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姗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马尔尼菲青霉
  • 2篇青霉菌
  • 2篇马尔尼菲青霉...
  • 2篇基因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同源
  • 1篇同源重组
  • 1篇内源
  • 1篇启动子
  • 1篇启动子驱动
  • 1篇转录组
  • 1篇转录组测序
  • 1篇链接
  • 1篇内参
  • 1篇内参基因
  • 1篇抗性
  • 1篇基因打靶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梁晓乐
  • 3篇蓝秀万
  • 3篇何志义
  • 3篇卢姗
  • 3篇陶玉婷
  • 3篇梁莹
  • 2篇黄勇奇
  • 2篇贺菽嘉
  • 2篇王超
  • 1篇吴谦
  • 1篇王俊杰

传媒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马尔尼菲青霉菌内源启动子驱动的苯菌灵抗性基因盒构建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区域性流行于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地区的条件致病性温度依赖性双相型病原真菌,它能对免疫功能低下者造成致命的全身性感染,25℃时呈现菌丝状生长,而在37℃或在宿主体内为酵母相生长。为深入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性和双相转化的分子机制,原有的遗传转化筛选标记基因已不能满足研究需要。为此,我们通过用马尔尼菲青霉菌微管蛋白β亚基基因启动子替换粗脉孢菌苯菌灵抗性基因的启动子,构建了一个苯菌灵抗性基因盒,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马尔尼菲青霉菌的遗传转化研究中。
卢姗毛从政陶玉婷黄勇奇贺菽嘉梁莹梁晓乐吴谦何志义蓝秀万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马尔尼菲青霉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与鉴定被引量:4
2016年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型条件致病真菌,可感染免疫缺陷人群,区域流行于东南亚地和我国南方,但其双相转换和致病性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实时荧光定量PCR是马尔尼菲青霉菌双相转换和致病性分子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但仍缺乏用于马尔尼菲青霉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化分析理想的内参基因。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了四个表达最稳定的Pfp、Rp123、FacpA、DigA基因与传统的内参基因18Sr RNA、β-actin(Act1)、β-tubulin(Btu)作为候选内参基因,用Best Keeper和ge Norm软件进行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FacpA和DigA基因在马尔尼菲青霉菌双相转换过程中表达最为稳定,可作为用于马尔尼菲青霉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化分析的内参基因。
陶玉婷卢姗王超王俊杰康雪晴蓝秀万梁晓乐梁莹何志义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内参基因
马尔尼菲青霉基于pkuB基因缺失的高效基因打靶系统构建被引量:2
2015年
马尔尼菲青霉是温度依赖双相性条件性致病真菌,可感染免疫缺陷人群,区域流行于东南亚和我国南方。马尔尼菲青霉已成为研究真菌双相形态转换和病原-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模式系统。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为深入探讨马尔尼菲青霉双相转换和致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大量的候选基因功能需要高通量的基因修饰方法验证。在许多真菌中已建立基于阻断DNA非同源重组修复途径提高基因打靶效率的实验研究模型。本文报道在马尔尼菲青霉中通过缺失马尔尼菲青霉非同源重组修复途径的关键组分PKUB同源基因pkuB构建了一个高效基因打靶系统。结果表明,以pkuB基因缺失菌株(△pkuB)为出发菌株能降低外源DNA片段的非同源末端连接重组的概率而显著提高基因打靶效率,pkuB基因缺失不影响菌落形态和双相转换能力。高效基因打靶分子遗传实验模型的建立为大规模进行马尔尼菲青霉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卢姗蓝秀万陶玉婷王超梁晓乐梁莹黄勇奇黄勇奇何志义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基因打靶同源重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