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玉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67名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4)。对照组自然分娩,未做无痛处理;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两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乳房胀痛情况、产程及产后出血量、血气指标。结果麻醉后,观察组0级、1级的疼痛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2级、3级疼痛人数均为0,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0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3,P<0.05);观察组乳房无痛与轻度胀痛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度、重度胀痛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5,P<0.05);两组第二、三产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以及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2、8.267,P<0.05);产后,观察组酸碱度(pH)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7、3.782、10.920,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麻醉,镇痛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可显著缩短第一产程,减轻乳房胀痛,减少产后出血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王明玉衡垒
- 关键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无痛分娩
- 一种新型俯卧位摆放方法对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俯卧位摆放方法对全身麻醉(全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50例患者资料,均需在全麻俯卧位下手术,在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后,采用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成功后患者根据自身的舒适度配合医务人员摆放俯卧位,然后行诱导麻醉,开始手术。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各时间点 HR 和收缩压的乘积(RPP)。结果33例患者顺利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插管过程各项记录指标与基础状态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17例患者在首次插管出现不适,SBP、DBP、HR 和 RPP 分别为(159.2±25.9)mmHg、(97.2±11.6)mmHg、(98.2±9.0)次/min 和(16028±6725),均高于基础值(t =2.698,2.802,5.720,8.905,均 P <0.05),应用小剂量镇静药物后顺利完成第二次插管,二次插管插管时 SBP、DBP、HR 和 RPP 分别为(144.0±18.5)mmHg、(83.0±10.5)mmHg、(89.3±10.0)次/min 和(12658±5521),与基础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全麻下俯卧位手术的患者,在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后患者自行摆放俯卧位的方法,技术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可以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 衡垒王明玉朱珊珊张涛孙厚亮蒋桂琼王飞
- 关键词:穿刺术俯卧位
- 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比较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n=30):丙泊酚2 mg/kg组(P组)、丙泊酚复合羟考酮0.06 mg/kg组(Q1组),丙泊酚复合羟考酮0.09 mg/kg组(Q2组),丙泊酚复合羟考酮0.12 mg/kg(Q3组)。Q1组、Q2组、Q3组和P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缓慢静脉注入羟考酮0.06、0.09、0.12 mg/kg和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药物术前均稀释成10 ml,注射时间大于1 min。药物注射完毕3 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观察患者给药前、意识消失、宫颈扩张以及术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术中丙泊酚用量、发生呼吸抑制的例数和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不良反应。记录清醒即刻(T0)、清醒后15 min(T1)、30 min(T2)、60 min(T3)的Prince-Henry评分。结果与基础状态的MAP比较,P组患者在意识消失时MAP明显降低(P<0.05),宫颈扩张时MAP明显升高(P<0.05),Q1组患者宫颈扩张时MAP明显升高(P<0.05);Q2组和Q3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P组(P<0.05),且Q1和Q2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与P组比较,Q1、Q2和Q3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Prince-Henry评分>2分例数明显降低(P<0.05或<0.01);P组术后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Q2组和Q3组(P<0.05),而Q3组术后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P<0.05)、Q1组(P<0.05)和Q2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0.09 mg/kg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明玉朱珊珊
- 关键词:羟考酮二异丙酚宫腔镜检查术麻醉
- 用羟考酮与咪达唑仑对行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分析用羟考酮与咪达唑仑对接受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产妇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6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剖宫产手术结束后,采用地佐辛与咪达唑仑对对照组产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治疗,采用羟考酮与咪达唑仑对研究组产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然后比较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镇痛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6 h和12 h,研究组产妇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镇痛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羟考酮与咪达唑仑对接受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且其不良反应较少,用药较为安全。
- 王明玉
- 关键词:羟考酮咪达唑仑剖宫产手术静脉自控镇痛
- 盐酸羟考酮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20 min予以盐酸羟考酮镇痛,对照组则予以地佐辛镇痛,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 h、4 h、8 h静息、活动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2 h、24 h静息、活动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羟考酮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具有明显镇痛效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王明玉
-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疼痛
- 清醒气管插管摆放俯卧位后诱导全身麻醉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俯卧位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在其清醒气管插管白行摆放俯卧位后再行伞身麻醉诱导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需行全身麻醉下俯卧位手术的患者,分别采用纤维是气管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后,患者根据自身的舒适度配合医务人员摆放俯卧位。记录患者基础状态(TO)、插管过程(T1)和摆放体位(T2)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牢(HR),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及参数的变化范同。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均能顺利配合完成整个过程,成功28例(93.3%)。在T1、T2时相SBP、DBP、HR和RPP数据比较rm均有增加,但仅有T1DBP[(92.2±11.6)mmHg(1mmHg=0.133kPa)]增高较T0[(78.1±12.7)mmHg]雄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PP最大值均小于22000,T1、T2两个时相SBP、DBP、HR最大值较T0时相变化率均小于30%。结论全身麻醉下俯卧位手术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后患者自行摆放俯卧位是可行的。
- 衡垒王明玉朱珊珊常华孙厚亮谭珊珊
- 关键词:全身麻醉清醒插管俯卧位血流动力学
- 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分析予以剖宫产产妇艾司氯胺酮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9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切断脐带后使用艾司氯胺酮的情况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不使用艾司氯胺酮者为C组,高剂量(0.3 mg/kg)艾司氯胺酮者为K1组,小剂量(0.15 mg/kg)艾司氯胺酮者为K2组。对比3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前1 h、术后4周,3组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4 d,K2组EPDS评分低于K1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 h,K2组VAS评分为(2.89±0.75)分、(2.91±0.81)分,低于K1组、C组的(2.98±0.87)分、(2.96±0.74)分、(3.79±1.12)分、(3.45±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92、4.692,P<0.05)。术后4周,3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刻,3组SBP、DBP、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67%、50.00%、4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剖宫产产妇0.15 mg/kg剂量的艾司氯胺酮治疗能够减轻产妇产后短期内的抑郁程度,并缓解产妇产后疼痛感,且产妇生命体征稳定。
- 王明玉衡垒
-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疼痛程度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后患者自行摆放俯卧位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后患者自行摆放俯卧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需行全身麻醉下俯卧位手术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后,患者根据自身的舒适度配合医务人员摆放俯卧位,记录基础状态(T0)、插管过程(T1)、摆放体位(T2)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最高值。并观察是否有呛咳反射和有无相关插管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成功,2例放弃。成功患者无明显呛咳反射及相关插管并发症,T0、T1、T2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俯卧位手术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后患者自行摆放俯卧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 衡垒王明玉常华陈平张涛孙厚亮蒋桂琼朱珊珊
- 关键词:支气管镜导管插入术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