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吉彬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4篇剖宫产
  • 3篇镇痛
  • 3篇术后
  • 3篇芬太尼
  • 2篇异丙酚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妊娠
  • 2篇手术
  • 2篇舒芬太尼
  • 2篇术后镇痛
  • 2篇二次剖宫产
  • 2篇妇科
  • 2篇丙酚
  • 1篇大网膜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机构

  • 7篇吉林省妇幼保...

作者

  • 7篇王吉彬
  • 2篇尹长久
  • 2篇陈丽
  • 2篇李妍
  • 1篇高爽

传媒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情况的影响,探讨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价值,以期寻求妇科手术的更优麻醉方式。方法:选取收治的妇科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屏静脉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分别于术后4 h、12 h、24 h、48 h,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询问和统计,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对患者在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在4 h和12 h时略低于对照组,但在24 h与48 h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使用镇痛泵的频次相差不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术后阵痛效果的影响上考虑,全屏静脉麻醉法与静吸复合麻醉法,都是适合妇科手术应用的麻醉方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王吉彬
关键词:麻醉方式妇科手术术后阵痛
无痛分娩中采取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中采取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36例无痛分娩产妇,采用刮刮卡法将其分成两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分娩情况、产程情况和新生儿窒息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0级(26.47%)、Ⅰ级(52.94%)高于对照组(1.47%、13.24%),Ⅱ级(19.12%)、Ⅲ级(1.47%)低于对照组(64.71%、20.59%),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20.59%)低于对照组(39.71%)(P<0.05);观察组活跃期、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分娩中采取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缩短产妇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王吉彬
关键词:无痛分娩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产程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在高危妊娠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在高危妊娠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64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按照抽签法分组(n=32),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全身麻醉,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血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剖宫产手术时及麻醉后,观察组收缩期血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期血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中采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行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可以维持产妇体内血流动力学稳定。
王吉彬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高危妊娠剖宫产全身麻醉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4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方式进行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更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王吉彬
关键词:麻醉腹腔镜手术术后舒芬太尼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麻醉方法初探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麻醉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39例行单次腰麻,对比两种麻醉方式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评分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7.69%和对照组10.25%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在进行剖宫产麻醉时需分析产妇血小板状况,采用合适方式麻醉。
王吉彬
关键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麻醉不良反应率硬膜外麻醉血小板计数
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阻滞在二次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严重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次剖宫产因大网膜和腹肌、子宫等盆腔器官粘连,手术时间长、牵拉反应重,且疤痕子宫复旧引起的术后宫缩痛明显,常规麻醉镇痛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麻醉维持时间和术后镇痛效果[1]。
尹长久高爽陈丽王吉彬李妍
关键词:牵拉反应盆腔器官二次剖宫产子宫复旧大网膜
不同镇痛模式对二次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比较不同镇痛模式的效果,选出能够显著减轻二次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的镇痛模式。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B组镇痛模式是手术完成后给予硬膜外腔吗啡2.5 mg,联合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腰方肌神经阻滞麻醉(QLB),加口服扶他林50 mg,术后4 h肚脐至耻骨联合区域针刺试验疼痛评分为0分的产妇列入A组,术后4 h肚脐至耻骨联合区域针刺试验疼痛评分为1~3分的产妇列入B组;C组镇痛模式是手术后给予硬膜外腔吗啡2.5 mg,加口服扶他林50 mg。记录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扶他林开始用药时间、用药次数及用药频率,术后产妇子宫收缩疼痛次数,总体镇痛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宫缩疼痛次数,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VAS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3组产妇剖宫产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总体镇痛满意度分别为93.3%、63.3%、50.0%,与A组比较,B组、C组术后总体镇痛满意度均显著降低(χ^(2)=7.954,13.871,均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774,2.857,均P>0.05)。A组、B组、C组排气时间分别为(20.1±2.5)h、(25.1±3.0)h、(31.1±3.9)h, 3组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33,P<0.05)。A组、B组、C组扶他林开始用药时间分别为(21.3±1.6)h、(14.1±1.2)h、(9.9±1.2)h,用药次数分别为(3.3±0.2)次、(4.2±0.2)次、(4.8±0.1)次,用药频率分别为(14.4±0.9)h/次、(11.3±0.4)h/次、(10.1±0.3)h/次。3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开始用药时间、用药次数及用药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3.085,442.250,458.187,均P<0.05)。除B组1例年�
尹长久李妍王吉彬陈丽
关键词:镇痛模式二次剖宫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