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懋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休克
  • 2篇休克患者
  • 2篇创伤
  • 1篇胆碱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S100...
  • 1篇血性
  • 1篇中毒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纤维...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死亡率
  • 1篇酸性蛋白
  • 1篇通路
  • 1篇抢救

机构

  • 4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陈懋
  • 3篇张红
  • 3篇杨林
  • 2篇杨静
  • 1篇王冬青
  • 1篇罗绍军
  • 1篇王琼芬

传媒

  • 2篇西部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诊中瞳孔检查对昏迷及休克患者病程判断的重要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急诊中瞳孔检查对昏迷及休克患者病程判断的重要性。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神经系统的检查,将患者按不同的病因类型分为两组,观察按病因分类后患者的瞳孔情况,包括患者是否发生瞳孔散大或缩小,双侧瞳孔是否等大及瞳孔是否发生对光反射消失。结果:148例患者中属于结构性昏迷或休克的患者68例,代谢性昏迷或休克80例,结构性昏迷或休克组患者的瞳孔不等大例数大于代谢性昏迷或休克组,结构性昏迷或休克组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的例数大于代谢性昏迷或休克组。结论:对患者瞳孔合理科学的检查是急诊中判断患者病因情况的重要方法,对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及时的救治具有积极意义。
张红杨林陈懋王冬青罗绍军
胞磷胆碱辅助高压氧治疗CO中毒致急性脑缺氧患者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胞磷胆碱辅助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致急性脑缺氧患者疗效及对血清和肽素、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6例CO中毒致急性脑缺氧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采用高压氧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49),将采用胞磷胆碱辅助高压氧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57)。对比两组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后血清和肽素、S100B蛋白、GFAP、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F)、生活能力、心肌损伤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DF评分显著降低,BI指数升高,观察组治疗后NDF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TnT、CK-MB、AST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和肽素、S100B蛋白、GFAP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胞磷胆碱辅助高压氧治疗CO中毒致急性脑缺氧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心肌损伤,改善生活质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能与胞磷胆碱辅助高压氧治疗后降低和肽素、S100B蛋白、GFAP水平有关。
王东青孟艳婕陈懋朱成王琼芬
关键词:胞磷胆碱急性脑缺氧疗效血清S100B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NF_(-κ)b信号通路及血清SOD、AOP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LFR)对创伤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s/NF_(-κ)b信号通路表达及血清中SOD、AOP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创伤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积极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LFR。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液体复苏相关指标、TLRs/NF_(-κ)b信号通路表达及血清SOD、AOP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9.6%),死亡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30.4%)(P<0.05);复苏30 min、复苏60min,观察组Pa O2、血氧饱和度、血清SO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血乳酸、AOPP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TLR9、NF_(-κ)b m NR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LFR对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积极液体复苏,可能与其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NF_(-κ)b信号表达,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AOPP水平有关。
陈懋杨林张红李建军杨静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休克
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流程。观察两组有效救治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后72h日输液量、液体复苏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及抢救结果。结果观察组伤后送达病房救治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后72h日输液量、液体复苏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89%vs 8.89%,P<0.05);观察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变化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复苏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及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懋李峥杨林张红杨静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