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6篇手术
  • 5篇镇痛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剖宫产
  • 3篇罗哌卡因
  • 3篇芬太尼
  • 3篇分娩
  • 2篇血压
  • 2篇腰硬联合
  • 2篇异丙酚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术后
  • 2篇术后镇痛
  • 2篇人工流产
  • 2篇阻滞麻醉
  • 2篇流产
  • 2篇麻醉前
  • 2篇静脉

机构

  • 13篇吉林省妇幼保...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大安市中医院
  • 1篇吉林省人口生...

作者

  • 15篇陈丽
  • 5篇尹长久
  • 4篇于丹
  • 2篇韩伟
  • 2篇王慧慧
  • 2篇王吉彬
  • 2篇王怀洲
  • 2篇李妍
  • 1篇王先凤
  • 1篇麻海春
  • 1篇赵刚
  • 1篇吴秋成
  • 1篇王瑾
  • 1篇郑叶
  • 1篇袁彤
  • 1篇孙荃
  • 1篇张华
  • 1篇吕晓红
  • 1篇王金兰
  • 1篇高和平

传媒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20例。常规全麻诱导和维持,术闭拔管后,分别连接含有不同药物的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A组PCIA泵内应用舒芬太尼1.5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kg,雷莫司琼0.6mg;B组:舒芬太尼2.5μg/kg,雷莫司琼0.6mg,为对照组。记录启动PCIA泵即刻(T0)、1h(T1)、2h(T2)、4h(T3)、8h(T4)、12h(T5)、24h(T6)36h(T7)、48h(T8)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异常出血等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另外比较2组PCIA泵按压次数。结果 (1)疼痛评分2组患者T1、T2时刻VAS评分较T0有所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8VAS呈平稳降低趋势;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2)镇静评分A组患者在T1-T8时间点镇静评分无差异(P>0.05),B组在T2、T3、T4时刻的镇静评分比A组相应数据显著升高(P<0.05)。(3)PCIA泵按压次数A、B组各时间点数据无差异(P>0.05)。(4)副作用发生频率B组较A组术后恶心、嗜睡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舒芬太尼1.5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kg配制的PCIA泵进行镇痛,既能达到理想镇痛效果,又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郑叶陈丽袁风雷王先凤赫兰蓄王金兰
关键词:酮咯酸氨丁三醇舒芬太尼术后镇痛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下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CSEA)下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其中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为A组,0.75%盐酸布比卡因为B组。每组均选择L2-3行CSEA操作,给予1.1 ml药液,匀速推注。观察两种药物对感觉、运动神经的阻滞情况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腰硬联合阻滞后产妇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及其程度、麻醉质量评价、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A组的感觉及运动阻滞出现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及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时间均长于B组(P<0.05),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两组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及最大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心血管的影响明显
陈丽王怀洲于丹
关键词:甲磺酸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剖宫产
低浓度罗哌卡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2009年
陈丽韩伟袁彤麻海春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镇痛低浓度罗哌卡因疾病患者妊娠高血压疾病母婴死亡
无痛分娩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tiveSyndrome SHS),也称主腔静脉压迫综合征(Aorto-caval Compression Sydrome)或Mengert氏休克综合征,是由于妊娠末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所致,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头晕,恶心,出汗,甚至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1],为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严重的可引起新生儿的窒息及死亡[2],处理不当可以导致孕产妇心力衰竭[3],甚至呼吸心跳骤停[4]。
尹长久陈丽张志魏仲航
关键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无痛分娩一过性意识障碍静脉回流受阻呼吸心跳骤停休克综合征
硬膜外麻醉前后导尿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前后导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对患者采用麻醉以后置入导尿管,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麻醉前置入导尿管,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留置导尿管前后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前后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导尿之前以及导尿之后出现的不适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之前麻醉以后对患者进行导尿能够使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并且手术以后的并发症得以明显降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陈丽于丹尹长久王慧慧
关键词:妇产科导尿硬膜外麻醉手术
缺氧预适应对体外培养神经元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实验用体外培养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研究缺氧预适应对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索最佳保护作用的氧浓度、缺氧时间、缺氧次数和缺氧次序,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细胞,用有血...
陈丽吕晓红
关键词:缺氧预适应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氧浓度神经保护作用
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和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陈丽
关键词: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前用药早孕患者
氯胺酮麻醉致慢性支气管炎患儿支气管痉挛1例
2005年
陈丽
关键词:患儿支气管痉挛慢性支气管炎氯胺酮麻醉面罩吸氧静脉通路
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研究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为分娩镇痛的广泛开展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5年5月的产妇分为两组:自愿实施分娩镇痛的366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的初产妇为镇痛组;条件相似未实施任何镇痛措施的30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对母婴影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镇痛组刮宫产手术36例,对照组8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镇痛组产钳术15例,对照组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镇痛组阴道顺产330例,对照组21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时对产妇的产程进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不会延长产程,应用得当会有效地缩短产程,加速产程的进展,并有效的降低了剖宫产率,但可增加器械助产率,同时,对母亲及新生儿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并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陈丽韩伟孙荃王怀洲于丹
关键词:罗哌卡因镇痛硬膜外分娩
氯诺昔康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瑞芬太尼痛觉超敏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应用后痛觉超敏反应中的效果与合理用量。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瑞芬太尼行麻醉镇痛,且A、B、C 3组患者给药剂量分别为每人2 mg、每人4 mg和每人8 mg,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复合使用氯诺昔康,对比3组VAS评分、躁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苏醒后不同时间点进行VAS评分显示,A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增加(P〈0.05),B组和C组相对较轻,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躁动发生率为10.0%,B组和C组发生率均为2.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2.5%,C组为15.0%;B组与C组使用氯诺昔康方式更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应用后痛觉超敏反应中,按照每人4 mg或每人8 mg的方式用药,效果均比较显著,临床可积极应用并推广。
陈丽赵刚
关键词:瑞芬太尼氯诺昔康痛觉超敏妇科腹腔镜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