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婷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输尿管
  • 3篇术后
  • 3篇尿管
  • 3篇前列腺
  • 3篇内镜
  • 3篇护理
  • 2篇手术
  • 2篇输尿管镜
  • 2篇碎石
  • 2篇碎石术
  • 2篇疗效
  • 2篇老年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弹道碎石
  • 1篇弹道碎石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产物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成都上锦南府...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许婷
  • 5篇张宗霞
  • 1篇何其英
  • 1篇陈叶
  • 1篇但丹
  • 1篇黄宇
  • 1篇钟莉慧
  • 1篇曹德宏
  • 1篇刘艳

传媒

  • 2篇河北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究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输尿管狭窄(US)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US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球囊扩张组、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各30例,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近远期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球囊扩张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三组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球囊扩张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P<0.05),但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球囊扩张组、腹腔镜组的总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但球囊扩张组和腹腔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US的近期临床疗效相当,但球囊扩张术和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优于开放手术,而在长期疗效方面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更具有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刘任平许婷徐苓傈
关键词: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疗效安全性
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切术对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近期疗效及性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切术(PVP)对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性功能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老年高危BP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取PVP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月评价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BPH患者生活质量简表(BPHQLS)评价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降低幅度、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月,两组IPSS评分及RUV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观察组IIEF-5、BPHQL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P与TURP均是老年高危BPH患者有效手术方式,且PVP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对性功能影响小等优势,更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任平徐苓傈许婷
关键词:高危前列腺增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患者凝血功能与营养指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EVL)患者凝血功能与营养指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我科行EVL术的15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再出血组与无再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各指标对术后早期再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EVL术,短期止血成功率达100%,随访表明有15例(9.9%)患者在EVL术后6周内再次出血,发生在术后15.3d(4~36d)。再出血组患者的Child-Pugh分级为C级、门静脉血栓、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EVL术的总套扎环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总胆红素等显著高于无再出血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PNI)评分显著低于无再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门静脉血栓、PT、PNI评分是患者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全部患者术前PT与PNI评分对术后早期再出血的预测价值较高,AUC(95%CI)分别为0.751(0.569~0.932)、0.731(0.466~0.974)。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EVL术前PT与PNI评分是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对手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袁成雪许婷张宗霞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凝血酶原时间预后营养指数预后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首次结石清除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导尿管留置时间、尿液转清时间及肾盂积水消失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VAS)评分、尿液红细胞计数变化;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尿液转清时间、引流管滞留时间、肾盂积水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液红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的临床应用安全性高,首次结石清除率高,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肾损伤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术较少。
许婷刘任平黄宇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输尿管镜碎石术输尿管结石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和传统腹腔镜前列腺癌术后尿控对比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PCa)根治术、传统腹腔镜PCa根治术治疗效果、术后尿控及安全性,旨在为PCa患者安全有效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255例PCa患者为对象,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腔镜组(传统腹腔镜PCa根治术,n=170)、机器人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PCa根治术,n=85),对比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随访术后1、6、12个月两组尿控情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6、12个月采用前列腺癌专用问卷(EPIC)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与腔镜组比较,机器人组手术操作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而治疗费用显著高(P<0.05);机器人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腔镜组(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机器人组控尿率明显高于腔镜组(P<0.05),而术后12个月两组控尿率无明显差异(P>0.05);生存质量而言,机器人组术后6、12个月生存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腔镜组(P<0.05).结论:与传统腹腔镜PCa根治术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PCa根治术治疗PCa在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控尿率、改善预后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后者治疗费用更高.
许婷曹德宏陈叶余咿淼
关键词:前列腺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传统腹腔镜尿控
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和血凝酶三联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清D-D、ox-LDL、AOPP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分析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和血凝酶三联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清D-二聚体(D-D)、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收治的10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9例,给予艾司奥美拉唑和血凝酶治疗;试验组52例,给予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和血凝酶三联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止血成功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D-D、ox-LDL、AOPP、皮质醇(Cor)、抗利尿激素(ADH)和生长激素(GH)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输血量较少,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止血成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D、ox-LDL、AOPP、Cor、ADH和G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和血凝酶三联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以及降低D-D、ox-LDL、AOPP水平有关。
段琳王太武张宗霞许婷刘应红
关键词:生长抑素血凝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流变学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胃癌患者内镜检查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进行内镜检查时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3-2017-3收治的88例胃癌内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各生命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6.34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对保障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许婷袁成雪
关键词:胃癌内镜检查护理
排石汤及饮食干预促进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排石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排石汤及饮食干预促进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排石效果,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出院。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84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2例)术后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42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以排石汤及饮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碎石成功率、术后1周、2周、4周、8周结石残留率、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营养情况、1年结石复发率、干预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碎石成功率均为100.00%(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2周、4周患者结石残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相当,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38%,低于对照组14.29%,患者营养状况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5.71%,1年结石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11.90%,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78.57%,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排石汤及饮食干预可促进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结石排出,排石效果良好,患者并发症率低,营养状况佳,1年结石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钟莉慧叶鑫许婷唐澜
关键词: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排石汤饮食干预
莫沙比利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莫沙比利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疗效及对胃动力水平、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46例老年CAG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2)。对照组服用莫沙比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动力水平(餐前与餐后胃电图幅值、胃泌素)、胃黏膜PGE2、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前与餐后胃电图幅值、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PG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莫沙比利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可有效提高老年CAG患者胃动力水平及胃黏膜PGE2水平,减轻机体炎症,促进临床症状消失,获得更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段琳王太武张宗霞许婷袁成雪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莫沙比利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胃动力前列腺素E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PBL教学在消化内科新入职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消化内科新入职护理人员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消化内科新入职的护士2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消化内科新入职的护士24人作为研究组,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PBL教学。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成绩和对培训方法的评分比较教学效果。运用SPSS 19.0进行t检验。结果研究组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成绩[(95.08±5.61)vs.(91.63±5.27)]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94.30±7.22)vs.(87.13±6.8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新入职护士认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PBL教学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工作自信和培训满意度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PBL教学有利于消化内科新入职护士培养自主建构知识理论框架体系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为新入职护士的培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许婷张宗霞袁成雪魏明芳张铭光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消化内科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