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梦琦
作品数:
3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曹颖哲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文学
主题
3篇
所罗门之歌
3篇
自我
3篇
自我探寻
3篇
《所罗门之歌...
2篇
镜像理论
1篇
身份建构
1篇
他者
1篇
主人
1篇
主人公
1篇
主题
1篇
主题思想
1篇
麦肯
1篇
美国小说
1篇
奶娃
1篇
男主人公
1篇
黑人
1篇
黑人男性
机构
3篇
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3篇
高梦琦
2篇
曹颖哲
传媒
2篇
兰州教育学院...
年份
2篇
2015
1篇
201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拉康镜像理论下《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自我探寻
被引量:1
2014年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首部获奖作品《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黑人男青年自我探寻的故事。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镜像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观出发,分析主人公奶娃的精神世界。说明只有将自我与他者相结合,接受黑人民族的文化与历史,才能寻得自己的根、才会真正获得精神和人格的独立与自由、黑人才能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成功地找到他们的身份。
曹颖哲
高梦琦
关键词:
奶娃
镜像理论
自我
他者
自我探寻
错误的镜像,失败的建构——《所罗门之歌》中两位黑人男性身份建构失败原因探析
2015年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首部获奖作品《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黑人男青年自我探寻的故事。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镜像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观出发,分析麦肯·戴德和吉他·贝恩斯两位黑人男性的精神世界,说明只有在正确的镜像中寻找自我并将自我与他者相结合,才能成功地找到他们的身份。
曹颖哲
高梦琦
关键词:
麦肯
镜像理论
自我
自我探寻
拉康镜像理论下《所罗门之歌》中男主人公的自我探寻解读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在当代美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品植根于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实,反映了黑人的精神世界和命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黑人所面临的迷惘与困境。《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三...
高梦琦
关键词:
美国小说
《所罗门之歌》
主题思想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