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质”应一律“兼美”吗
- 2018年
- 在课文的"文质"方面,从1988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开始,历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把"文质兼美"作为唯一的选文标准。从学理上看,学习文质兼美的范文的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但要求课文一律文质兼美,只学习这样的范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 何源
- 关键词:文质兼美语文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写作能力
- 高中语文课程“任务群化”商榷被引量:1
- 2018年
-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后,各大期刊刊登了多篇探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文章。从这些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所谓“任务”,就是学习项目,是师生为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在多样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的言语实践活动。例如“参考名家史论,从历史眼光和现实视角评价所学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完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史论文章”,
- 何源
-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改革语言运用历史眼光
- 对热捧阅读方法的冷思考
- 2018年
- 阅读方法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基本的技法技能,快读、跳读、猜读等高级的技巧策略,也包括指向理解文本的方式方法,如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从人物的外貌、行为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 何源
- 关键词:关键词文本
- 语文教材综合型单元编制困境及纾困策略被引量:1
- 2024年
- 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应具备计划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目的性等特质。就能力训练型语文教材而言,综合型单元是由听、说、读、写相关知识和技能横向联系形成的单元。因受制于听、说、读、写各自固有的纵向训练体系,某些单元内部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形成有机联系,系统性欠缺。根据核心素养对关键能力的强调,结合现行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借鉴我国英语学科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有效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材编制可以根据“大概念”相关理论,在进一步加强听、说、读、写纵向训练体系结构性的基础上,以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学习方式,从系统学习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出发设计单元任务,构建任务型综合单元,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生活逻辑加强综合型单元的系统性。
- 何源
- 关键词:语文教材
- “以极不自由去捕捉极自由”——直觉、分析与诗歌教学被引量:1
- 2019年
- 关于诗歌教学,有一种观点认为,诗是富于神韵、灵性,有血有肉、生气灌注的有机生命体,是美的存在。运用分析思维解诗,就像用手术刀肢解一个鲜活而完整的生命一样,会破坏诗歌的美感,是焚琴煮鹤的行为。分析与诗歌审美构成一种对立、冲突的紧张关系,二者不可并存,犹如参商。诗歌教学必须把分析过滤掉,引导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去整体感知、体悟,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美。这种观点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却失之片面和武断,是值得商榷的。
- 何源
- 关键词:诗歌教学直觉思维不自由分析思维诗歌审美
- 现代社会应该提倡苏武式的爱国吗被引量:1
- 2017年
- 近来,笔者阅读了一些关于《苏武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发现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苏武的爱国精神都持认同、赞赏的态度。然而,现代社会真的应该提倡苏武式的爱国吗?为什么在一线教学中基本上都是赞同的声音?如何引导学生对苏武这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不仅关系到对学生评价鉴赏能力的培养,还关系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
- 何源
- 关键词:社会教学实录爱国精神历史人物鉴赏能力
- 阅读也是积极的输出性语用
- 2017年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的条目下,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这一定位,引发了许多专家学者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深入研讨。
- 何源
-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性质文字运用学习语言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
- 语文教材中逻辑知识编排的回顾与展望
- 2023年
- 语文教材编排逻辑知识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开创期、发展期、衰落期、复兴期四个时期。开创期的教材,根据语文实践的需要或问题,用知识短文的形式编入部分逻辑知识,缺乏对运用逻辑知识的引导;发展期的教材,通过知识短文和理论性文章系统编入逻辑知识,依旧缺乏对运用逻辑知识的引导;衰落期的教材,不再编排显性的形式逻辑知识,把辩证逻辑知识作为议论文写作中分析论证的重要工具进行编排;复兴期的教材,从小学阶段开始编排逻辑知识,系统性相对减弱,注重引导学生在具象的语言材料中自主感悟逻辑知识,并将逻辑知识运用于语文实践。未来的教材应把逻辑知识定位为语文实践的工具,根据语文实践的需要或问题,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分散地、具象地编入相关逻辑知识,并加强对“怎样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实际问题的引导。
- 何源
- 关键词:语文教材逻辑知识
- 从“实体”到“关系”:语文教育改革思维的转向被引量:1
- 2017年
-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语文的独立设科,开启了语文教育漫长的现代化改革历程.伴随着这场改革开始的是东来的现代西学及其背后简单化、封闭化、非此即彼的实体思维.
纵观百余年来的语文教育改革,其思维一直未能跳脱出实体思维的樊篱,以至于造成了教育上的混乱,使得一线教师迷茫困惑、无所适从,感叹“语文课越来越不会上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混乱最终会使学生的发展受到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改革思维,实现改革思维的转向,从根本上保证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 何源
- 关键词:语文教育改革实体思维《奏定学堂章程》非此即彼一线教师
- 中小学作文修改课程知识序列反思
- 2018年
-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作文修改课程知识序列是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的思路来构建的,学生是从学习修改错误的标点、错别字、病句开始,再到结构、材料、主题等,最后养成综合修改的能力。这在1988年、1992年、2001年和2011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都有着鲜明的体现。
- 何源
- 关键词:作文修改课程知识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