHD患者血清Cys-C表达,PCI术后1个月内Cys-C持续升高,其可能与PCI术后调控血管损伤修复的过程有关。 邵冰 吴蔚 王晓萍关键词:冠心病 胱抑素C QT离散度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 Q Td)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 6 0例 ,按主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 :A组 (单支病变 2 1例 ) ,B组 (双支病变 2 0例 ) ,C组 (三支病变 19例 )。分别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Q Td及校正 Q T离散度 ( QTcd)值 ,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 Q Td和 Q Tcd分别为 A组 54 .7± 9.2 m s和57.8± 8.7m s,B组 6 2 .1± 8.1m s和 6 5.9± 9.0 m s,C组 70 .6± 10 .1m s和 74 .8± 9.7m s。三组 Q Td均较正常值增加。并且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与双支病变相比 ,Q Td和 Q Tcd均有显著增大 ( P<0 .0 1)。Q Td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增加 ,Q Td增大。并且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 Q 吴蔚 邵冰 张湘兰关键词:心电图 QT离散度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 被引量:3 2003年 邵冰 张湘兰 吴蔚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性变化 预后 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 心力衰竭病人血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77例CHF病人及30例正常人血清FT3、FT4、TSH的浓度,并对11例Ⅲ或Ⅳ级CHF病人治疗前、后及各种原发病致CHF时的FT3、FT4、TSH浓度进行比较。结果:CHF组FT3降低(P<0.01),FT4及TSH正常。严重CHF可伴有FT4降低(P<0.01)。心衰越重,FT3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FT3、FT4可作为CHF病情程度判断的一个指标。 邢俊杰 邵冰 张湘兰 袁凤贤 邹德玲关键词:FT3 FT4 病人 促甲状腺素 游离甲状腺激素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