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作品数:12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徐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手法松解联合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精准注射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精准注射联合手法松解(manipulation release,MR)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冻结肩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手法松解联合PRP注射组(MR‑PRP组,31例),臂丛麻醉行肩关节MR后,超声引导下肩关节周围及关节腔注射PRP;手法松解组(MR组,32例),臂丛麻醉行肩关节MR后,不进行肩关节药物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肩关节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 Score,CMS)评分。记录治疗后各个时间点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量和恢复满意度,同时记录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治疗前NRS评分、治疗前肩关节AROM及治疗前C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降低(P<0.05),肩关节AROM及CMS评分均升高(P<0.05)。与MR组比较,MR‑PRP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NRS评分降低(P<0.05),肩关节AROM和CMS评分均升高(P<0.05)。MR‑PRP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量低于MR组(P<0.05),恢复满意度高于MR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PRP精准注射联合MR对于冻结肩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MR治疗,且安全性较高。 孙凯 陈立平 朱雯 董盟盟 张婷 申文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 冻结肩 手法松解 超声引导 术前认知行为治疗对骨创伤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价术前认知行为治疗对骨创伤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方法拟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创伤患者120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28 kg/m^(2),入院时疼痛灾难化量表(PCS)评分>16分。基于骨折类型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分为2组(n=60):认知行为治疗组(CBT组)和常规组(R组)。CBT组在入院当天和术前1 d分别通过网络形式进行针对疼痛的认知行为治疗。2组患者均于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于入院即刻(T1)和术日清晨(T2)时记录PC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药用量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术后3个月时手术部位动态VAS评分及评分>3分的发生情况以及3个月内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CBT组T2时PCS评分降低,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药用量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术后3个月内阿片类药物使用率降低(P<0.05),术后3个月时动态VAS评分以及评分>3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认知行为治疗可降低骨创伤患者疼痛灾难化程度,有助于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陆筱星 王六一 朱杨子 周美艳 张婷 刘舒文 俞又佳 王英伟 王立伟关键词:疼痛 疼痛管理 认知行为疗法 ATP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与阿片受体关系初探 2011年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与阿片受体关系.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6组(n=8):生理盐水(30 ml·kg-1)组(NS组)、150 mg·kg-1ATP组(ATP1组)、200 mg·kg-1ATP组(ATP2组)、纳洛酮(4 mg·kg-1)组(NL组)、150 mg·kg-1ATP+纳洛酮(4 mg·kg-1)组(ATP1+NL组)、200 mg·kg-1ATP+纳洛酮(4 mg·kg-1)组(ATP2+NL组).用甩尾法测定各组小鼠用药前后的甩尾潜伏期.结果 ATP1组或ATP2组甩尾潜伏期较NS组明显升高;ATP1+NL组甩尾潜伏期较ATP1组降低;ATP2+NL组甩尾潜伏期较ATP2组降低(P<0.05或P<0.01). 结论腹腔注射ATP对小鼠有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有关. 刘迪 马静雅 张婷 王招弟 黄枚娇 孙凯 曹蓉伟 刘鑫 王丹关键词:ATP 腺苷受体 阿片受体 镇痛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关联分析 2012年 目的通过多巴胺β羟化酶(DpH)基因rs1611115、rs1108580多态性位点的筛查,探索DpH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淮海地区汉族人群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人选的50例汉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及50例正常儿童的rsl611115、rs1108580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利用ELISA法检测D13H活性。结果rsl611115位点3种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4,P=0.805);等位基因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385,P=0.535)。rs1108580位点的3种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62,P=0.029),但等位基因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00,P=1.157)。结论淮海地区ADHD患儿中存在rsl611115及rs1108580位点突变基因,但单个rs1611115位点可能与ADHD疾病无关。rs1108580突变位点单独存在时并不起作用,只有它处于纯合状态时才与ADHD相关。 张婷 印晓星 袁宝强 葛卫红 刘淑华 康学军 鲁茜 高杏关键词: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在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骨癌痛大鼠脊髓水平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nuclear factor—κB,p-NF-κB)的表达位置及表达变化。方法雌性未交配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体重160g-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bonecan cerpain,BCP)组(BP组),每组24只。选用von Frey纤维丝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3、7、14、21d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评价疼痛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S组和BP组术前1d及术后7、14、21d大鼠脊髓L4-6节段背角Ⅰ、Ⅱ板层p-NF-κB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脊髓L4-6节段背角Ⅰ、Ⅱ板层p-NF-κB与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ronal nuclei,NeuN)、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 aptormolecule-1,Iba-1)、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共表达情况。结果各组肿瘤细胞接种前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BP组肿瘤细胞接种后第7天MWT[(3.57±1.29)g]、第14天MWT[(1.66±0.39)g]、第21天MWT[(1.40±0.16)g]降低(P〈0.05);S组各时间点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BP组大鼠术后7d脊髓L4-6节段背角Ⅰ、Ⅱ板层p-NF-κB表达水平升高,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p-NF-κB几乎都与GFAP共表达,而很少与NeuN、Iba-1共表达。结论BCP大鼠脊髓背角水平星形胶质细胞内p-NF-κB参与介导BCP大鼠机械痛敏。 孔双明 申文 胡学铭 刘彦楠 张婷 曹守斌关键词:骨癌痛 脊髓背角 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c-Jun氨基末端激酶通路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c4un氨基末端激酶(fibroblastgrowthfactorbasic-2/cIlunN-terrninalkinase,FGF-2/JNK)通路在大鼠骨癌痛(bonecancerpain,BCP)中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g-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BCP组(B组)、BCP+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PBS)组(BP组)、BCP+FGF-2中和抗体组(BA组)。B组在大鼠胫骨平台注入Walker256乳腺癌细胞5μl(4×10^5个/ml),s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10、11、12d,BA组鞘内注射FGF-2中和抗体(10μg,10μl),BP组鞘内注射等量的PBS。分别于注射肿瘤细胞前1d(T0)及注射肿瘤细胞后3、5、7、10、12、14d(T1~T6)测定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withdrawalmechanicalthreshold,PWMT);术后14d处死大鼠,取脊髓腰膨大,采用Westernblot检测脊髓磷酸化JNK(phospho-JNK,p-JNK)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B组T2~k时[(9.4±1.4)、(7.9±1.4)、(6.0±1.5)、(2.8±1.2)、(2.5±1.3)g]、BP组T2-T6时[(9.4±1.4)、(6.9±1.7)、(5.4±1.7)、(2.5±0.9)、(2.3±0.8)g]、BA组T1~T4时[(10.3±1.9)、(7.7±1.3)、(4.8±1.1)g]大鼠PWMT均明显下降(P〈0.05);与B组和BP组比较,T5-6时,BA组大鼠PWMT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T5(9.0±1.0)g、T6(9.6±1.2)g。与S组比较,B组和BP组p-INK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2.17±0.08)、(1.89±0.07)g;与B组比较,BA组p-INK的表达量(1.12±0.03)g明显降低(P〈0.05)。结论脊髓FGF-2/JNK通路参与了大鼠BCP的调控。 范后宝 张婷 孙凯 申文关键词:骨癌痛 脊髓 收肌管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收肌管阻滞(ACB)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CB联合PCIA组(A组)40例和PCIA组(B组)40例。B组术后给予PCIA镇痛方法,A组在B组基础上术前联合ACB镇痛。记录术后2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72 h(T_(5))静息和运动VAS评分,术后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 d、术后3 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结果A组患者T1~T4时静息和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补救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A组患者术后1 d HADS评分及术后出现显著的抑郁症状(HADS-D≥8)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 d HADS评分与T1~T4时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术后3 d HADS评分与T_(1)~T_(3)时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ACB联合PCIA相比单纯PCIA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更加显著,并可减少术后抑郁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王露 王鑫 张婷 高晗关键词:静脉自控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抑郁 鞘内注射miR-16模拟物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及其靶基因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miR-16在骨癌痛大鼠脊髓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及鞘内注射miR-16模拟物(miR-16 mimics)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及其靶基因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右侧胫骨骨髓腔注入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后,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假手术组(S组)和骨癌痛组(BCP组)造模前1d,造模后3,5,7,10和14 d脊髓miR-16的表达量变化;在造模后10d,11d,12d,BM组大鼠鞘内注射miR-16 mimics,BN组鞘内注射对照序列,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造模后14 d测完行为学处死大鼠检测脊髓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S组和基础值相比,骨癌痛组大鼠术后5d~14d脊髓水平miR-16的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下调,5 d(0.91±0.04),7 d(0.77±0.01),10 d(0.73±0.03),14 d(0.42±0.08),(均P<0.05);造模后14 d,miR-16靶基因BDNF在BN和BP组大鼠脊髓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2.78±0.31)(2.34±0.23)(均P<0.01),而鞘内注射miR-16 mimics可明显降低骨癌痛大鼠的机械痛阈及其脊髓水平BDNF的表达(1.42±0.16)(P<0.01).结论 miR-16在骨癌痛大鼠脊髓水平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鞘内注射miR-16的模拟物能够缓解骨癌. 张婷 曹守彬 范后宝 申文关键词:骨癌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术前右美托咪定膀胱灌注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预防 2024年 目的观察术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膀胱灌注对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4组各45例,A组患者术前将20 mL生理盐水注入膀胱,B、C、D组患者术前分别将0.3、0.5、0.7μg/kg的Dex溶解在20 mL生理盐水中注入膀胱,各组均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各组术后不同时点CRBD发生率、CRBD严重率、尿道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率、补救药物使用率、满意度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C、D组术后各时间点尿道VAS评分、CRB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率降低,C、D组在T0~T2时点Ramsay评分增加,C、D组出PACU时与术后24 h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D组不良反应增加(P均<0.05);与B组比较,C、D组术后T0~T3时点尿道VAS评分、CRBD发生率及严重率均降低,C组T0~T1时点和D组T0~T2时点Ramsay评分增加,D组不良反应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术前Dex膀胱灌注能有效降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CRB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低术后尿道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最小,患者满意度高,尤以0.5μg/kg Dex效果最佳。 李娜 郑伟 张婷 刘杰 王立伟关键词:膀胱灌注 全子宫切除术 我国汉族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1639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184例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VKORC1-1639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184例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VKORC1-1639基因AA、AG、GG型分别为152例(82.6%)、31例(16.9%)、1例(0.5%),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分别为9.0%和91.0%。184例患者VKORC1-1639基因多态性Hardy-Weinberg平衡拟合度良好(χ2=0.19,P>0.05)。结论我国汉族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中存在VKORC1-1639突变基因,其基因分布频率与欧洲等其他人群存在种族差异。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时应检测患者的VKORC1-1639基因型,以便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张延博 葛卫红 印晓星 张婷 高杏关键词:华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