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叶 作品数:6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与前列腺癌患者饮食结构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与前列腺癌患者饮食结构的相关性,为前列腺癌患者饮食结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同期选择120例前列腺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发光法检测PSA,放射免疫法检测PAP,比较两组PSA、PAP水平,并采用膳食结构问卷调查对两组对象进行饮食结构分组,分析PSA、PAP与饮食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PSA、PAP依次是(10.54±1.35)ng/mL、(14.08±0.94)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02±0.83)ng/mL、(6.56±0.7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面粉、谷类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畜禽肉类、食用油及盐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因子分析得出5种膳食模型:优质蛋白质模式、地中海模式、传统模式、调味品模式和西方模式,分析此5种饮食模式与PSA、PAP水平关系,显示PSA与饮食模式1、模式2呈负相关(B=-0.387,P=0.027;B=-3.812,P<0.001),与模式4、模式5呈正相关(B=0.763,P<0.001;B=0.531,P<0.001),与模式3无明显相关性(B=0.483,P=0.083);PAP与饮食模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多进食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食品,以西方膳食结构、调味品膳食结构为主,其机体PSA、PAP明显升高,且PSA与西方膳食结构、调味品膳食结构呈正相关,与优质蛋白质膳食结构、地中海膳食结构呈负相关,PAP则无明显相关性。 王婷 刘振华 李雪黎 陈叶 马瑞关键词: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酸性磷酸酶 饮食结构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和传统腹腔镜前列腺癌术后尿控对比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PCa)根治术、传统腹腔镜PCa根治术治疗效果、术后尿控及安全性,旨在为PCa患者安全有效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255例PCa患者为对象,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腔镜组(传统腹腔镜PCa根治术,n=170)、机器人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PCa根治术,n=85),对比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随访术后1、6、12个月两组尿控情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6、12个月采用前列腺癌专用问卷(EPIC)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与腔镜组比较,机器人组手术操作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而治疗费用显著高(P<0.05);机器人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腔镜组(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机器人组控尿率明显高于腔镜组(P<0.05),而术后12个月两组控尿率无明显差异(P>0.05);生存质量而言,机器人组术后6、12个月生存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腔镜组(P<0.05).结论:与传统腹腔镜PCa根治术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PCa根治术治疗PCa在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控尿率、改善预后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后者治疗费用更高. 许婷 曹德宏 陈叶 余咿淼关键词:前列腺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传统腹腔镜 尿控 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为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全面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3—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拟接受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IEF-5)、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与生存质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为负相关,即随着年龄增大生存质量总分下降(r=-0.239,P<0.05);勃起功能、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与生存质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为正相关,即其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r=0.212、r=0.211、r=0.419、r=0.386,P<0.05);将患者年龄、勃起功能、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作为自变量,生存质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取积极的行动与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8,P<0.05),并可建立方程:生存质量=91.754+2.714×采取积极的行动。结论 年龄、勃起功能、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是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对于前列腺癌患者,不仅要重视疾病症状及功能障碍的治疗与管理,更应采取积极的诊疗和护理策略提高其生存质量。 奉琴 杨璐 刘玲 汪宇 胥国薇 陈叶关键词:前列腺癌 勃起功能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高龄患者膀胱痉挛的综合优质护理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高龄患者膀胱痉挛综合优质护理的效能.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 王婷 李雪黎 陈叶关键词:高龄患者 前列腺 膀胱痉挛 护理效果 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热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13年1~9月我科收治的96例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患者术后发热发生及发热持续时间有关的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发现,腔内手术组患者术后发热的风险是开放手术组的2.378倍(P=0.015);术前尿培养结果与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发热的相关性尚不能确定(P=0.05);而术前诊断为尿路感染与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发热无明显相关性(P〉0.05)。手术方式、有无尿路感染及尿培养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发热持续时间的影响并不明显(P〉O.05)。结论行腔内手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具有较开放手术者更高的发热风险。 刘玲 马莉 陈叶 沈朋飞关键词:上尿路结石 微创治疗 术后发热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的40例NMIBC患者(研究组)和同期接受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48例NMIBC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其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导尿管插管时间、总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年复发率差异,记录其术后1年膀胱镜活检采集的样本组织中相关肿瘤预后标志物(P53蛋白、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导尿管插管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时,研究组P53蛋白、KI-67蛋白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时,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无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OLBT可作为临床治疗NMIBC的可行性途径,为患者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恢复效果提供条件。 李雪黎 魏武然 王婷 陈叶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