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醉后恢复室仪器合理配置的探讨
- 2005年
- 目的探讨国内PACU仪器的合理配置。方法统计分析PACU4年收治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恢复床、监测仪、呼吸机数量及配置。根据患者入PACU是否带气管导管分为A、B两组,分析留置气管等对呼吸机、监测仪使用时间的影响。结果经过PACU治疗送回病房的2007例患者,均平稳、安全复苏。恢复室平均监测治疗时间为(65.84±38.69)min。A组监测治疗时间为(84.32±44.71)min,B组为(63.56±37.46)min,A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监测仪使用率为100%,而呼吸机使用率为3.34%。结论带气管导管入PACU患者监测治疗时间延长。恢复室需要较好的监测仪,但不一定要有数量众多的先进呼吸机。
- 张宇孙静黄雄庆
-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呼吸机
- 高血脂患者饮食结构与相关因素结局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血脂患者饮食结构的因素状况及影响,寻找相关有效的对策。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自设调查问卷,对300例高血脂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饮食结构的因素。结果高血脂患者结构调查结果显示50%的患者结构差,性別、社会支持对高血脂患者的饮食结构有影响,并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脂患者中女性比男性的饮食结构好,结构好的患者其社会支持分数也是高的。结论高血脂饮食结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构的大小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须改善医疗环节,提高高血脂患者饮食结构。
- 李瑞孙静
- 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脑梗死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康复护理训练。并对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进行Fugl—Meyer评定法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观察两组患者肌肉萎缩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足下垂、足内翻、肩关节半脱位和肩痛等;观察两组患者肌力的改善情况:肌力提高2个级别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减少。结论: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 孙静
- 关键词:脑梗死整体护理早期康复并发症
- 急性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预防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7%~22%[1],是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患者肺部感染率14.9%,与文献报道相近[2]。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 李瑞王冬梅孙静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
- >60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调查2009-2010年收住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恢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服药依从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评估人口学因素、临床因素及陪护状况、服药状况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结果共入选病例123例,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31例占25.2%。有无专门陪护,服药种类、次数,卒中影像学分型,抑郁状态,ADL情况是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60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有无专门陪护、服药种类、次数、卒中影像学分型、抑郁状态、ADL情况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 孙静
- 关键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 80岁以上老年患者无痛苦消化内镜诊治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 2011年
-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困扰着老年人群。无痛苦消化内镜的广泛开展,使老年人能在舒适与安静的条件下轻松完成操作,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消化内镜诊疗带来的并发症,提高了老年胃肠疾病的诊治率。我院2007年至今,应用异丙酚、咪唑安定联合用药4000例,
- 孙静
-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
- 麻醉后恢复室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麻醉后恢复室(PACU)4年收治的患者,探讨影响PACU治疗时间的因素。方法统计分析2007例PACU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麻醉方法、是否带气管导管、入室原因对恢复室治疗时间的影响。结果所有经过PACU治疗送回病房的患者,均平稳、安全复苏。恢复室平均时间为(65.84±38.69)m in。性别、麻醉方法对PACU治疗时间无影响(P>0.05);年龄、是否带气管导管、入室原因等因素对治疗时间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老年、带气管导管入室、术后循环呼吸不稳可使PACU治疗时间明显延长。
- 蔡朝阳张宇孙静
-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 麻醉后恢复室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影响麻醉后恢复室治疗时间的因素。方法:统计分析2007例麻醉后恢复室收治患者性别、年龄、麻醉方法、是否带气管导管、入室原因对恢复室治疗时间的影响。结果:所有经过麻醉后恢复室治疗送回病房的患者均平稳、安全复苏。恢复室平均停留时间为(65.84±38.69)m in。性别、麻醉方法对麻醉后恢复室治疗时间无影响(P>0.05);年龄、是否带气管导管、入室原因等因素对治疗时间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老年、带气管导管入室、术后循环呼吸不稳可使麻醉后恢复室治疗时间明显延长。
- 张宇孙静黄雄庆
-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观察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变异性哮喘患者,常规口服氨茶碱缓释片,随机将其分为A组(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B组(吸入200μg布地奈德气雾剂)和C组(吸入400μg布地奈德气雾剂),每组各30例。治疗16周后,对三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卡方值分别为6.32和6.11,P<0.05。与B组相比,C组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改变,卡方值为4.34,P>0.05.与A组相比,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改变,卡方值为1.76,P>0.05;与A组相比,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卡方值为6.42,P<0.05;与B组相比,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卡方值为5.76,P<0.05。结论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吸入200μg布地奈德气雾剂的疗效相对较好,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孙静
- 关键词:布地奈德护理临床疗效
- 美皮康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对应用美皮康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切口进行处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该院接受气管切开处理的患者76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纱布对切口进行处理;B组患者采用美皮康对切口进行处理。结果 B组患者的切口恢复效果明显优于A组;切口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过程中的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A组;切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手术留有严重瘢痕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结论应用美皮康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切口进行处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孙静
- 关键词:美皮康气管切开切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