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顺义

作品数:10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甘薯
  • 4篇氮钾
  • 3篇施钾
  • 3篇钾肥
  • 3篇根系
  • 3篇光合特性
  • 2篇氮钾配施
  • 2篇滴灌
  • 2篇配施
  • 2篇酶活性
  • 2篇钾素
  • 2篇根系生长
  • 1篇氮代谢
  • 1篇氮磷
  • 1篇氮磷吸收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转移
  • 1篇滴灌带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利用

机构

  • 10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汪顺义
  • 9篇李欢
  • 8篇史衍玺
  • 5篇刘庆
  • 1篇王冲
  • 1篇李长志

传媒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钾互作对甘薯根系发育及碳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1
2015年
为阐明氮、钾营养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薯分根结薯期根系分化及叶片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砂培研究方法,设氮钾正常供给(正常)、多氮(N)、多钾(K)和氮钾配施(NK)4个处理。探讨了氮、钾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薯苗期养分吸收、农艺学性状、根系发育、硝酸还原酶(NR)、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氮钾正常供给处理相比,N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薯地上和地下部氮吸收量、SPAD值、叶片数、叶面积;N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直径和NR活性、SS活性和SPS活性分别提高了5.9%,12.1%,1.9%,3.6%,14.1%,13.6%,19.5%,而ADPGPPase活性降低了7.1%;另外N处理块根比例减少7.9%,中等根(徒耗养分的根)分化比例升高7.7%。与氮钾正常供给处理相比,K处理显著提高了地上和地下部氮吸收量,且K处理根系活力、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SS活性、SPS活性、ADPGPPase活性分别提高了16.2%,28.2%,10.1%,39.3%,12.6%,14.9%,20.1%,14.5%;氮钾配施(NK)处理须根和块根分化比例升高0.2%和12.4%,中等根(徒耗养分的根)分化比例降低12.6%。与N和K处理相比,氮钾配施(NK)处理能够调控甘薯苗期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比例(T/R值),同时提高须根和块根分化比例,显著促进了薯块的膨大。双因素分析表明,氮钾配施(NK)对地上和地下部氮钾含量、根系活力、根平均直径、NR活性、SPS活性、ADPGPPase活性均存在显著的正交互效应。从地下部根系形态和地上部酶学变化两方面揭示氮钾交互机制,为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汪顺义李欢刘庆史衍玺
关键词:甘薯根系酶活性
氮钾配施对甘薯营养生理特性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甘薯属“喜钾”作物,钾素具有激活酶活性、促使块根膨大的作用。甘薯的生长发育、干物质形成分配与氮素密切相关。本文针对以往仅研究甘薯氮、钾单独效应的问题,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相结合方法,利用15N、13C同位素示踪技术,探...
汪顺义
关键词:甘薯氮钾配施根系生长养分利用
甘薯钾素营养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甘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钾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氮钾配比及不同的施钾时期对于甘薯的生理生化过程、形态和产量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甘薯栽培中氮素和钾素的利用现状、吸收的生理机制及养分调控等进行回顾,围绕钾素后移和氮钾交互两个关键问题进行论述,分别概述了钾素和氮素对甘薯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氮钾交互作用对甘薯生长调控作用,强调了分期施钾和氮钾配比在甘薯栽培中的必要性。从不同的氮钾配比和施钾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甘薯生长的调控研究,可以为甘薯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汪顺义李欢史衍玺李长志
关键词:甘薯栽培
不同施钾方式对甘薯钾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钾素是调控块根类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子,特别是对淀粉型甘薯后期块根膨大及产量形成尤为重要。本试验选择胶州(砂姜黑土)和即墨(风沙土)两个不同土壤质地类型的试验点布置田间试验,探究不同施钾方式在两种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对甘薯钾素吸收、钾肥利用率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对甘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借助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甘薯钾营养的精细化调控,提高钾肥利用率和促进甘薯生长。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K0(不施钾肥,CK)、K1(钾肥基施)、K2(钾肥1/2基施+1/2封垄期追施)和K3(钾肥全部封垄期追施)。【结果】与CK相比,三种不同施钾方式均显著提高了甘薯生物量、养分吸收量及产量(P<0.05)。与K3和K1处理相比,砂姜黑土条件下K2分别增产18.7%和10.4%,但K3和K1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风沙土条件下K2增产幅度分别为35.3%和17.3%,其中K1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K3处理(P<0.05)。与K1处理相比,K2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薯生长中后期(115天150天)钾素积累量和地下部生长速率,同时提高了钾收获指数、钾肥偏生产力、钾效率、钾肥农学利用率。与K1和K3相比,砂姜黑土条件下K2处理的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5%和8.8%,风沙土条件下K2处理的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3.9%和13.2%。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同一施钾方式相比较,砂姜黑土条件下氮钾积累量、生物量和产量均高于风沙土,但K2处理的钾素日积累速率、钾素利用率与增产效应均表现为风沙土高于砂姜黑土。【结论】在供钾量较低的风沙土上采用分期施钾(1/2基施+1/2封垄期追施)能显著提高钾肥利用率和增加甘薯产量,是甘薯合适的施钾方式。
汪顺义李欢史衍玺
关键词:甘薯钾素吸收
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积累及分配的影响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探讨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转移分配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方法】开展两年田间试验,设CK(不施肥)、单独施氮(75 kg N·hm^(-2))、单独施钾(150 kg K_2O·hm^(-2))和氮钾配施(75 kg N·hm^(-2)+150 kg K_2O·hm^(-2))4个处理,在生长前期(40 d)和薯块膨大期(100 d)分别进行^(13)C叶片标记。测定了功能叶^(13)C积累量和分配率、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等指标,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RDA分析。【结果】与单独施氮和单独施钾相比,氮钾配施处理2014和2015年分别增产7.9%—10.1%和9.3%—10.7%。双因素分析表明,氮钾配施对甘薯产量的增加呈显著的正交互效应,其中,2014年交互效应值为0.95 t·hm^(-2),2015年交互效应值为1.35 t·hm^(-2)。在生长前期和薯块膨大期,与氮、钾处理相比,氮钾配施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薯功能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从而促进了两关键生长期光合产物的积累。其中CO2同化速率对应的量子产额(ΦCO2)提高27.1%—39.7%,净光合速率(Pn)提高9.1%—20.2%,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13)C总积累量提高26.3%—42.2%。氮钾配施条件下光合产物分配在两生长期内存在差异。生长前期,氮钾配施处理通过提高叶片SS和SPS酶活性,显著提高了地上部^(13)C分配率(达60.7%)(P<0.05),促进光合产物在源器官分配;薯块膨大期,氮钾配施处理显著提高块根中SS和SPS酶活性,光合产物在库-源器官膨压差的作用下由地上部向地下部转运,显著提高^(13)C向块根分配(^(13)C分配率为71.6%,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S和SPS酶活性、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是调控甘薯光合产物分配的关键指标(R1=0.954,R2=0.912);通径分析表明,生长前期氮钾配施对甘薯^(13)C分配的影响直接作用系数较大的是Pn、Fv/Fm和SS;薯块膨大期氮钾配施对甘薯^(13)C分配的影响直接作�
汪顺义刘庆史衍玺李欢
关键词:甘薯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酶活性
蚯蚓与菌根提高玉米生长和氮磷吸收的互补效应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蚯蚓和丛枝菌根真菌处于不同的营养级,但在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却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研究蚯蚓菌根互作及其对玉米吸收土壤中的氮、磷养分的影响,可为提升土壤生物肥力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田间盆栽方式,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蚯蚓(Eisenia fetida)与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互作及其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设置P 25和175 mg/kg两个水平。每个磷水平进行接种与不接种菌根真菌以及添加与不添加蚯蚓,共8个处理。调查了玉米生长、养分吸收以及真菌浸染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结果】两个磷水平下,蚯蚓和菌根在增加玉米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方面有显著正交互作用(P<0.05)。接种菌根真菌的各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的侵染率及泡囊丰度、根内菌丝丰度等菌根指标。同时添加蚯蚓和接种菌根真菌的处理(AM+E)显著提高了菌根的侵染率、菌丝密度、丛枝丰度和根内菌丝丰度但是泡囊丰度有所下降。两种磷水平下,AM+E处理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含氮量和含磷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处理。在低磷条件下,地上部氮磷总量的增加分别是添加蚯蚓和接菌的作用;而地下部磷总量的增加主要是菌根真菌的作用。在高磷条件下,单加蚯蚓显著增加玉米氮磷的总量,而接种菌根真菌对玉米氮磷吸收的影响未达显著性水平。在高磷条件下,单加蚯蚓的处理显著提高玉米地上地下部生物量(P<0.05),而单接菌的处理效应不显著,蚯蚓菌根互作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实现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调控。在低磷条件下,单接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P<0.05),单加蚯蚓的处理具有增加玉米生物量的趋势。菌根真菌主要促进玉米对磷的吸收,蚯蚓主要矿化秸秆和土壤中的氮磷养分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蚯蚓菌�
李欢王冲汪顺义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蚯蚓
施钾对甘薯氮素转移分配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施钾对甘薯发根结薯期、薯块膨大期地上和地下部氮素转移分配、光合特性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根结薯期,施钾显著提高^(15)N向地上部的转移分配,其中K_3(K_2O,300 mg·kg^(-1))处理与对照相比^(15)N向叶片转移速率提高了76.2%,^(15)N积累量提高了92.1%.在薯块膨大期,随施钾量增加地上部叶片^(15)N总分配率由33.7%降低至24.4%,块根^(15)N分配率由5.8%升高至17%,其中K_3处理块根^(15)N积累量是对照的3倍.两个关键生长期硝酸还原酶、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酰胺合酶、谷氨酸合酶和净光合速率(P_n)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氮代谢酶活性和P_n是影响甘薯^(15)N转移和分配的主要因素(R分别为0.965和0.942),通径分析表明,在发根结薯期主要通过促进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脱氢酶介导的氮素催化能力促进氮素向地上部分配;在薯块膨大期主要通过提高谷氨酰胺合酶/谷氨酸合酶循环介导的氮素同化能力促进氮素向地下部分配.
汪顺义刘庆史衍玺李欢
关键词:光合特性硝酸还原酶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酸合酶
滴灌施肥条件下甘薯钾肥分期施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为确定甘薯生产中钾肥最佳分期施用时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了不同分期施钾方式及时期对甘薯产量形成、钾素吸收利用和收获后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2013-2014年设CK、K1(钾肥基施)、K2(1/2钾肥基施+1/2钾肥追施)和K3(钾肥0基施+钾肥全部后期施用)3种不同施钾方式;在K2和K3这2种施钾方式基础上按移栽后75,100,120 d分期施钾的时期各划分3个处理,试验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从不同施钾方式和时期来看,与钾肥基施相比,75,100 d分期施钾(1/2基施+1/2追施)能增加甘薯100-160 d干质量、氮钾积累量和钾肥利用效率,2013年产量增加13.8%,13.5%,2014年产量增加19.1%,18.6%。甘薯施钾方式采用1/2基施+1/2封垄期追施的方式,施钾时期在移栽后75 d或100 d甘薯对钾肥的吸收量最高。与钾肥全部基施相比,钾肥1/2基施+75 d 1/2追施和1/2基施+100 d 1/2追施处理钾肥生产效率2013年分别提高11.3%,11.5%,2014年分别提高18.6%,19.0%;2013年钾效率分别提高了6.2,6.3个百分点,2014年提高9.4,9.6个百分点;2013年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8.2,6.2个百分点,2014年分别提高9.1,7.7个百分点。滴灌施肥条件下甘薯施钾方式应采用1/2基施+1/2封垄期追施的方式,且施钾时期在移栽后75-100 d为宜。
汪顺义刘庆史衍玺李欢
关键词:甘薯施钾时期
施钾对甘薯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被引量:16
2017年
为探讨施钾调控甘薯根系生长的生理机制,设K0(K_2O:0 kg hm^(-2))、K1(K_2O:75 kg hm^(-2))、K2(K_2O:150 kg hm^(-2))和K3(K_2O:225 kg hm^(-2))4个处理,调查施钾对甘薯生长前期和薯块膨大期根系生长、13C分配量、碳代谢酶活性、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钾处理2个生长时期光电子传递速率(ETR)提高12.7%~63.6%,净光合速率(Pn)提高7.2%~26.4%,施钾通过提高光合特性加速光合产物积累,为根系生长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施钾有利于光合产物由地上部向地下部运转,地下部13C分配量提高10.6%~66.2%(P<0.05)。其次,施钾处理提高了块根中蔗糖合酶、磷酸蔗糖合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加速了块根中碳的同化,利于光合产物在块根中的积聚,促进甘薯根系分化与生长。生长前期,施钾处理总根长提高13.6%~22.8%,根平均直径提高11.3%~51.9%,显著提高了不定根向毛细根和块根分化量(P<0.05),有利于有效薯块的早期形成,保证有效的单株结薯数。薯块膨大期,施钾处理提高块根生物量,有利于薯块的膨大,提高平均薯块重,最终显著增产。与CK相比,2014年K1、K2和K3处理分别增产15.8%、24.3%和44.7%,2015年分别增产7.9%、13.4%和22.8%。
汪顺义李欢刘庆史衍玺
关键词:甘薯根系生长光合特性
一种用于甘薯种植中分段施用钾肥的系统以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甘薯种植中分段施用钾肥的系统以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施肥器和连接于施肥器的滴灌带,滴灌带包括可铺设于甘薯垄上的多个滴灌副管,以及能向滴灌副管输送水、肥的滴灌主管,滴灌主管连接可输送水、肥的施肥器,滴灌主管...
李欢史衍玺汪顺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