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NOS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通过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 ,cNOS)活性的变化及cNOS活性与P38激活的关系,来揭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NOS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给溶剂组和缺血给药组。采用NOS试剂盒检测cNOS活性,生物素转化法检测P38巯基亚硝基化,免疫印迹检测P38磷酸化水平。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时cNOS活性显著增加,同时P38巯基亚硝基化和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抑制剂则阻止缺血/再灌注引起的P38巯基亚硝基化和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中cNOS活性增强,大量产生的NO使P38巯基亚硝基化并活化,从而介导心肌凋亡。
- 王飞
-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 右美托咪定在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择期俯卧位行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入室后,全麻诱导前15min实验组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续以0.4μg/(kg·h)泵入,手术结束前30min停药。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2组患者麻醉诱导均采用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m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2组患者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2组在开始诱导泵入右美托咪定前(R)、气管插管即刻(T1)、术中摆放俯卧位翻身时(T2)、拔气管导管时(T3)、拔管后10min(T4),各时点的SBP、DBP、HR。并抽取各时点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索的水平。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1-T4时刻实验组SBP、DBP、HR明显下降(P〈0.05),Cor、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使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 蒋桂琼朱珊珊衡垒王飞徐宁
- 关键词:经皮肾镜血流动力学
- 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100例应用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分别予以丙泊酚麻醉(对照组50例)和七氟烷麻醉(观察组50例),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1 d的MMSE评分分别为(24.80±1.08)分,对照组分别为(21.91±1.04)分,观察组组术后术后1 d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1 d的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065±0.022)、(0.054±0.022)g/L,对照组的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七氟烷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造成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低于丙泊酚。
- 王飞孙厚亮
-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肺癌
- 一种新型硬膜外判定器的设计及临床试验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设计一种能有效判断硬膜外腔穿刺成功的判定器,并评价判定器指导硬膜外腔穿刺的效果。方法根据硬膜外腔穿刺的特点制造出硬膜外判定器。将拟行硬膜外穿刺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常规的阻力消失法行硬膜外腔穿刺,另一组使用判定器的方法行硬膜外腔穿刺。统计两组患者硬膜外穿刺过程中硬膜外腔注气量、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判定器使用组穿刺过程中注气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腰背痛(P<0.01)、神经根损伤(P<0.05)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结论试验表明硬膜外判定器的使用可以提高硬膜外腔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衡垒朱珊珊常华陈平张涛孙厚亮蒋桂琼王飞
- 关键词:硬膜外腔穿刺
- ICU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与丙泊酚/咪达唑仑镇静效果分析研究
- 2015年
-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镇静与丙泊酚/咪达唑仑应用于iCu患者的镇静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某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进行镇静,实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对比两组患者镇静后各项生命体征、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镇静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镇静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iCu患者中的镇静效果较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明显,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王飞
- 关键词:丙泊酚咪达唑仑
- 一种新型俯卧位摆放方法对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俯卧位摆放方法对全身麻醉(全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50例患者资料,均需在全麻俯卧位下手术,在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后,采用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成功后患者根据自身的舒适度配合医务人员摆放俯卧位,然后行诱导麻醉,开始手术。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各时间点 HR 和收缩压的乘积(RPP)。结果33例患者顺利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插管过程各项记录指标与基础状态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17例患者在首次插管出现不适,SBP、DBP、HR 和 RPP 分别为(159.2±25.9)mmHg、(97.2±11.6)mmHg、(98.2±9.0)次/min 和(16028±6725),均高于基础值(t =2.698,2.802,5.720,8.905,均 P <0.05),应用小剂量镇静药物后顺利完成第二次插管,二次插管插管时 SBP、DBP、HR 和 RPP 分别为(144.0±18.5)mmHg、(83.0±10.5)mmHg、(89.3±10.0)次/min 和(12658±5521),与基础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全麻下俯卧位手术的患者,在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后患者自行摆放俯卧位的方法,技术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可以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 衡垒王明玉朱珊珊张涛孙厚亮蒋桂琼王飞
- 关键词:穿刺术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