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 作品数:13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胎盘羊膜囊肿MRI诊断1例
- 2020年
- 患者女,28岁。孕24周+5天,患者正常进行妊娠中期排畸超声检查,阳性发现“U”形脐带压迹,羊膜腔内见环形光带,范围约5.5cm×5.1cm,内见暗区,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双侧脑室后角宽约0.9cm、1.0cm,后颅窝无明显增大。超声诊断:羊膜腔异常回声,一侧脑室轻度扩张。MRI检查影像显示:胎儿胎位为臀位,羊水量尚可,胎儿嘴前缘可见一个囊泡样结构,囊壁较薄,呈T 2WI低信号,囊内呈T 2WI稍低信号,大小约5.9cm×4.4cm。
- 逄利博陈刚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MRI对子宫畸形的诊断及分型价值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评价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及分型价值,并尝试对检查序列及检查方位进行比较,优化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临床确诊为子宫畸形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年龄22~29岁,平均25.2岁。结果(1)9例患者MRI均诊断为子宫畸形,双子宫1例(1/9),伴双阴道;双角子宫5例(5/9);完全纵隔子宫2例(2/9);完全纵隔子宫伴双角子宫1例(1/9),MRI分型诊断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完全符合者9例(9/9)。(2)MRI轴位、冠状位的T2WI或T2WI脂肪抑制序列可清楚显示畸形子宫,斜矢状位T2WI及各检查方位T1WI可作为补充序列。结论 MRI能够评价子宫畸形的形态学改变并准确分型,并能发现并发的其他病变,可作为子宫畸形诊断及分型的可靠检查方法。对临床怀疑子宫畸形患者,MRI检查应将轴位和冠状位的T2WI或T2WI脂肪抑制序列作为常规扫描方位及序列。
- 马喜娟顾娟汪秀玲孙晋军陈刚赵宝忠师毅冰郝敬明
- 关键词:子宫畸形磁共振成像
- 3.0T磁共振检查左心耳的方法和扫描序列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左心耳的MR检查定位方法及扫描序列。方法收集接受左心耳MR检查的患者30例,采用Siemens Skyra 3.0T超导MR成像系统,对患者心脏行黑血和(或)亮血多层、多方位扫描,获取左心耳的标准层面,并进行亮血电影序列观察心脏的运动功能,对比剂填充像及充盈像扫描观察对比剂动态填充和充盈情况。于图像工作站对扫描定位及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30例患者均未进行心律控制,并在屏气(26例)或自由呼吸(4例)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检查,平均检查时长(19±5)min。2D黑血HASTE序列图像优良25例,出现慢血流伪影并影响诊断5例。2D亮血TrueFISP序列图像满足诊断要求28例,出现较重的磁敏感伪影经较准后伪影去除2例。Cine-TrueFISP序列的所有图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Dynamic-Turbo-FLASH序列图像良好30例,IR-TrueFISP序列图像满足诊断要求30例,其中图像质量优22例。经多序列综合评定,30例患者的图像信息均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在不控制受检者心率、屏气或自由呼吸的情况下,采用3.0T MR高SNR的优势,采用多层、多方位定位及多种快速成像序列,可得到完整显示左心耳的满意图像。
- 孙卫红胡春艾陈刚吕璐璐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耳
- 胎儿脑肿瘤的产前MRI诊断:附2例报告被引量:5
- 2020年
- 病例1,女,31岁,孕39周,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未见胎儿异常(常规超声畸形筛查阴性)。孕38周常规超声发现胎儿右侧大脑4.2 cm×2.9 cm异常回声,内部及周边均见血流信号,周围有无回声区;右侧脑室扩张;诊断为胎儿右侧大脑肿块,性质待定。于孕38+4周行MR检查,T2WI显示胎儿右侧丘脑及顶叶区卵球状4.5 cm×2.5 cm×3.6 cm等信号肿物(图1),内见斑片状低信号;右侧脑室扩张;诊断:胶质瘤,右侧脑室积水。后于外院引产娩出男婴,尸检后病理诊断:星形细胞胶质瘤。
- 逄利博陈刚
- 关键词:脑肿瘤胎儿磁共振成像
- 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高清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
- 师毅冰高永广夏平陈刚李宇
- 能谱CT估算原发性肝癌其血供比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利用能谱CT(碘基图)对肝癌患者及正常人群进行测量,估算不同病变其血供比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对22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分析,20名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得病变动脉期及静脉期碘含量数值,并得出肝动脉期与静脉期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肝癌患者依据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利用正常肝脏及肝癌血供比例进行比较,得出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25.34,P<0.05),正常人群及Child-Pugh分级对多组均数进行方差分析(F值=15.58),Child-Pugh组别较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00、0.000),Child-Pugh A组较Child-Pugh B组及C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8、0.009),但Child-Pugh B组与Child-Pugh 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结论利用能谱CT测量其动脉期及静脉期碘含量之比,可以估算出肝癌其血供比例较正常肝组织血供比例发生改变,从而更简便地发现肝癌其血供比例的改变。
- 高永广郝敬明李光超赵宝忠师毅冰王涛夏萍陈刚
- 关键词:能谱肝脏
- 一次性使用肺结节定位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评估一次性使用肺结节定位针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CT引导下一次性使用肺结节定位针定位并行VATS楔形切除术的患者180例。将只定位1个肺结节的140例患者列为单发组,将一次定位≥2个肺结节的40例患者列为多发组。比较两组患者肺结节定位成功率、定位术用时、定位术相关并发症、VATS楔形切除术成功率、VATS用时、肺结节最终病理诊断等。结果 单发组患者肺结节定位术成功率为99.3%,有1个结节定位时钩锚未能完全置入肺内;多发组患者肺结节定位术成功率为97.7%,有2个均是被定位的第2个结节失败,钩锚未成功放置。单发组定位用时(9.0±3.5) min;多发组用时(24.0±12.1) min,其中首个结节用时(10.5±4.4) min。单发组气胸率为15.7%,肺出血发生率为36.4%;多发组气胸率为25%,肺出血发生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ATS楔形切除术成功率均为100%。单发组中VATS平均用时(91.6±55.2)min,术中出血量为(41.8±47.1) mL;多发组中VATS平均用时(106.1±65.8) min,术中出血量为(47.5±47.6)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使用肺结节定位针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特点,适用于单发和多发肺结节VATS术前定位。
- 黄亚勇傅宇飞王涛曹伟陈刚
- 关键词:肺结节定位针楔形切除术
- 胰头局灶性脂肪浸润影像学表现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胰头局灶性脂肪浸润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胰头局灶性脂肪浸润患者的影像学资料,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MRI检查,2例仅行CT增强扫描,所有病例随访8-30个月。结果 7例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病变位于胰头及钩突前部。5例局灶性脂肪浸润区域CT平扫平均值为11.4 HU,3例CT值位于10-30 HU区间,2例CT值位于-10-10 HU区间,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实质,胰头前部脂肪浸润区域与后部正常胰头实质有明显分界线。3例局灶性脂肪浸润区域MRI检查在同相位T1WI序列均呈等信号,反相位T1WI序列为中度到明显信号衰减。所有随访病例影像学检查脂肪浸润区域无明显变化。结论胰头局灶性脂肪浸润有一定的CT影像特点,MRI检查梯度回波同反相位序列具有准确的定性诊断价值。
- 窦丽娜李光超陈刚郝敬明
- 关键词:胰腺磁共振成像
- CT灌注成像在肺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肺癌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3例经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癌初治患者于放化疗前及放化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行CT灌注扫描。在工作站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组织灌注值、血容量、达峰时间及灌注伪彩图。比较肺癌治疗前后瘤区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根据RECIST标准,经6个月随访,治疗有效16例,无效7例,有效组治疗前平均灌注值、血容量、强化幅度及结节-主动脉强化比值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19、2.26、4.41,P<0.05)。有效组治疗后平均灌注值、血容量、强化幅度及强化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8.16、7.48、6.78,P<0.01)。无效组治疗前后各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患者中灌注伪彩图形象显示出肿瘤组织及周围肺不张。结论 CT灌注扫描能够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并可定量评价肺癌放化疗前后血流灌注的改变,早期预测治疗效果,优化放化疗方案。
- 夏平郝敬明王涛徐青松朱磊陈刚
-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疗法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灌注成像
- 胎儿脑超声异常的MR影像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通过胎儿超声头部异常及可疑异常的病例的MR成像分析,探讨MR成像对胎儿头部异常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胎儿头部超声诊断异常或可疑异常的单胎孕妇70例,在1周内行MR成像检查。采用1.5T MR 2D FIESTA、2D Balance FFE序列,胎儿头部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对比MR与超声诊断分为符合、部分符合、补充及更正信息。结果MR符合超声诊断33例,单侧脑室扩张15例,双侧脑室扩张7例,后颅窝池增宽9例,前脑无裂畸形1例,小脑发育不良1例。部分符合诊断3例,超声示小脑后颅窝池稍宽、小脑蚓部不清3例,MR显示后颅窝池稍宽。补充诊断24例,超声示侧脑室扩张16例、后颅窝池增宽4例、颅内未见异常4例,MR补充有胼胝体及小脑蚓部发育不良、透明隔及后颅窝增宽、侧脑室扩张等。更正诊断10例,超声示颅内囊肿4例、脉络丛囊肿2例等,MR诊断更正为侧脑室前角囊肿、透明隔增宽、5脑室、双侧脑室扩张等。结论MR对胎儿头部结构异常的显示优于超声,对超声结果除具有符合及部分符合信息诊断外,更具有准确补充及更正超声诊断的重要临床意义。
- 逄利博陈刚杨露露朱硕翟敬芳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产前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