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 作品数:8 被引量:9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华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儿童肺炎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笔者对89例胸部X线检查呈大叶性改变的儿童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7月本院儿科诊治肺炎患儿89例,男50例,女39例,年龄3个月~14岁,其中3个月~4岁25例,〉4岁~14岁64例;入院前病程3~15天;均有呼吸道感染症状,X线胸片呈肺叶或节段性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发病时间: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春冬季节为多。 朱红玲 黄艾美 陈淑芳 钱颖关键词:儿童肺炎 大叶性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因子、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9 2017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ASP)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川崎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因子、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大剂量IVIG加ASP治疗的36例川崎病患儿病例为患儿组,同期36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检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8^+)、血管内皮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0(IL-10)、血清降钙素原(PCT)],并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统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儿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患儿VEGF、E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 NO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患儿TNF-α、hs-CRP、IL-10、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8.9%。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血管内皮因子、炎症反应,阻止病情发展,治疗效果满意。 钱颖 王有成 方晓丹 姚静婵 仇慧仙关键词: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血管内皮 炎症 抗生素联合妈咪爱颗粒对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究妈咪爱预防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5-01杭州市临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抗炎等支持对症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抗炎治疗联合妈咪爱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腹泻总病程、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儿腹痛、腹泻、压痛、食欲不振、脱水、肠鸣音异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总病程、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腹痛、腹泻、压痛、食欲不振、脱水、肠鸣音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使用妈咪爱能够较好的预防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能够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病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柯海燕 钱颖关键词:儿童 肺炎 腹泻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瘤(CAA)的高危因素,以便早期预测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及时治疗和随访,避免严重心血管疾病后遗症的发生。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KD的患儿共679例,其中并发CAA的患儿42例(KD并发CAA组),并发冠状动脉扩张(CAD)的患儿181例(KD并发CAD组),未并发任何冠脉损害的患儿456例[冠脉正常(NCAL)组]。对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有关的因素如性别、年龄、发热时间、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血清钾、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丙球耐药,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先对CAA组的高危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男性、发热时间〉14 d、NT-proBNP≥1 000 ng/L、丙球耐药与KD并发CAA有关(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4.092,95% CI(1.514,11.060),P=0.004]、发热时间〉14 d[OR=12.436,95% CI(4.599,33.631),P=0.000]、NT-proBNP≥1 000 ng/L[OR=3.305,95% CI(1.401,7.794),P=0.005]、丙球耐药[OR=3.842,95% CI(1.562,9.453),P=0.000]四者均为KD并发CA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患儿、发热时间〉14 d、NT-proBNP≥1 000 ng/L、丙球耐药是KD并发CAA的高危因素。 陈尊 钱颖 施忆玫 王有成 蒋国平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怀疑有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使用赛乐迪亚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及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确诊,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确诊病例中男13例,女15例,呼吸急促4例,梅毒性天疱疮12例,皮肤脱皮9例,黄疸2例,肝脾肿大11例,贫血4例,骨X线检查异常6例,淋巴结肿大4例,脑脊液RPR阳性者3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7例,失访4例。21例经青霉素治疗后抗体滴度下降,15例经两年随访未出现异常,可视为健康患儿。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发现和治疗大多能够康复。 赵岚 王蒙荷 施忆政 钱颖关键词:新生儿 先天性梅毒 PCT、TREM-1联合CPIS评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联合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88例有创机械通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机械通气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标本并进行检测,同时进行CPIS评分,根据治疗后评估,将88例患儿分为VAP组(46例)与非VAP组(42例),应用ROC曲线评价PCT、TREM-1、CPIS联合指标对VAP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的PCT(第1天:0.53±0.15ng/mL vs 0.36±0.12ng/mL;第3天:2.07±1.22ng/mL vs 0.45±0.13ng/mL;第7天:2.54±1.31ng/mL vs 0.47±0.12ng/mL)、TREM-1(第1天:4.18±1.17pg/mL vs 3.01±0.78pg/mL;第3天:3.01±0.78pg/mL vs 3.52±0.85pg/mL;第7天:9.62±1.93pg/mL vs 4.03±1.14pg/mL)、CPIS评分(第1天:4.2±1.1分vs3.4±1.2分;第3天:5.2±0.9分vs 3.3±1.1分;第7天:5.5±1.2分vs 3.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t值分别为-5.369、-7.583、-9.034;TREM-1;t值分别为-4.985、-7.370、-14.834;CPIS评分:t值分别为-3.053、-8.381、-6.437;均P<0.01)。第3天指标的诊断效能最高,PCT、TREM-1、CPIS评分联合指标对诊断V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80.4%、100.0%、93.5%、100.0%。结论结合PCT、TREM-1、CPIS评分综合分析,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对新生儿VAP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实用性。 朱红玲 钱颖 陈淑芳 陈妍 吴跃军关键词:新生儿 降钙素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小儿支气管炎患儿104例,将其按病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6.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平喘、止咳、祛痰、肺部体征消失、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胸部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与对照组(2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肺力咳合剂应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且服用方便,口感好,患儿乐于接受,对促进患儿康复及减轻家长负担均有重要意义。 钱颖 王颖硕关键词:肺力咳合剂 小儿支气管炎